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是Let Our life be Magic and Open,让我们的生活开放、有魔力。Lomo=拉玛、乐魔、裸猫……乐摸!尽管翻译版本繁多,在香港和台湾,Lomo的爱好者们给它起了一个恰当的中文名字———乐摸———让我们快乐地抚摸生活!高科技的数码相机带来了摄影的快捷与随意性,与此同时,却有另一群年轻人对低科技相机产生的效果着迷不已,这一切就起源于LOMO LC-A。LOMO是的全称是Leningradskoye Optiko Mechanichesckoye Obyedinenie(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是当今俄罗斯最大的光学仪器生产厂。今天LOMO已经成为LOMO LC-A的代名词。LOMO LC-A是该厂在前苏联时期研制生产的35毫米自动曝光旁轴相机,最初是模仿莱卡的Minox,用来装备前苏联的间谍。20世纪80年代后期停产。1991年,两名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家古董商店买到了LOMO LC-A。回国后的一次展览使LOMO LC-A声名大振。这两名学生把用LOMO LC-A拍摄的照片贴满了一面墙----这也成了后来LOMO爱好者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LOMO产生的暗角和浓艳的Se彩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眼球。1996年,这两名学生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找到LOMO的生产厂并说服该厂的负责人恢复生产LOMO LC-A。该机恢复生产后立即被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抢购。并由此诞生了“lomography”(LOMO摄影)这一新词。香港也曾经举办过lomography的展览----在地铁站里把8000张用LOMO拍摄的照片摆成长达42米的“Lomo Wall”(LOMO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供不应求,现在LOMO的网站上一台LOMO LC-A的报价已经从最初的30美圆上涨到接近200美圆。 0 e( Q1 ^0 x, ?) P4 l6 t i
, D+ y7 ~ r& b
LOMO LC-A的照片效果
, I4 {4 k" y% q; ? b- e; N; I$ p4 m4 N2 m5 c
' @8 b% T+ q& [2 {; m Lomography的网站里很多自拍的大头像是用0.8米的焦距拍摄的。LOMO LC-A拍出的照片边缘会有暗角。由于焦距拨杆在无限远时镜头收缩在相机前脸内较深,因此在焦距拨杆在无限远和大光圈的情况下暗角尤为明显。因此可根据此特点用收缩光圈(需要自行计算曝光量)或用大光圈来减少或增大暗角效果。用该机拍摄冲洗出的图片Se彩非常饱和。成像优异,边缘成像稍逊于中央成像。也正是暗角和饱和的Se彩吸引了众多的年轻买家。
9 Q8 h- ~- V; O: l. i3 c$ F7 C
LOMO LC-A的使用7 n! T# q+ k) Y$ L% B
3 \8 e3 u$ p: f LOMO LC-A需要3节AG13型纽扣电池用来测光。没有电池时能听到快门声但实际快门并没有打开。因此最好随时准备备用电池,以防电池耗尽导致无法拍摄。该机最大光圈为2.8,可作从f2.8到f16六个档位的光圈调节。A为程序自动曝光,相机自动根据当时的亮度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测光较准确。在暗处拍摄时快门按下后须等待快门闭和声后再松开手,避免曝光结束前关闭快门导致曝光不足。当光圈放在A档以外的数值上,程序将把快门速度锁定为1/60秒。LOMO LC-A程序自动曝光时间最长为2秒,最短1/500秒。可以达到17个Ev值变化(f2.8 2S’—f16 1/500),没有快门速度调节和曝光补偿,但可以通过设定ISO的方法做到曝光补偿。机身上可做从iso25到iso400的感光度设定。 - `0 T! O8 y8 w
LOMO LC-A的机顶留有闪光灯接口,接上闪灯后快门速度将保持在1/60秒。取景器和镜头平时都隐藏在机器的眼睑式保护壳内,不容易弄脏。取景器内有两只红灯,程序自动曝光的情况下(A档)左边灯单独亮为快门速度高于1/60秒;两只灯同时亮起时表示快门速度低与1/30,拍摄时需要端稳相机或使用三脚架;灯亮起后又慢慢熄灭表示电池电量不足,需要及时更换电池;两颗都不亮的时候就要检查是否有电或电池是否装反了。 ' a' g3 l! X R; I7 J
由于LOMO LC-A产量较低,因此国内市场并不常见。早年国内LOMO LC-A的市场价格大约每台300元。现在Lomographyasia的网站上LOMO LC-A的标价为1400港币。如今在北京或东北地区的摄影器材市场偶尔碰到也价格不菲,价格通常远高于该机的实际价值。另外,被lomographer(LOMO摄影师)同样称为LOMO相机的4连拍,6连拍相机以及立体相机等实际与LOMO的生产厂并无关系。今天LOMO一词已经不仅仅是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的缩写,还代表着年轻与创造力。
1 V/ } j( Y4 Y
* g, ^" M8 Y, b# z+ {) Z0 WLOMO就是简单,就是随意,就是潮流!
