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朋友以各种理由请你帮忙,有些忙明知“不合适”,你会不会因为不懂拒绝,或者所谓的辛苦费而最终接受请托?近日,遂宁3男子就因此付出了代价。
近日 船山区人民法院对 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 进行了公开庭审 组织区人大代表、四川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在现场参与旁听 案情简介
被告人谢某长期从事银行卡套件(含银行卡、身份证复印件、密码、U盾等)买卖的非法活动。为谋取蝇头小利,刘某和梁某在熟人谢某的“撺掇”下,各自办理8套和5套银行卡套件出售给谢某,分别谋利2500元和1000元。
谢某的朋友龙某为讲朋友义气,接受谢某请托办理了5套银行卡套件提供给谢某使用。然而不论是贪图利益的刘某、梁某还是不懂拒绝的龙某,在明知谢某利用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信用卡用于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都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惩罚。
庭审现场
庭审现场,承办法官樊平有序引导控辩双方在法庭调查环节进行充分的举证质证,做到了诉讼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在法庭辩论环节,双方就犯罪性质、量刑情节等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整个庭审有条不紊,既查清了事实,也充分保护了被告人和辩护人所享有的各项权利。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刘某、梁某、龙某三人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至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到七千元不等。对被告人刘某、梁某两人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并上交国库。
四川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亚川在观摩庭审后表示:“通过这次旁听庭审,让我了解了法院审理案子的相关流程,感受到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及严谨性,让我明白了,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同校的樊昌宏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不贪图身边蝇头小利的同时,也不能因那些所谓的朋友义气而丧失判断力,因为在这些“义气”背后可能充斥着种种陷阱。
法官提示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层出不穷,“帮信”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根据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数量一跃成为2021年刑事案件第七名。“帮信罪”案件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国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息息相关,也因为这一罪名的犯罪行为让部分人觉得可以轻松获利、“帮帮忙”、“无所谓”的心理特征有关,特别是未成年人、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一时利益或者“义气”的诱骗,误入歧途。
船山区法院面对不同群体,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杜绝“帮信”犯罪等法治宣传活动。同时,结合“法院开放日”,把“庭审现场”变身“教育课堂”,通过近距离旁听庭审,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增加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度。
法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犯罪分子用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蝇头小利不可图,因小失大追悔莫及。广大群众应当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坚决抵制售卡、租卡、借卡等行为。
来源: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