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记者 罗小单)7年铁窗,1年假释,背负沉重心理负担的向铃(化名)在8年牢狱生活之后,终于重新获得自由,并寻觅到幸福的人生归宿。 “我的好姐姐给我一个拥抱吧,在当时我真没有信心生活下去,是在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下,让我重塑起了新生的希望。”今年7月,办理解除社区矫正手续时向铃真诚、激动的给了船山区司法局城区中心所所长郑芳斌一个热烈的拥抱。 多年的司法工作,船山区司法局城区中心所所长郑芳斌结交了一群“特殊”的朋友——铁窗之外的服刑人员。她用真诚、温情帮助了一个个监外服刑人员重获新生,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而向铃就是其中的一个。 初见:服刑自卑女子惶恐无助 司法干警真情帮助暖人心 1976年出生的向铃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07年因为一次意外,失手杀死丈夫,以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在成都服刑。 2013年4月,在一次成都女子监狱亲情帮教活动中,参与对接活动的船山区司法局城区中心所所长郑芳斌认识了船山籍服刑人员向铃。在与向铃的谈心中,得知她2007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现已办理假释手续,马上就要出狱。一个月后,向铃到郑芳斌所在司法所里报到,开启了一段司法干警与服刑对象真情交流的温情之旅。 “第一次在成都看见她的时候,她非常自卑,低着头,不敢看我们,小心翼翼的和我们说话。现在和之前完全是两个人,自信、阳光、脸上随时都挂着明朗的笑容,看得出来生活的很幸福”郑芳斌说。 2013年5月,向铃报到时,苦恼的向郑芳斌述说了家里情况。原来她父亲因她犯罪一气之下引起脑溢血,现在瘫痪在床,十几岁的儿子因与自己分离时间太长,对她没有感情,自己因失手杀死丈夫,心里非常愧疚,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些现实问题。
交流:保释出狱的她将司法干警当作了知心好姐姐 “社会变得太快了,自己坐牢几年,出来已经不认识了,好多东西都不认识,像手机这些连见都没见过。”向铃说。 听完向铃的讲述,郑所长细心开导鼓励她树起生活的信心,面对现实,一切都会好起来,真诚的帮助关心她。向铃的心渐渐温暖了起来。交往中,向铃已经将郑芳斌当作了最知心、最信任的姐姐,称呼不自觉的变成了“郑姐姐”,任何知心体己话都愿意和她讲,遇到难解的问题和难解的结也总喜欢找郑芳斌寻求帮助。 因为闲着在家,面对新的世界,惶恐焦躁的向铃不知道如何是好,郑芳斌鼓励她就近找一份工作,并介绍她到遂宁某电子厂打工,解决了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在这里,向铃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开启了人生另一段的幸福之旅。 当然,向铃还是有很多心结,包括自己该如何与处于叛逆期的儿子相处,现在与男朋友相处等问题。而这些,郑芳斌根据自己的阅历,也非常乐意的帮向铃支招。向铃与上中学的儿子关系也渐渐好转,生活也充满阳光。 如今:刑满释放 自信女子爱情、事业双丰收 因为表现良好,向铃今年刑满释放,并于今年7月带着家人到司法所办理解除社区矫正手续。当郑所长告诉她刑满了,现在转为安置帮教人员,但司法所同样还会关心、帮助她时,向铃激动地说:“我的好姐姐给我一个拥抱吧,在当时我真没有信心生活下去,是在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下,让我重塑起了新生的希望。” 据郑芳斌讲“现在的向铃自信、阳光,如今已经结婚和丈夫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还开起了一家小超市。” 名词解释: 社区矫正 是与监禁刑罚执行相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不脱离社会,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