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04|回复: 1

[弹侃天下] 牛人.神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2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48岁木匠打造木制电动轿车 时速可达40公里(图)
2014年11月04日15:08 辽一网-华商晨报5[url=]分享[/url][url=]添加喜爱[/url][url=]打印[/url][url=]增大字体[/url][url=]减小字体[/url]

木匠和他的电动车

方向盘和仪表盘

“油门”踏板

  经常有奔驰、宝马车主别住他,拍照、试驾
  时速能飙40公里 车主是八级木匠
  木制电动车充电一次可连续行驶20公里,最高时速达每小时40公里
  ■本组图片均由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王齐波 摄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虞禄洋)木头做的电动轿车,长1.6米,宽1.2米,重300多公斤,时速能飙到40公里。
  沈阳市大东区48岁刘福龙全手工自制的这辆车只要一出家门就老拉风了!但这辆车遭遇了不让上路的难题。
  老木匠手造木质电动轿车
  昨日,沈阳大东区一家木器厂内木屑飞扬,主人刘福龙正在埋头建造第二辆木质电动轿车。
  在他前面,一辆仿古电动汽车很拉风,木质的车壳,木质的车轮毂,木质的仪表盘……全车长1.6米,宽1.2米,重量达300多公斤。
  记者坐在车上,打开电动开关,时速表等开始工作,转向灯、喇叭、油门等样样不含糊。车的制造者刘福龙提醒记者:“车能开到40公里,但这就是个车模,玩的,比自行车快点就行!不过你别担心,底盘是铁的,结实着呢!”
  今年8月份,他决定自己设计研发一辆环保型电动轿车。在没有图纸没有方案没有专人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己摸索钻研、查阅资料等方式,历时3个月,花费过万元,手工制作了这辆木质电动轿车。这辆车充电一次可连续行驶20公里,最高时速接近40公里。
  “我是老顽童,车可让孩子玩!”
  “你就玩吧!”刘福龙的媳妇儿这样数落他。他说:“我也没别的爱好,还不兴我玩玩吗?”
  刘福龙干了30年木工,自称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专业木工,虽然是小学文化但也是八级木匠,室内外装修都干得来。现在孩子也大了,自己就是想利用空闲时间做自己觉得好玩的。现在正在做第二辆电动轿车。
  刘福龙说:“我就是想让国外的人也看看我们中国民间木匠也是有想法的。”
  记者看到有邻居劝刘福龙申请专利时,他却说:“那太扯了,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我就是老顽童,我觉得孩子们会喜欢这车,如果有机会倒是可以放在风景区供孩子们玩耍的。”
  好玩归好玩

  真不能上道开
  昨日午后,当刘福龙把木质电动轿车开出门后,几个男孩追着一辆木头做的电动车喊:“等我一下,车哪买的?我也想要。”
  “绝版车!我自己全手工制作的!”刘福龙朝几个男孩笑着,他习惯了别人这样问。经常有宝马、奔驰车主别住他,拍照,试驾……
  刘福龙曾把这辆车开进四平车展。“我车一进展厅,什么美女车模,什么概念车,全都被‘毙’了!所有人都围过来。有个汽车厂家的老总问我能不能挂上他们家的车标,作为回报,该厂的汽车让我随便挑!”刘福龙自豪地拒绝了对方,他认为自己的车天下就这一辆,对方的车不值钱!
  参加车展后,他开车从铁岭赶回沈阳,用了3个多小时。途中,有交警拦住他问“你这是什么车啊?”刘福龙拍着车上的液化气罐朝交警微笑。
  “你这车还是烧气的?”交警惊讶了。“是电动的!”“你这车能上道吗?”“我这是车模!”“改装车不能上道,车模上道好像没有说法,那我拍张图片给队里领导传过去,让他看看该怎处理。”交警部门得知刘福龙的事情后表示,自制和改装的机动车上道都是违法行为。交警提醒,自己做的车好玩归好玩,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交警:依法管理

  但赞赏这种发明精神
  其实刘福龙的例子并非个案。沈阳市民王德民曾经发明过能折叠成笔记本电脑大小的电动车,目前这些自制车辆都不能合法上道。
  交警在依法管理的同时,对这种自我发明创造的精神表示赞赏。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沈阳市共申请专利62336件,申请量在全国排名靠前。《沈阳市专利促进条例》去年起实施,规定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不少于4000元,这个最低标准比国家规定高了1000元。
  沈阳人近年都出了啥“发明”

  造飞机 实现“飞行梦”
  花15年研究,用8个月制造,2010年,62岁的沈阳市民丁世路自制了一驾飞机并打算尝试飞天。飞机长约6米、高约3米、重160公斤,发动机、螺旋桨、升降操纵杆、刹车等一应俱全。
  丁世路干了40多年的汽修。2009年冬天,他开始造飞机,买材料花了7000多元。2011年,老丁的飞机第四次试飞成功,飞了几秒钟,离地1米高,实现了他的飞行梦。
  “迷你电动车”拎着坐地铁
  2009年,60岁的沈阳市民王德民为防止电动车丢失,发明出一款“迷你电动车”。
  该车仅需7个折页就能折叠成笔记本一般大,用小手提箱就能拎走,仅有27斤,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充一次电可以行驶50公里。
  老王表示,沈阳地铁开通后,这种折叠电动车会比较有市场,可以拎着坐地铁。
  农民造“坦克”重2.5吨
  沈阳市康平县农民李国俊年少时通过电影喜欢上坦克,感觉开坦克特别威风,一直梦想能够开上坦克。2014年初李国俊萌发了自制坦克的想法,经过6个月的努力,他已经成功制作完成两台编号为“008、009”号坦克。李国俊终于实现了驾驶坦克的梦想,开心时和朋友们驾驶着自制的坦克兜兜风。坦克体长6米,宽2.5米,重量达2.5吨,时速为每小时20公里。

  “窨井保护盖”能救命
  沈阳市民张连斌2013年研制成功一款“全自动路井提示保护器”,下水井安装上这样的保护装置,就算井盖没有了,也不会形成隐患。
  56岁的张连斌做过机械工人,他介绍:首先将“保护器”固定在下水井口的井壁上、启动压力装置、盖上井盖。当井盖移除后,保护罩升起堵住下水井,自动升起警示面板。
  两年造出大型“客机”
  2012年,沈阳58岁农民李晶纯用时2年制作出一架“大型客机”。据李晶纯介绍,制作这架“大型客机”是为了圆其儿时成为一名飞行员的梦想。
  制作飞机的材料多数是买来的废弃钢材,由他自己焊接而成。机身长约5米,机翼宽约4米,重达1吨,总共花费约4万余元。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唐聪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法律是不是可以宽松点?这些项目中难道就没有成为大产业的可能?

前段时间看到电动拉杆箱发明出来了,按这个逻辑拉杆箱是不是也不能自动在路上跑?拉杆箱一定要人用手拉才叫拉杆箱呢?

国家天天在说要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但是法律却在猎杀创新?创新了结果不让上路,如果觉得安全不够,人家可以改进到符合安全标准。但是法律不让上路,人家改到符合安全还是不允许上路由毛用呀。谁来创新?你不能叫有发改委路条的汽车企业来发明这些东西吧?他们有路条也不愿意来发明类似的小玩意呀。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