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98|回复: 2

[遂宁杂谈] 遂宁到底有几个“文化艺术乡”?看看你们老家上榜了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QQ截图20150118101008.png
蓬溪,东晋置县,唐天宝元年定名,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丰厚。蓬溪民风淳朴古雅,“工诗文、擅书画”之风历代承传,遍布民间山野,素来享有“五史之乡”的美誉,极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发展的人文环境和历史土壤。近二十年来,在蓬溪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出了一批极具实力的中、青年书法qun体,并在书法坛形成了名噪全国的“蓬溪书法现象”。
QQ截图20150118101018.png

射洪县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素有“诗画艺术之乡”美誉。诗以一代文宗陈子昂为代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成为千古绝唱;画以当代著名画家孙竹篱为代表,其国画融诗、书、画为一体,堪称“三绝”。在他们的影响下,涌现出了一大批诗画人才,创作出众多诗画精品,一个个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诗画系列文化活动相继推出。
QQ截图20150118101028.png

“川中大乐”属汉族传统宫廷乐的一种,源于周朝,兴盛于唐代。唐明皇李隆基听到此乐 高昂悦耳,演奏队形壮观,气势磅礴,为宫廷所有乐队无法比拟,于是命名“大乐”,定型为宫廷乐。到了明代末年,有一年轻宫中乐师,因战乱逃回湖北老家,清大移民时期,这位 乐师在“湖广填四川时”来到蓬溪县蓬莱镇(大英县),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大乐队”, 经与当地民间打击乐互化融和并逐步衍化为“蓬莱大乐”,传承至今。
QQ截图20150118101037.png

安居石洞竹编于2007年10月被安居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1月被遂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遂府函[2008]3号)。2009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QQ截图20150118101051.png

桃子龙,遂宁民间舞蹈,俗称“脱节龙”,因其龙躯为脱节的桃子形而得名。相传川北一带的“娘娘”会,各家各户均要上庙献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后来在观音会和元宵灯节活动时,人们将竹编扎彩饰的桃子组合成一条龙,舞时,一人持宝戏龙,一人持龙头,五人持龙身,一人持龙尾,八女孩各拿两朵彩云在龙身伴舞。由于桃子龙为脱节龙,表演者可任意往来穿梭,此起彼伏,似龙在云海里翻腾、沉浮。
QQ截图20150118101100.png

龙凤古镇依托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和沉积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古西汉妙庄王城“一座千年的兴宁古都、一段永恒的龙凤良缘、一个美丽的妙善传奇、一方吉祥的观音圣地”为文化脉络,突出古镇“自在闲适、安逸和谐、喜庆吉祥”的内涵,全力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吉祥祈福圣地。
QQ截图20150118101111.png

象山花锣鼓是四川古代特色的音乐,创始于清朝,由当年象山民间鼓乐手组成‘公堂’(即乐队)开始在民间流传。花锣鼓的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钵和四个马锣组成,演出灵活,节奏跳跃,后来花锣鼓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流传下来。2004年5月,大英县境内发现一本清代象山花锣鼓乐谱,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保存完整的锣鼓乐谱,全书共记录了《一顺风》、《节节高》、《挂帅》、《吊猴子》等90多首失传多年的四川古乐曲牌,象山锣鼓引起外界关注。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6: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9: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官那几爷子想叫撒子就叫撒子,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