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秋至1915年春,周岸登出任蓬溪县知事,政务之暇,不时为蓬溪(包括今大英)人物和山山水水传神写照。他说:“蓬兼有唐长江、唐兴、青石三县地,而长江以贾簿故最名,江山文藻,触感弥深。从政之余,引宫比律,倚双白之新声,无小红之低唱,自歌谁答?良用慨然。”
他任蓬溪知事八个月,刻成了《邛都词》《长江词》及《和〈庚子秋词〉》三书,这是蓬溪文化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盛事。《长江词》原编为2卷,凡123阕;1930年删存编为1卷,共计33阕,这些词全作于蓬溪。
常乐寺为蓬溪著名佛教胜境,唐代古刹。其藏经楼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冬,蓬溪进士奚大壮《重修常乐寺记》有载。周岸登于1914年秋,畅游常乐古刹,作《秋霁·登常乐寺藏经阁,次梅溪韵》词云:
枫老朱颜,带过雨残阳,也妒鸦色。露泣枯荷,泪迎丛菊,可怜拒霜无力。寺楼暂息。旧题墨晕侵苔碧。问佛国,如是、我闻应许住词客。 鱼呗送瞑,鹤梦惊寒,雨花香严,台殿幽寂。蟪蛄声,违山十里,闲愁偏惹鬓丝白。檐马咽风听不得。最断魂是,归趁淡月黄昏,市桥人语,自眠孤驿。
宝梵镇教孝台,相传为孟宗哭竹处,位于蓬溪县宝梵镇冬笋沟。周岸登游教孝台后,作有《望海潮·行县慈行台,触绪凄感,用淮海韵》云:
篱殷朱槿,汀疏红蓼,秋容共惜秋华。枫老雁来,霜浓蝶蜕,离肠自篆虫沙。行幰忆随车。向锦川梅冶,餐饭同加。初熟心情,已凉天气倍思家。 鸾弦韵合金笳。恁琼箫怨断,羞杀蛮花。云鬓未秋,风怀漫写,重逢再世堪嗟。邛海柳丝斜。记石桥驻马,依约藏鸦。休叹蓬山路远,烟浪送年涯。
在蓬溪期间,周岸登还到遂宁,参观了广德寺和玉佛,作有《琼台聚八仙·遂宁广利寺白玉大士像》:
水月婵娟,冰壶净,蓝田暖日生烟。玉山凤叫,难觅巧匠雕镌。点笔休烦吴道子,白描合笑李龙眠,最天然。是观自在,参大乘禅。 谁知庄严色相,共祗园象树,劫换华。海南千叶,珠座示现无边。群生魔难共忏,有万朵红莲礼白莲。无明境,证涅槃三昧,金石同坚。
周岸登在蓬期间,对涪江、何园柚、蓬溪县衙西园、教孝台、常乐寺、康家渡、贾公祠、明月山、书案山、蓬莱镇、广德寺玉佛等均有描写,并留下词作。
长江词自序
1915年3月22日,周岸登离任蓬溪知事前夕,作有《长江词自序》,他在序中云:“《邛都词》既削稿,明年(1914)乃返成都,求词学旧书,渺不可得。华阳林山腴同年(思进)以万红友《词律》见贻,颇用弹正,未暇一一追改也。适再出知蓬溪,蓬兼有唐长江、唐兴、青石三县地,而长江以贾簿故最名。江山文藻,触感弥深。从政之余,引宫比律,倚双白之新声,无小红之低唱,自歌谁和,良用慨然。历秋涉春,亦复成帙,中有《和庚子秋词》百余首,别录为卷,最而刊之,弁以长江,犹是邛都意也。乙卯(1915)春分(3月22日),蓬溪官廨记,时将受代,漫卷诗书矣。”《长江词》今存33首,已编入《蜀雅》卷二,《和〈庚子秋词〉》116首,已编入《蜀雅别集》。蓬溪风物,尽入词集中。
吾蓬立县迄民国,千余载来,地方官吏留有著述者,有三人焉。于唐曰贾浪仙,作《长江集》;于清曰潘之彪,作《蓬溪诗集》;于民国曰周岸登,作《长江词》。潘令诗集,早已失传,贾簿、周令之集,幸存之今,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