再次与丈夫结伴去滇南,在路上,黄峨的心境与普天下的女人一样,想法很简单:至“左顺门”事件后,丈夫、婚姻、家庭生出巨大变故。两年多来,才有这么一场夫妻相随,一次夫妻相伴,黄峨倍感珍贵而又万分的不容易。对爱情的向往,谁都逃不出这个例外。在路上,黄峨的心情,装下了很多很多的阳光: 细雾儿缥缥缈缈缈的下, 惠风儿轻轻拂拂拂的刮。 好叫我心心欠欠欠的挂, 莫不要牵牵挂挂挂的怕。 蜜蜂儿嗡嗡嘤嘤嘤的采, 蝈蝈儿吱吱声声声的唤, 与他呀静静悄悄悄的话, 心儿里低低声声声的骂。 青山上花花朵朵朵的开, 清泉水奔奔跳跳跳的跑, 少了那闷闷愁愁愁的怀, 有了那朝朝暮暮暮的来。 两年的永昌谪戍,杨慎多少适应了滇南的守戍日子,开始给当地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在永昌府衙,杨慎随意出入,知府与他置酒而歌,论诗说书。 当地的乡绅,学士与杨慎纵论《诗经》,侃谈李杜。既便街头、院落、厅堂,有人铺纸砚墨,杨慎便乐意下笔。 黎民百姓恳请杨慎去彝寨,瑶乡,傣村开设学堂,教化民众。 百夷们知道杨慎是英雄好汉,是大学者,敢给皇帝提意见、论理,这样的人来到永昌,怎能不保护,怎能不爱戴! 黄峨来到滇南,杨慎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一首《浣溪沙》无不言出与黄峨在一起的真切:“滟滟波光绿似醅,茸茸草色嫩如苔。只有轻寒浑不定,晚归来。落梅村里昏鸦还,摆柳风前候雁回。明日新晴堪眺望,上春台。” 心系丈夫四季温暖的黄峨,见此光景也好受许多,一首《寄升庵》既说出对丈夫的殷切,又言出了自已的心境: “丈夫本是四方客, 妾为离愁心似结。 公义私情不两全, 愿君早向凌烟阁。” 闻道滇南花草鲜, 输君日日醉花前。 银河若得鳷毛渡, 并驾仙舟听采莲。” 眼下,把那粗茶淡饭烧喷香一点,逢补浆连一针一线绵实一些,那漏雨透风的草屋,厚厚的小麦草贴紧、补上,嵌好,这便是黄峨对夫君最大的宽慰。 (黄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