2 I+ J( T$ j0 _: y l! o0 U: S( @+ r, r9 I
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奥地利的两名学生,沃尔夫冈·施特兰晶格(WolfgangStranzinger)和马蒂亚斯·菲格(MatthiasFiegl)在布拉格的一家旧货店里,买到了一部造型古老的Lomo相机———LC-A。照片冲印出来的效果让他们非常惊喜:鲜艳的成像Se彩被朦胧的效果包围,一种全新感受让他们兴奋不已———摄影竟然可以变得如此过瘾。一时间Lomo的快乐秘密在欧洲的年轻人之间迅速传开,古董相机供不应求。 + a# h+ Z# ?' N
4 u- j" K9 L! h S
1995年,他们索性找到了这家工厂,说服厂家重新开张。Lomo相机的身价也由30美元涨到200多美元。目前,Lomo的总部设在维也纳,世界各地都有Lomo爱好者的社团,摄影活动、影展、聚会在不同的角落快乐地进行着。
) x4 ?. A3 k' z
1 m c D" U$ K' K仿佛一夜之间,传统相机市场就被数码相机淹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随处可见,年轻人抓着相机或手机,正在拍摄。各式各样的数码照片充斥互联网上,家庭照、聚会照、摄像头自拍照、摇滚演出照,尤其令大人摇头的是,形形SeSe的物品出现在镜头中,鞋子、篮球架、门外的小狗、窗前的树、晚餐、咬过的苹果。
) k: B4 D& X3 ]# z3 i1 q1 l4 d; G' w# g) q5 w% Y ~
这是一代不需要任何摄影技术培训,也不需要多少专业装备的数码拍摄。他们将相机或可拍照手机高举在胸前,强调不假思索,随身携带,随时使用——无论白天或黑夜。他们不念茄子,不讲技术,甚至有人不知道光圈和B门,但他们坚信自己掌握数码艺术,因为,在电脑屏幕里,大部分照片都是那熟悉又可爱的自己。 ) [* `1 k5 V- ^5 p/ {) P8 ?4 e. K
1 x9 A; _2 y& M2 \0 u- ]
在传统摄影爱好者眼中,这两天世界发生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熟练掌握数码相机、手机和PS的年轻人彻底颠覆了老一辈人的摄影观,无所谓什么艺术,无须考虑太多,甚至不要任何条条框框,我拍我想要的世界。他们不再爱惜胶片,不再思考构图,更不钻研所谓的摄影技术,象端着一把子弹无限量的冲锋枪,拿上手就上了战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扫射拍摄。 , S# r$ ^9 @, X3 T+ A
6 a$ a. W7 {/ k8 k* Y由于数码相机拍照成本低廉,不再需要冲洗扩印等胶片化学流程,廉价狂热的数码相机得到迅速普及,使各种各样的图片泛滥于互联网中。如果说老一辈人还在摄影上寄托某种理想或者关于美的愿望,年轻人则完全不管不顾,他们拍摄的目的只有一个,记录。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消逝的岁月。因此,Moblog(移动blog)的出现,则充分给予了他们需要展示的空间。
6 f g: P, q8 D# m$ O6 ~
, i- s) o& @4 m' B, w( `; sMoblog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手机连网,发送信息到自己的blog上。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手提电脑或者PDA等连线方式,将自己拍摄的照片,以最快的速度发送到自己的blog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blog记载着一个人今天的生活,比如下午4点,我在等某人的电话;晚上8点,我在去某某酒吧的路上;夜里12点,我醉了等等信息,而Moblog则以更快速的方式显示出这个人此时的状态,而且还会以图片的方式,显示“我刚起床”;“我正在洗手间”;“我和亲爱的猪在约会”。
; B' G, Q. P( {4 k* O+ K" B# `8 A' T1 V3 j, j( I
