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89|回复: 0

[遂宁杂谈] 史载遂宁古代妇女的悲喜人生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0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史载遂宁古代妇女的悲喜人生路.jpg
   史载遂宁古代妇女的悲喜人生路

    在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是不自由的。面对残酷的事实,她们没有选择,尽管她们头上罩有贞洁的光环,但是她们在封建礼教的熏陶和压抑下,不得不选择自己悲惨的人生路。记者从1929年李家钰主持编纂的《遂宁县志》中,摘取出一些遂宁古代妇女的人物传记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她们各自的悲喜人生。

丈夫死亡妻子悲哀守节
   
   清代遂宁人张唐氏,父亲唐开陶是绵竹人,出任江南上元令,政绩显著,清贫如洗,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一个。后来父亲唐开陶病故在任上,由于贫困不能够得以安葬,女儿张唐氏在讨论父亲安葬问题的聚会上,当着遂宁士绅以及亲朋好友的面,挺身而出,哭诉道:“父亲在外省做官十余年,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今天不幸客死异乡,清冷一官,悲哀的是无儿,幸好郎中有女,桐乡有祀,实诸公去后之思;暴露他乡,乃我小女子终身只恨。今天我发誓:在座的有哪个能够携一杯土营葬我父亲者,我愿意委身箕帚,终身侍奉!”言毕双眼泪如雨下。在座的有一个人特别为此感动,他就是张懋枢。张懋枢出钱好好安葬了唐开陶,唐氏女也履行承诺嫁给了张懋枢做继室并生下一子。张懋枢后在兴文县担任训导病故,张唐氏长期吃素并抚养幼儿,守节终身。
    乾隆年间,三台县邓德生之女十五岁嫁给遂宁人熊德余,取名熊邓氏,当时熊德余的妹妹丈夫病故与熊邓氏同住一屋,属于特困户。丈夫只好停止读书去云南做事,以后病死在云南。熊邓氏上侍奉公婆,下抚养孤儿。这时有街坊邻居传言说道:“熊邓氏容貌较好,年轻能干,绝对是一个守志不坚定者,必定另外嫁人。”熊邓氏听后,心如刀绞,她下定决心,当着公婆的面,发誓不再嫁人。同时用针刺自己的脸毁容。以后公婆和姑姑先后死亡,熊邓氏则与舅子一起生活,把女子抚养成人,家境逐渐强盛。
    秦氏,遂宁新桥乡人。她随父亲秦永清赶往江苏上任为官。父亲将她许配给田殿熴。嘉庆四年,田殿熴到江苏准备与秦氏完婚,由于当时蜀道交通不畅,只得走水路。当时田殿熴乘船过长江铜锣峡时,不幸翻船淹死,秦氏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后来秦氏随父亲回四川遂宁,经过铜锣峡时,秦氏触景生情,临江哭拜,随后猛地跃入江中,船山家人立即抢救上岸,终于苏醒。后来终身不嫁。乾隆年间遂宁名人凃鸿仪曾经写出《太学生田殿熴暨妻秦氏双壁歌》曰:“不遂吾烈遂吾贞,入门养姑妇道成。江水深郎命与江沉,涪水清妾心与涪平。”

