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697|回复: 4

四川震区迟来的报道——核安全的守护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2 13: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日期:2009-05-12  作者:陈金陵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谢天不畏艰险千里走单骑
  没有足够的防护设备,没有监测仪器,没有随行人员,当天夜里11点,谢天赶到
  ××地,先于其他部门有关人员好几天。
  谢天是四川省环保局主管核与辐射安全的副局长。采访时,他讲了环境保护部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讲了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赶到灾区后的每时每刻,讲到四川省局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同志,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各敏感地区应急抢险。讲了很多很多,记者终于忍不住了,讲讲您“千里走单骑”吧。
  他微微沉思一下说,“先给你看几条短信吧,都是地震刚发生时的。”
  谢天给杨有仪:“您马上赶回来,组织单位安全和应急工作。”省环保局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处处长杨有仪正在赶往南充检查工作的路上,通讯中断,没有收到。
  谢天给董晓辉:“四川汶川县今日发生7.8级地震,成都有强烈震荡,北京等地有明显震感。你做好安排人员疏散等安全工作。”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站长董晓辉此时在外地检查放射源,接到命令马上赶回,部署应急,带人赶往××地。
  大震刚过,满目疮痍,通讯中断,唯有短信偶尔能通,但为了保密,此时短信绝不能说得太“明白”。
  震后几小时,省环保局终于和北京环境保护部取得联系,部领导指示说,国务院给环境保护部下达命令,必须确保灾区核与辐射安全,确保饮用水安全。两个“确保”,核与辐射第一!
  当天下午,参加完省环保局党组紧急会议,谢天先赶到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看到董晓辉已经赶回,全站启动应急响应,5个监测小组已经奔赴灾区。
  此时,各路人马已经有序展开应急工作,谢天完全可以坐镇后方指挥,但他决定去一线,去那几个敏感地方。他说自己这是一方土地上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工作的主管,战场应该在前方。他身边没有其他工作人员,杨有仪他们震前就分赴到省各地检查应急预案落实情况,检查放射源管理。此刻,谢天身边只有一名司机。
  走吧,他对司机说。很平静。
  他只能平静地下命令,不能把内心极度的焦虑传递给司机。焦急、不安、沉重,甚至不敢预料的天崩地裂。他必须独自一个人承担。
  一路上眼瞅着前方道路巨石滚落,轰响如雷,碎石打到车窗,车体咔咔作响,尘埃闭日,呼号震天。刚才听说前方路段砸了几辆车,有一辆好像是××单位的通勤车。听到这个单位名字,谢天心里更是一沉。这个时候他实在不愿也不敢听到这个单位的任何消息,可是又特别急于知道这个单位的一切情况,他不就是为此而来?
  假如出了什么问题,假如伤亡受损的不仅仅是人员,假如还有更严重的灾情发生?所有假设,巨浪翻涌般一波波冲击过来。谢天下意识地看看车内,只有简陋的防护服,真要有事,就凭这些家什,冲进去的时候根本没用。
  没有足够的防护设备,没有监测仪器,没有随行人员,当天夜里11点,谢天赶到××地,先于其他部门有关人员好几天。
  和当地负责同志碰头了解情况后,谢天说,我们现在再去实地看看。当地领导劝他不必亲往,谢天摇摇头,带着当地专业人员又去查看灾情。确信一切均在控制之中后,他给李干杰副部长发短信:
  “我赶到××地检查了解情况,××没有问题,应急正在进行。天明后会有更多消息即报。”
  凌晨2点36分,谢天用当地座机联系上仍在环境保护部办公室等待消息的李干杰副部长,再次简要汇报情况。为确保安全,请环境保护部上报国务院领导,请求调直升机支援。很快,前方总指挥部派直升机赶到。
  13日上午,短信报告李干杰副部长:“××有消息了,有惊无险。”
  “我们环境监测队伍出发,赶到下游监测点。谢天报告。”
  以后22天下来,谢天一直在前方的前方,每天几乎都是凌晨四五点才睡。20多天后总算能回到家里躺下时,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不到四五点闭不上眼,吃安眠药也没用,眼睛盯着电视,脑海里翻滚的全是地震的残垣断壁,老百姓惊恐万状的眼神,官兵和志愿者的身影,××单位领导求助的话语。天下雨了,谢天惊醒,那些房屋建筑是否漏水?余震频频,谢天心惊,会不会出现新的情况?爱人无奈地说,不得了,落下精神病了。
  ××单位领导说,大震后环境保护部部级领导及时打来电话,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第一时间来到现场。
  几天后,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赶到××单位,对谢天说,你是千里走单骑啊!

