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昨(24)日,市委书记、市规委会主任杨洪波主持召开市规委会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西宁片区分区规划、河东新区二期滨水景观带整体规划、广德寺—海山念佛堂改建、“五馆一中心”空间布局、物流港物流会议中心、遂宁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地块规划与建筑方案、北固初级中学建设项目等设计方案。
河东新区二期滨水景观带 河东新区二期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22.58平方公里,按照“西部水都”和“三城”建设的总体定位,规划形成了“一轴、三带、两通廊”的城市景观骨架、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功能骨架。
河东湿地公园效果图
会议强调,一要与河东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对用地指标进行微调,明确雨水吸收和排放指标。二要明确目标,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对河东新区的定位。沿涪江要体现自然生态,体现人和水交融的关系,尽量减少人工痕迹,河东二期沿江200米宽的绿化带要打造成城市湿地公园,体现生态山水城和现代花园城的整体性。河东二期内部水系相对封闭,要为人服务、为城市服务,通过水系构建一个个城市单元,每个单元之间都要有水,不仅看得见、走得进,还要可行船。三要培育好产业,形成新的ECBD(生态中央商务区)。配套服务更多体现在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方面,把“五馆一中心”布局在河东二期。生态中央商务区的生态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上,CBD是核心功能,ECBD是特征,要保持ECBD相对完整,东湖要恢复比较自然的岸线,建筑空间轮廓线要有韵律。河东二期与科技园区是融为一体的,做好科技园区配套服务,可以催生新的产业。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悉,全省共12个城市报送了申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材料,经过严格预审,我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基础脱颖而出,成为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被推荐参加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竞评的城市。目前,我市已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项保障体系,按要求出具了相关文件材料,全面做好了参加国家竞争性评审准备,全力冲击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目标。
西宁片区分区规划 西宁片区规划区总面积49.99平方公里,到2030年规划区人口约19万人。西宁片区的发展定位是以绿色产业经济为支撑、文化休闲旅游为名片,实现“产、城”互融的生态科技片区;主导产业是以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观音文化旅游为特色、培育发展新材料。
会议要求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一是在区域功能协调方面,要加强与上位规划衔接。西宁片区在城市产业布局中承担了重要作用,要强化总规对西宁片区的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文化旅游产业。二是在区域交通协调方面,要上升到更高层面认识,西宁片区要为建设国家物流示范城市、国际物流港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提供空间。要加强南北枢纽站点建设,与遂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相衔接。要打通沿渠河南北向通道,主动对接与河西城区的东西向主通道,通过隧道方式穿越西山,形成互联互通的城市交通网络。三是在用地布局方面,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提供空间保证。产业用地比例要扩大,生活配套服务用地也要相对成规模。要增加生态绿地系统,确保形成完整的西山生态文化景观带,与“森林之门”景观连接起来,体现“三城”建设,形成大的生态系统。要强化生态建设和文化保护,尽快让天友文化旅游园和广德风景区两个重大项目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