当然,这些个人信息对大众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朋友或家庭小圈子来说,一定会有着特别意义。有人说,Moblog即将会变成类似MSN一类的即时通讯软件,“想象着你的blog主页不是一系列的文章标题,而是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显示你现在是醒着还是睡着了、你现在在地图的哪一个方位,你跟谁在一起等等,再录上你的一段段语音解说。”许许多多这样的Moblog联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现实社会中人的状态在网络上的真实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震惊世界,关于海啸的最初一批新闻图片,就来自几个数码爱好者的即时拍摄。他们将自己的照片传送到加拿大的图片网站Flickr,该网站允许你提供照片上传,分类,浏览与修改服务,并忠实地记录那些评论,上传照片的同时,发布到你的个人blog上。根据创始人斯图尔特·伯特菲尔德的统计,在Flickr网站上多达200万张的照片中,71%的照片拥有评论并被分类。有效的技术支持,使数码影像个体在经历重大事件时,成为最早的记录者。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场数码影像的冲击,并非仅仅会影响到摄影的意义,更大程度上来说,它将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记录历史的方式。
! M7 \) Q9 T* A4 k4 A# n" M# C7 J e/ X6 O' i) Z8 L+ F
推开键盘,离开电脑桌,在大街上,在汽车里,透过可拍照手机的镜头,查看、记录并blog着自己的所闻所见,这会成为自拍一代在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 l* Z) g' a, L8 O3 ^
5 q* V$ b/ Y+ P; p
派生词:
/ P6 s2 v0 k; m8 N! ^* ~' v( x8 {$ f6 f- `+ _
Lomography:用Lomo拍出的照片,乐摸照。
, u: `) ?- h( K1 y. w9 [# {: v1 }: u' Y+ I- o: v
Lomographer:用Lomo拍照的人,乐摸师,或者叫他们“乐摸家伙”。 / G: m4 N$ \) Z7 T3 l, ]
4 T! |$ C( O, W3 BSnapshot:快拍族,谨遵Lomo随意拍照原则的人。 9 U9 Q$ R ]! V$ H1 [
5 n. B4 G* h2 {: ILomoAmbassador:Lomo的区域大使,负责在当地组织活动,推广乐摸文化。全球共有30多位大使。
, q4 ?& u# e7 P: a7 T! y5 {' ?2 a, @! ~$ `8 P) l7 L! F& A) J+ H. H
经验之谈:
$ W# n8 i8 Y' k4 x' m9 a; M$ q v
$ C2 u3 @( C/ \4 b K: \, N1.由于拍摄的偶然性,冲印的时候一定要和店员反复强调,无论出来什么效果,我都要!不然会被洗印人员自作主张地放弃许多精彩作品。 / Z9 c. h5 w3 e4 N3 k( D8 k
) U: B' {( S% }! f
2.玩Lomo的都是胶卷大户,最好找一个胶卷批发点,囤点便宜货。如果你的朋友信奉“浪费是可耻的”,千万别拉他进Lomo队伍。 7 J& q/ C7 [) c Q0 Y
1 E5 I, F1 {9 f3.不用恶补摄影知识,Lomo相机不用调焦距,也不用理光圈,惟一的诀窍就是多拍。 $ Q" v% m, l* i7 y2 Q. S* H
/ x. H" _% G+ k2 \9 x4 ?2 v4.Lomo作品没有优劣之分,只要能体现自己的思想,引起观者的共鸣就成功了。为了表达一个主题和延续的思想,Lomo照片通常都成组出现。
t8 D9 o0 I+ g+ X+ o4 F
$ T/ \/ J" y: H0 h5.稍微知道点Lomo的背景知识,也不妨碍你边走边拍。Lomo的前身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的间谍照相机,产地在圣彼得堡,体积小而便于携带。 # p" v, X h/ L$ p# ~6 ~
/ J5 _; e; u3 v: f$ x5 |, L
6.如果实在不想浪费,就用其他DC代替吧……
' {) n4 }9 y& b( ~
y6 I% A6 y/ q( h8 ^一:Lomo最经典的一款相机:LC-A 1982年圣彼得堡。! W3 H( V% ]3 R% W; E* p' Q
; d( ^! {9 P$ c) ?