   杨有仪毅然决然冲进821厂
  没有应急灯,微弱的手电筒光打在每一座建筑、每一套设备、每一条管线上。杨有仪几乎紧贴这些物体,一点点查看,看不清的地方伸手去摸索。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环保局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处处长杨有仪正带着人去南充市检查放射源管理,地震了他们根本没感觉,赶到遂宁市环保局才知道出大事了。
  杨有仪第一个念头,821厂!他下令立即掉转车头,冲向821厂的方向。
  车还没出遂宁,路上全乱了,车辆和行人抢路挤成一堆,传来的所有消息让杨有仪越来越揪心。遂宁有条路直达821厂,路毁了,封堵了,杨有仪指挥绕道成都。成都郊区到处是慌乱的人群和汽车,杨有仪一咬牙,不进城!车头一转,直奔821厂。大震后,杨有仪一直没和家里联系上,根本不知道家人的安危,这会儿他什么都顾不得了,满脑子全是821厂。
  他在路上不断给省环保局副局长谢天打电话,不通。给省环保局其他领导打电话,仍然无法接通。
  821,821!杨有仪知道,此时此刻多少人惦记着821厂。
  821,821!杨有仪一次次呼叫,没有任何音讯。杨有仪脸Se沉得越来越厉害,同车的人不敢跟他说话。
  突然,杨有仪接到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司长刘华的电话,刘华焦急地问:“你在哪里?”杨有仪赶忙说,“我在去821厂的路上。”
  “好,要直接去现场,不要光听企业怎么说,你要自己实地去看。”杨有仪刚想多说几句,通讯中断。
  又过了许久,电话铃炸响,是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的声音!
  李干杰副部长严肃地说:“现在起,我指挥你,有什么情况直接向我报告。”
  环境保护部领导直接给他打电话,非常时期,非常举动。杨有仪紧张了,他不敢再想下去。
  他催促,快,快,再快!司机加大油门,不断超车,直奔821厂。
  深夜时分,接近821厂区。路上有巨石滚落,溅起不远处小河沟里的水花,除此之外,死寂一片。杨有仪下意识摸摸身边的装备:简陋的防护服,便携式检测仪。真要出事,通通没用!没什么,进去,进去!杨有仪一挥手,车冲进821厂。
  厂区一片漆黑,停电、断水、没有声音。杨有仪抓起便携式仪器就要进去,闻讯赶来的厂长一把拉住他,两人看不清对方的眼睛,但摸到了对方那颗滚烫的心。
  杨有仪处长是专家,他知道自己携带的防护设备级别根本不够,便携式仪器只有靠近物体才能测出结果,准确说,
  不超过1米的距离。漆黑一团的时候,别说1米,靠到跟前才能查清情况。1米?贴上!假如建筑物裂缝,假如出现更险的情况,假如,假如……
  死神第一次离杨有仪、离他身边的战友们如此之近,如此清晰。记者问,怕吗?他说,不怕是假的。进去也许就出不来了。那天夜里,没有假如,没有选择。
  杨有仪带着人冲进去了!
  风静,云停。在隆隆余震的淫威中,他们向厂区深处探去。没有应急灯,微弱的手电筒光打在每一座建筑、每一套设备、每一条管线上。杨有仪几乎紧贴这些物体,一点点查看,看不清的地方伸手去摸索。远处山体滑坡滚落大石的巨响,一阵阵敲打杨有仪他们早已紧绷的心。余震来临,大地晃动,他们只是放下手中的仪器设备,稍稍站稳。一旦平静,他们又开始探测。
  13日凌晨3点多,情况基本查清。杨有仪用821厂唯一一部还能通话的座机向李干杰副部长报告。此刻,核安全司司长刘华、核安全司应急办处长李京喜,都在李干杰副部长办公室等电话。
  听到“安全控制”的报告后,李干杰副部长极其冷静地追问:“再问一遍,有没有问题。”
  杨有仪清楚地一个字一个字回答,“现在没有发现问题。”
  李干杰说:“你说得很准确。你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为确保灾区核与辐射安全立了大功。”
  杨有仪报告,厂房有裂缝,为防患于未然,请环境保护部协调紧急调运帆布,以及抢险所需的柴油、汽油、微型发电设备、帐篷等应急物资。
  13日,陕西方面紧急调运1万平方米军用帆布,遮盖震裂的厂房建筑。
  两日后,大雨。821厂岿然不动。
   董晓辉成功排除“定时炸弹”
  受灾群众流了泪,官兵们欢呼起来,把董晓辉和他的战友们紧紧围在中间,向这些在抗震救灾战场隐形战线上的英雄们致敬。
  信,董晓辉惊呆了,地震!大震!天要塌!车在回成都的路上飞奔,董晓辉脑子一片空白。5月4日,董晓辉即部署检查各种应急设备,要求全站仪器设备处于调试好的状态,采样器具、防护设备一个都不能少,电池充足电,所有应急设备随时待命。董晓辉亲自检查每一个设备仪器,每一台应急车辆,每一个工作包,甚至要求随身携带的应急物品里,装备饮用水和饼干。8天后,大震,董晓辉带领全站人员分5个小组,第一时间,抓起设备,冲向各敏感地区。
  12日发生大震的当天,夜里11点,董晓辉带人赶到××地,饭顾不上吃,水来不及喝,便同当地环保人员,对周边环境紧急监测,查了又查,测了又测,确定一切正常后,将“周边剂量水平未见异常”、“状态受控,良好”的结论,以短信方式赶紧上报省环保局副局长谢天、省环保局应急办,以及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司长刘华。
