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阅兵式上谢攀的英姿
当年阅兵式发的军大衣成为刘图恥的“宝贝”
受阅后谢攀(左一)与领队田福平少将合影
吴艳在观礼现场 ■本报记者 徐金华
9月3日,举世瞩目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这一展现大国实力、大国自信和中国骄傲的历史时刻,一些遂宁人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大阅兵的队伍中。他们有的应邀成为了观礼者,有的更是亲自走在了威风凛凛的受阅队伍中!
在阅兵式结束的当天,周末副刊部立即组织记者对受阅遂宁军人、观礼遂宁嘉宾,以及曾经参加过国庆阅兵的遂宁人进行了采访,听他们讲自己与阅兵式有关的故事,和观礼之后的自豪感、幸福感——
接受检阅的遂宁军人谢攀:
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军人的完美风采
“走过天安门城楼的时候,心跳都加速了!当时也没想多的,就只想一定要好好走,一定要好好走!从披枪的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要做到最好,生怕自己的一个闪失影响了中国军人的形象。”8日,虽然大阅兵已过去了五天,但回想起自己参加阅兵的一点一滴,来自射洪的受阅军人谢攀仍然十分激动。“参加这次大阅兵将成为我军旅生涯最难忘的回忆。”
2012年,正在大渝读职中的谢攀看到征兵信息后,第一时间就去报名参军。“从小我对军人就特别崇拜,家里对我当兵也十分支持,爷爷奶奶一直希望家里能出一个军人。”很快,谢攀便成了兰州军区某部的一名普通士兵。
今年初,谢攀晋升为下士。不久他接到通知,准备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我们从今年2月份开始集训。刚开始参加训练的有1180人,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只有365人组成方阵,再加两名将军领队,所以竞争相当的激烈。”
“每个参加训练的士兵心情都有三个起伏期:第一个阶段很有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去北京参加阅兵;后来看着被淘汰的战友越来越多,心里波动很大,觉得自己随时有可能上不了;5月到北京阅兵村集训后,就觉得自己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在阅兵中完美地展现中国军人的风采。”
谢攀所在的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是一个披枪方阵,要展示披枪、披枪互换等16个动作,每天至少要训练11个小时。
今年3月,在一次训练正步走时谢攀的脚踝不慎受伤。“当时整个脚踝都肿了,鞋子都脱不下来。”为了不影响训练,谢攀咬牙坚持着。为了不让伤势影响自己的成绩,除了部队安排的训练,谢攀还常常晚上一个人悄悄起来,将沙袋绑到腿上反复练习训练科目。“在训练场上,像我这样给自己增加训练量的战友大有人在,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的——2015年9月3日,大阅兵时从天安门前走过。”
在训练中,除了保持上肢的挺拔外,每一个受阅军人的脸部表情要求也十分严格。为了让自己的表情到位,士兵们白天对着太阳练,晚上对着探照灯练。“主要就是练习保持一分钟不眨眼。最开始对着太阳练的时候,眼泪顺着流,后来慢慢就好了。”
检阅时,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先齐步走,到了天安门城楼时齐步变正步。“正步走96米、128步,然后再是齐步。当我们在城楼前走了800多米转进人民大会堂西路的胡同时,那些抗战老兵都给我们敬礼,那个时候我们的心情都不平静。回来过后,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好多战友都哭了。看到那些抗战老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中国能有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
因在检阅中表现突出,谢攀获得了优秀队员等多项荣誉。
“9·3”阅兵观礼者吴艳:
这将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
9月4日,当《巴蜀周末》记者拨通吴艳的电话时,她刚从北京回到大英。她说,这一趟北京之行,这一次阅兵式上的观礼将会是她人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记忆。
身为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吴艳,此次以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身份被团中央推荐观礼。“我作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被推荐去了,据说获得这一特别待遇的全国只有6个。”言语间透露着吴艳无比的自豪。
吴艳将自己原定的所有计划往后延,开始为北京之行作准备。买相机、摄像机、望远镜,忙得不亦乐乎。“我想把到天安门上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回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些宝贵的瞬间。”
9月2日,吴艳从大英出发前往北京,一路上心情十分激动,“到了北京后我激动得几乎一宿没合眼。”9月3日早上,吴艳五点就起床,带上自己准备的摄像机等设备,6点20分乘车来到了观礼现场。
吴艳所在的观礼台1区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在整个阅兵式进行过程中,吴艳一边观看一边忙不停地拍照、摄像,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参加检阅的军人阵容大,展示的军事设备先进,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令我无比的自豪和激动。原来觉得自己创业难,现在想想,比起当年的抗战艰难这根本不值一提。还有,我在观礼现场挥舞着小红旗的画面居然出现在电视直播中,家里人说都在电视里看到我了……”
看完阅兵式,吴艳发了一条朋友圈:“此时此刻激动不已,有幸到北京参观阅兵观礼。回顾历史,铭记光辉岁月;见证祖国繁荣,我感到无比自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将备加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更加奋发图强,努力创新创业。感恩我的祖国、感恩我的朋友、感恩我的亲人!”
