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孝心与经商完美结合
他的养老中心年收入过百万
姓名:
刘德均
年龄:
40岁
籍贯:
遂宁市安居区
创业项目:
养老中心
成功经验:
外地取经的基础上,结合遂宁本地实际开拓创新;重视人才,四方招贤纳士
在遂宁,有这样一位男子,为给父母减轻压力,他14岁就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经过16年的奋斗,当年的打工仔变身成了大老板,但初心未变,不惑之年,为了让更多的苍老父母安享晚年,他毅然建立盛唐德康养生养老中心。如今,他的养老中心年获利百万元 ,成为孝心与商行完美结合的典范。
14岁离乡打工
30岁成为“包工头”
昨(1)日,记者在安居区玉丰镇金龟村的德康养老中心,见到了刚从北京参加完由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夏季峰会”回遂的刘德均。
“我们获得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和最受欢迎品牌,很高兴,但荣誉都是过往云烟,我还是希望自己不忘初心,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提及自己涉足养老行业的渊源,刘德均笑着说道,这还得从他14岁说起。
14岁时,刘德均怀揣着借来的78元钱,只身去了广东汕头。在建筑工地上,他做起了苦力,搬砖、搅水泥……工地的重活压弯了这个年仅14岁少年的腰脊,但没有压垮他的乐观。“想到可以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再苦再累也值得。”
由于刘德均勤快踏实,他在外发展越来越顺利,奋斗16年后,他成长为一名“包工头”。虽然事业青云直上,但刘德均心里的疙瘩却越来越大——没能陪伴在父母左右。
不惑之年回乡探亲
留守老人让他下决心建养老中心
2009年,对于刘德均而言,是一个事业转折的年份。
那一年,他回乡探亲,看到村里的空巢老人用残肢弱躯扛起家中大小杂事。这一刻,刘德均的心像被插了一刀,“自己在外拼搏究竟为了什么?自己能为这些父母做什么?那天晚上,刘德均彻夜未眠,辗转反侧,就在新一天的曙光射进屋里的那一瞬,他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自己不建一个养老大院?
“嗖”的一声,刘德均从床上一跃而起,开始查询建立养老院的相关事项,并奔赴各地考查。
哪些设施是养老院必备的,哪些服务会让老年人感觉不便,养老院选址要注意什么,这些或微或大的事项,都被刘德均记在日记本上,不到一个月就写满了一个本子。
前期考察得当,安排布局科学合理 ,2010年,刘德均创建的盛唐德康养生养老中心在安居区玉丰镇营业。
独具匠心开拓创新
3招制胜养老中心
为了让自己的养老中心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刘德均没少花功夫,他取经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养老模式, 除了传统的,医务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常规娱乐配套设施,还开辟了生态农场,老年大学,供老人休闲学习。
此外,他还独具匠心,结合遂宁实际开拓创新,开辟了德康三大独特之地——“异地互动养老”“移动高科技设备终端”“城市直营店同步养老”。
其中,异地互动养老,即德康与全国多个城市养老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定期组织老年公寓的老人到其他城市旅游,感受不同城市养老生活,丰富养老生活。
移动高科技设备终端,即与联通公司合作,制造老年电子检测设备,24小时监控检测老年人心率,血压等身体健康指标,并传入后台设备,当老年人发生紧急状况,电子检测器会自动报警。
城市直营同步店,即指在遂宁三县两区设立养老中心直营店,满足部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想法,避免产生老年背井离乡养老的漂泊感。
成渝老人慕名而来
养老中心年收入过百万
“建立一个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除了硬件要达标 ,关键还得靠人才!”刘德均说。为了汇集人才,他四方招贤纳士。此外,为了提升整体团队的管理素质,他还建立了中国老年公寓管理学院,不仅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而且解决了发展养老事业后续人才断层的问题。
如今,他的养老中心发展日趋成熟 ,已经有来自成都、重庆、和遂宁城区县的近400位老人入住,每年收入过百万元。(实习记者 边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