  从泸州赶回成都又赶到此地连夜彻查,这会儿所有人又困又乏,看着熬了一夜的同事,董晓辉不忍了。他给了两个小时,命令大家原地休息,而他的心,早已飞向821厂,那也是一处让他揪心的地方。早上7点,他不得不叫醒大家,带领大家立即赶赴821厂。
  董晓辉和省辐射站的工作人员连续20多天一直在灾区,对所有放射源使用单位进行放射源安全排查和抢救性收贮。大灾时,一些使用单位来不及清除正在使用中的放射源,有的放射源被埋在废墟下,有的困在地下,抢险救人时万一损坏了放射源,尤其高类别的放射源,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后,这些放射源成了威胁当地灾民生命财产及安全的严重隐患,成了“定时炸弹”。
  经过初步排查,他们摸清了处于最危险状态且必须在第一时间收贮的放射源有50枚。50枚,就是50颗“定时炸弹”,分布在重灾区几个县市。
  董晓辉把省站全体人员分成5个应急小组,加上环境保护部从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广东、浙江、陕西等地调来的力量,立即投入安全收贮这批处于危险位置的50枚放射源的战斗。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抢险时,董晓辉带领放射源排查收贮应急小组,3次深入堰塞湖下游地区,两天内安全收贮了8家单位的42枚放射源,其中一枚是危险性级别最高的Ⅰ类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室检查治疗仪器上,固定着55枚放射源,如果移动,将毁坏价值数千万元的仪器设备。董晓辉和专家们反复商量,最后制定出防水封堵的方案,在机房外砌上坚实的围墙,防范洪水冲刷。十几天后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最危急时洪水距放射源所在处仅仅40厘米。
  抗震救灾第一阶段近一个月时间里,董晓辉亲自指挥,省辐射站共出动各类车辆124台次,人员390人次,行程3.5万公里,排查灾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持源单位160余家,收贮及安全处置放射源210枚。董晓辉还组织力量,对821厂等单位周边环境展开多次应急监测,采集分析了40多个样品,获取大量数据,为确保灾区放射源和辐射环境安全贡献了力量。
  6月2日下午,董晓辉接到广元市环保局紧急电话,广元市青川县关庄镇一处山体突然滑坡,附近有早已退役的铀矿山,会不会造成新的辐射污染?这一区域驻有4000余名抗震救灾官兵,还有大批临时安置的受灾群众,大震之后受灾群众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稍微有一点点波澜都会影响社会稳定。广元市环保局希望尽快对该区域做辐射环境监测,以安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董晓辉带人及时赶到现场,立刻被围,人们七嘴八舌追问,到底有没有放射性?有没有危险?董晓辉没有多说,指挥战友拉开架势投入监测,便携式巡测谱仪、剂量率仪和测氡仪等一起上阵,车载仪器、人工监测轮番展开,地毯式一遍遍巡测。受灾群众安置点、部队驻地,不断扩大巡测范围。现场官兵和受灾群众紧张地看着,不时交头接耳,期待的目光紧盯环保人。
  经过仔细巡测得到众多数据,他们分析研究确保数据可信后,董晓辉向现场各级领导报告:未发现明显的特征核素,未发现天然核素富集特征及分布异常的核素,该区域γ辐射空气吸收计量率水平及氡浓度水平与天然本底水平基本一致。通俗讲,一切正常。
  受灾群众流了泪,官兵们欢呼起来,把董晓辉和他的战友们紧紧围在中间,向这些在抗震救灾战场隐形战线上的英雄们致敬。
   陈小里深入险境攻克最后的堡垒
  一秒两秒,一分两分,突然,陈小里探出头,高高举着那枚放射源。人们欢呼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采访陈小里时,他是刚刚从几百里远的宜宾回来,他们在那里又成功收贮了一批放射源。几天几夜的忙碌,回到成都来不及擦把汗就赶来接受采访,记者有点不忍。他却说,这是正常工作。
  趁陈小里擦汗喝水的片刻,我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放射源管理室主任,我怎么也想像不出,眼前这位高高大大的陈小里怎么能钻进东方汽轮机厂倒塌的狭小地下室、钻进德阳一座严重垮塌的机立窑底层,成功收贮了两枚身处险境的放射源。
  东方汽轮机厂有一枚Ⅱ类放射源,位于车间旁的地下金属探伤室。大震时厂房坍塌车间露了天,当时这枚放射源正在工作,没来得及收缩进探伤机,行话说这枚源处于“裸露”状态。“裸露”意味着它还在工作,还在不断放出射线,还能伤人,甚至短时间照射就能置人于死地,必须收贮。要命的是,必须在它“裸露”状态下进行人工操作。
  建筑专家先对垮塌的车间做了评估,只要没有大的余震,短时间进去没有太大危险。生产放射源单位也派来专业人员协助处理,监测仪器测明位置、放射剂量,计算好安全工作时间。一切就绪,人们的目光射向陈小里。
