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 T! S0 B+ x! y( e X “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家住明月路工商局宿舍的冯献云夫妇却改变了这种说法。在97岁的痴呆养父疾病缠身的十个年头里,他的养子冯献云、儿媳张晓玲始终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照顾他。( x% ~8 W$ I4 H( g/ u
, Y9 n F- `2 a轻轻地吹着勺子里的稀饭,再用舌尖碰碰,确定不烫了,然后哄着老人张嘴,这一系列动作就是冯献云和妻子在老父亲十年前患上老年痴呆后对他细心照顾的写照。除了吃喝,老人的大小便处理是冯献云夫妇俩的另一件大事情。养父小便不能自控,经常会尿到床上,用尿壶时养父总尿不干净,于是就给养父用“尿不湿”,小便好处理,老人的大便却是大麻烦事。 “就是堵在那里,有时没办法,就只能用手抠,有时候还会不小心弄到我们嘴里……”儿媳张晓玲告诉记者,老父亲拉屎后,为防止父亲弄得到处都是,夫妻俩就第一时间为老人换上干净的衣物,做这些时,他们脸上没有丝毫厌恶和不耐烦,还时不时地像哄小孩一样地哄着老人。 “身上洗干净了才漂亮、才帅……”“多吃一点儿水果,身体才健康,抵抗力才强……”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被褥整天都干干净净的,屋里没有一点杂味。
( }; G3 J2 d9 V. M ' ^" |: U7 F I
虽然和父亲没有血缘关系,但数十年来的相濡以沫,已经让他们彼此深深地依恋。记者采访时,不巧的是冯献云在上班,张晓玲告诉记者,为了照顾父亲,她提前退休了,丈夫在外面打拼,但是因为家离工作单位很近,丈夫每天都要回来很多次,在她在和丈夫看来,他们每天做的,都是应该的,只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比如,吃鱼时一定把鱼肚子夹到老人碗里,把鱼刺理干净;夏天天气热,老人体质不好不能长久用空调,他们就用扇子给老人扇,冬天天冷时要给老人穿三双袜子,要穿上保暖鞋……而所有这些,张晓玲说很多都是受了丈夫感化,丈夫经常告诉她,他们所做的都是当年养父为他做的,他12岁跟了养父以后,养父就像亲身父亲一样,给他的童年撑起了爱的蓝天。
0 @) k; D1 {9 B: n1 m
: B; Z/ E( l1 L; v “这夫妻俩我们是看在眼里的,脾气都特别好,懂得心疼人,从来不责怪老人,也从不红个脸……”如今,夫妻俩孝敬老人的美德故事感动着左邻右舍,邻居告诉记者,“人老了,脾气就怪,特别是生病的老人,最爱小气,我们经常听到老人莫名其妙大声吼他们夫妻两个,但是两口子脾气好得很,都是笑嘻嘻的,已经坚持好多年了,真是难得,我们都说他们夫妻是好脾气……”面对来自社会的赞美,“好脾气”媳妇张晓玲显得很平静。她说,这些年,每一次,在养父神志不清发火生气时,她和丈夫都是笑脸相迎,或者默不做声,等老人气消了,再回来给老人洗脸、洗脚。1 t% V8 r7 v# `% W7 p& c. w$ h
" t* g* L* |3 B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养育之恩比天大,尽孝心是为人子应该承担的责任。”60多岁的冯献云和妻子张晓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亲情大于一切,养育之恩应该用毕生心血报答”的传统美德。
$ b' O' |7 t- o0 J5 } , D# K7 O4 O7 @# d" p1 G; ]
9 H5 u1 a+ M# ?7 H; Q& S
% Z: S+ b! m( C" k* s% U1 o(记者 范敏 实习记者 饶梦文)
! m9 x% [$ a& v8 r& I0 q%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