观礼结束,吴艳回到大英后便忙着与家人、朋友分享她在阅兵式上拍的照片、录的短片。她说,她会把自己的观礼请柬、佩戴的胸卡等一一保存好,这将成为她的一笔宝贵财富。
建国十周年阅兵参与者刘图恥:
参加预备队也是段值得骄傲的记忆
拾荒助学“感动四川”的刘图恥,1959年建国十周年阅兵曾是受阅部队预备方队中的一员。9月3日,通过电视直播看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盛况时,老人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1933年5月,刘图恥出生在原遂宁县一区保凤乡一户农民家庭。17岁参军入伍,随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9年7月,刘图恥接到命令调往北京军区,准备参加建国十周年阅兵训练。
“当时我们在北京训练了两个多月,主要就是队列训练、齐步走、正步走。当年我是预备方队的一名军人,主要就是他们(已定检阅方阵)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我们就及时地补上去。我们是7.62冲锋方阵,共有12列,每列12人,我排在第11列11名。除了检阅那天没有从天安门城楼前走过外,所有的训练都是一样的。晚上十点过后,我们还到天安门广场去预演过……”老人对当年的训练至今记忆犹新。
虽然预备方阵未能在正式检阅时从天安门城楼前走过,但老人心里没有一丝遗憾。他说,当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检阅能顺利举行,战友们能顺利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党与人民的检阅。
据老人回忆,建国十周年阅兵式所用的车辆是四辆红旗轿车。“由于毛主席检阅时不坐外国车,所以当时红旗车厂就加班加点,用24天的时间生产出了检阅用的车辆。当年检阅时所展示的武器基本是仿苏式,最先进的炮就是卡秋莎炮,一下可打18发炮弹。”虽已过56年,但对当年阅兵式的种种,老人依然记得十分清楚。
“虽然是预备方阵,我们的待遇跟他们参加阅兵的方阵一样,军大衣、纪念章都有。现在每年我都要把我的军大衣拿出来晒晒,这可是我的宝贝。”老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阅兵纪念大衣对《巴蜀周末》记者说。
9月3日,在整个阅兵式直播中,老人守在电视机前一步也未挪动过。看完大阅兵,他激动地说:“现在我们的武器在世界上都是尖端的,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特别是看到那些老上级身体健康,我刘大爷很高兴。我一定要加强锻炼,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更强健一些,争取为国家多做点事,为农村的孩子们多找一点书,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遂宁市民看阅兵:
为强盛的祖国而自豪!
阅兵当天,绝大多数的遂宁市民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阅兵式的直播。当威武、整齐的受阅方队雄壮地走过天安门时,市民无不为之震撼、感动,更为强盛的祖国而自豪。
“太壮观、太震撼了!身为中国人,我特别自豪。”市民张中禄曾经也是一名军人,退伍后特别关注国防军事,每次的阅兵式他都看过。他说,这次阅兵展示的武器均为国产主战武器,其中大部分是首次亮相,真的让人大饱眼福。
99A主战坦克、歼11战机、武10直升机……对于军事迷来说,看阅兵,关注的就是那些先进的国之利器。军事迷赵国伟在商务区经营着一家迷彩服装店,观看阅兵时不断与好友讨论新装备的外观、性能等。他说,“小米加步枪”体现了70年前中国抗战的艰苦顽强,如今的先进武器装备彰显着祖国的强盛。
受阅方队中,飒爽英姿的军人风采是不可忽视的亮点。“我最喜欢白求恩医疗方队的女兵。”因为值班没能看到阅兵直播的妇产科护士李欣,下班回家后马上打开电脑看回放。医者仁心,女兵们臂上的红十字映衬着俏丽容颜,腰间的单兵急救箱昭示着医者的使命。
阅兵的壮观场面让人震撼,阅兵的深远意义更让人感动。“我国举行抗战胜利阅兵,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小学教师彭红梅说,看阅兵也相当于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知历史、珍爱和平。石门小学三年级学生王语谚说:“爸爸妈妈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多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