  陈小里戴好头盔,穿好防护服,戴上眼镜,手持监测仪器及应急灯,迅速进入地下探伤室,完成对探伤机的监测,把“裸露”的放射源收缩进探伤机。一连串麻利的“地下工作程序”后,大家齐心协力,探伤机被装上专业货车,终于在安全时间内成功收贮这枚“裸露”的危险放射源。
  什邡市新金河水泥有限公司一枚被压到机立窑底层深处的放射源,早在环境保护部、四川省环保局监控之下,是第一批公布处于危险境遇必须及时收贮的50枚放射源的最后一枚,也是最难收贮的一枚。这时“黑名单”上的50枚放射源中,其他49枚已经成功收贮,只有这枚压得太深,无法进入收贮的源,成了最后最难啃的“堡垒”。几次派人搜索,都因厂房坍塌厉害根本进不去人只得无功而退。
  这是一枚Ⅴ类源,生产上常用,没那么可怕。周围老百姓可不懂放射源分几类,光“放射”这个词就够吓唬人的。射线这东西看不见,闻不着,真到了跟前,什么感觉都没有就被“照上了”。大震之后刚刚安定,最怕老百姓慌乱引起社会动荡。
  老百姓站在远处指指点点,陈小里前前后后转了几圈,发现按正常进口通道进去,肯定够不到放射源,背后的出口也被全部堵死,其他同志来了几次都没成功,看来确实不好操作。忽然,侧后方有个不起眼的小口引起他的注意,小口上面压着许多毁坏的墙体,只要清除这些垃圾,说不定真能“柳暗花明”。众人围上来一看,倒吸一口冷气,这么狭小的洞口,里面黑漆漆啥也看不清,真要碰上余震墙体房梁一塌,还不得把人活活捂进去?陈小里推开众人冷静地说:“我进去,我有把握。”
  大家不安地清除洞口垃圾,悄悄看着陈小里。陈小里再一次用仪器探准放射源方位,转身钻进洞口。一秒两秒,外面的人们死寂般沉默,紧紧盯着洞口,心里默默祈祷,千万别来余震,千万别来余震。
  有人沉不住气小声问,进去几分钟了?旁边人瞪了他一眼,他马上闭嘴。一秒两秒,一分两分,突然,陈小里探出头,高高举着那枚放射源。人们欢呼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采访札记
                                向默默的守护者致敬
                                        陈金陵

  采访四川省环保局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战线的几位抗震救灾模范,前后相隔了4个月时间,两次进川,两次跟踪。
  谢天副局长、杨有仪处长、董晓辉站长、陈小里主任,用他们平静朴实的话语,把记者带到一年前的记忆。跟着他们,记者来到××基地、821厂,来到放射源安全收贮的战场。
  抗震救灾时,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救人上,同时,人们也在关注环保这一艰巨的第二战场。尽管环保人鼎力扛起防止发生次生环境灾害的重任,成功维护了灾区数千万群众,甚至更大范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环保人说,自己早已习惯了“不为人知”,甚至“不能为人知”的默默行动,确保灾区核与辐射安全,确保饮用水安全。环保人的贡献,环保人的作为,仅仅两个字:防止。
  沉甸甸,有血有肉,有激情、有热泪的两个字。
  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战线上的同志尤为如此。
  采访这些战斗在“隐形战线”上的人,记者常常感到迷蒙。一忽儿,他们清晰地站在我和所有人面前,在××基地,在821厂,在放射源收贮之时。一忽儿,他们又隐去得极其神秘,他们不愿谈自己,只言“团体”,只言“他人”。许多时候,记者不得不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珍贵的“旁证”。
  不管以前迷蒙还是清晰,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他们站在我们大家面前。
  写下这些文字后,记者面向西南,深深鞠躬,胸中涌出4个字:“谢谢!谢谢!”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14: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821 是不是广元的那个兵工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1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不知道~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15: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晓得运了好多炸药出来哟!!!一车一车的,向这些人致敬!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15: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呢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