在残酷的现实中命运维艰
   
   清朝遂宁有个胡四姑,性格文静。每天在家爱做针线活路,很少与异姓开玩笑。父母视为掌中珍宝。乾隆21年3月初7,胡四姑已经满19岁,遂宁城中无赖子张文俊看见胡四姑家中其他人已经外出,便翻墙潜入胡四姑家中,意欲强奸胡四姑,胡四姑坚决不从,张文俊用到逼迫,胡四姑仍然大骂不止,张文俊见不得手而又空事情败露,竟将胡四姑杀害。后阿里县官侦破。将张文俊正法,并写出文章将胡四姑供奉在节孝祠。
   清代光绪年间,大东街的黄女的父亲一开染坊起家,前妻病故后,娶了后妻年轻风流。父亲恐后妻虐待女儿,将后妻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居住。以后后妻趁丈夫出去购货之机,与野男人苟合,被女儿黄女看见,恐事情败露,便与其母和奸夫将女儿勒死。事情败露,官方追究,将后娘逮捕判刑,罚其父,厚葬黄女。案才了结。
   明朝正德年间,遂宁人潘大卿的第二个女儿潘娥,恰遇张献忠部下进占遂宁,为了躲避战乱,她走山谷逃跑。不了遇见流窜匪贼兵士,意图强奸她。潘娥自知难逃一死,舍身逃入老狐沟的溪水之中,宁死不从。与她相同命运的是同行者刘氏,也被贼兵强奸,刘氏以死相拒,而且大骂贼人不止。贼兵大怒,用刀砍开刘氏身体,死得特别凄惨。李戊英是遂宁人李维极子之女,咸丰年间蓝逆zao fan,率兵攻进遂宁城。威胁强奸李戊英,李戊英不从,趁贼不备,跳井自杀。后来孝廉舒次鸿写出《古井行》,刊发在《秋窗十记》中,以示表彰。在蓝逆在遂宁城的这场暴乱中,有史记载的殉难烈女就有22人。

具有悲喜人生的黄峨
   
   黄峨,又称扬黄氏,遂宁西眉镇出生的朝廷尚书黄珂之女,系新都状元杨慎(升庵)的后妻。博学能诗,知大义。杨慎在朝廷《议大礼》一案得罪皇帝,被处罚到云南充军劳改,在云南边疆生活40余年,黄峨在新都桂湖家中料理家务,洁身自好。待到杨慎病故,家人欲厚葬,黄峨制止道:“天威难测,以春秋大义,自当对丈夫厚葬;但是丈夫系贬镝之人,应该防备皇帝身边的小人报复。”便薄葬杨慎。果然,皇帝欲报杨慎议大礼不站在自己一边之仇,派人前来新都启棺验尸,看见薄葬,禀告皇帝,这才摆脱干系。
    黄峨的人生是悲剧的,同时又是幸运的。正因为她的悲剧人生,使她专注于诗词歌赋的创作,成就了她“才冠女班”的一代女词人地位。《遂宁县志》记载和收录了她的几首诗词:《闺中即事》:“金钗笑刺红窗纸,引入梅花一线香。蝼蚁也怜春色早,倒拖粉瓣上东墙。”《寄外》:“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春山不杜鹃?”《寄外其二》:“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在1929年李家钰主持修撰的《遂宁县志》中,收录了清康熙年间张鹏翮主编的《遂宁县志》的部分重要史实,其中收录了杨慎以及宰相级大学士杨廷和对黄峨父亲、朝廷工部尚书黄珂的祭文。表达了杨黄两家的世代相好。

幸福人生的陈湘箬妯娌
  
   黄峨的人生具有悲剧性,但是陈湘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陈湘箬又名陈慧珠,海宁人。父亲陈亿官至郡司马,是遂宁人张船山(问陶)之兄张问安的妻子。夫妻都热爱文学,常常吟诗夫唱妻和。不幸的是陈湘箬29岁时病故,张问安写诗哀悼。陈湘箬生前写有《香远斋诗稿》,其中《老树》一首道:“浓云垂广汉(遂宁),苍翠接浮空。苔重阴晴隔,山深岁月穷。根留千古雪,叶耐九秋风。夜雨惊岩壑,萧萧一望中。”
    与陈湘箬命运相同的还有林继端,号古雪。林继端是三台痒生林树声之女,幼读书,知大义。系遂宁人张船山弟弟张旗山之妻。著有《古雪诗集》。其《自题小照》道:“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修道人间才子归,不辞清瘦是梅花。”清代梁溪秦朝钎作有《陈湘箬小传》;清代遂宁名人梁同书曾为《古雪诗》作序;清代名人锡麒和石韫玉先后为《古雪诗词》再序。(记者 张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