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1.风车,书名“鼓风机” 小时候一到打谷子的时候,就要用到风车。小娃儿最喜欢悄悄站在出风口,一身都被吹起谷毛毛,一身痒的遭不住。
2.犁头,书名一个字“犁” 犁头指的是翻土的部分,农村里面就将犁头作为犁的统称,主要是说起来方便简单。别看块头小,扛起来却很重。
3.簸箕 一种铲状器具,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
4.犁耙儿,跟犁头是两兄弟
在农村呆过的都知道,通常来说,先用犁头来翻土,再用犁耙儿松土,因为犁耙儿的质量很轻,所以在上面一般都会压个石头。估计很多小伙伴在犁耙儿上头坐起耍过。
5.亮油壶儿,书名“煤油灯” 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一般就用一个玻璃瓶加点灯芯,就做成了最简易的亮油壶儿。小时候一停电,就只有点亮油壶儿,干瞪起啥子都做不到,错过了最喜欢的动画片,嘴巴子翘的老高,妈老汉儿就要说,”嘴巴上都可以挂十二个亮油壶儿了“。
6.草耙儿,哈谷耙 以前用的都是木质的,为了更加耐用,现在很多已经发展称为铁质的了。背个背篼,上山捞渣渣,你还记得不?
7.筛箕 筛箕和簸箕其实长的差不多,但筛箕的漏洞口更大。一般是用来过滤较大杂质的。打菜籽的时候,就能用到。
8.扯风箱 估计就算在农村呆过的农村娃儿都不知道是啥玩意。这是老铁匠才有的工具,在打铁过程中为了让火烧的更旺,就会采用拉扯风箱的方式。
9.对窝 用来碾花椒、辣椒的工具。有木质的,铁质的,还有石头做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不过现在很少人在用了。
10.半桶 打谷子的时候就会使用到半桶,一个半桶有四只耳朵,每个角上一只。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在搬运过程更加省力。
11.推磨的磨子
基本上是一个院子里,几家人共用一个,每到年底,每家每户的妇女都要推磨,磨一些浑水馍馍等米做的馍馍准备过年。
12.蓑衣
蓑衣是旧社会人们普遍用的雨衣,干活、行路都离不开它,为穿着蓑衣便于劳动,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个部分。
以上十几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你见过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