某阳光普照的早上,Lomo相机厂的General Kornitzky把日本小型相机放在桌上,他的亲密战友Panfiloff(即Lomo苏联军事及光学制造厂之总监)细看此相机,发现它有清晰的镜头、极高的感光度及坚固的外壳。两位男士留意到它的特性和潜力,马上研究如何改善设计。希望能生产一部全功能全天候的相机,为人们提供乐趣之余亦籍此纪录生活及对国家的爱。最后,Lomo LC-A诞生了,百万部相机迅速售清。前苏联、越南、古巴及前东德人民于开始成为最早的“快拍族”(Snapshot),全面记录自己的生活。2 b- w7 F, J( t4 h1 S% [
1 W; j5 f3 Y7 K- b8 p3 P
LC-A是一部小巧、自动的相机,为大众提供每日摄影之工具。但它简约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价值:Minitar 1镜头,由Professor Radionor设计,在广角镜头下拍出鲜明的Se彩。具有一般只出现于昂贵的专业相机的自动感光功能,让Lomo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使用,晚上更能创造突出的线条效果。坚固的外壳加上硬净的金属结构及醉人的苏联风味,具有独特的魅力。
9 i1 Y% [" [$ v% t
' ~8 i$ a& z+ y& j+ o1 a3 h6 d* @二:LC-A重生(LC-A Reborn)
4 a1 D" f. o3 t( g$ _( A
6 v! k- J% y$ T6 }- l: V# n, F3 I1991年初夏,几位维也纳学生远赴布拉格游玩。由于当时流行亚洲的高科技电子相机,LC-A已停止生产,余下的都只能在旧相机店内找到。几位维也纳学生兴之所至买下LC-A玩玩,从此LC-A便被发掘出来了。在布拉格街头,他们以LC-A snapshot一番:从头顶拍、从背脊拍、从屁股拍……整个旅程就是在啤酒、伏特加和LC-A作伴下完结。回到维也纳后,他们把胶卷冲晒,看罢相片后非常震惊!那鲜艳、快乐、朦胧的效果为捷克面貌注入全新感觉,影像效果从未如此过瘾过!一场摄影革命立即爆发!看过精彩相片后,所有人都渴望拥有一部Lomo相机!人们争相从前苏联等地秘密入口这部神奇小玩意。日渐增长的需求引起一个严重问题:LC-A供不应求。为寻找解决方法,无畏的“Super Wieners”决定亲自远赴位于圣彼得堡的Lomo厂房,经过多番商议后,终于成功游说厂方的Mr. Vladimir Putin(之后成为圣彼得堡副市长)再次生产LC-A,确保日后能稳定地为一众Lomo摄影师提供LC-A相机。' k5 y i C: ]2 J
8 E5 A5 S1 h0 V4 w3 ^
三:Lomo摄影师(Lomographers)
0 Z, {0 U/ P' A" |: X5 M7 Z+ j' s) w: Z+ k D, u8 E
对应于传统的摄影师(photographer)词根,所有那些用Lomo式相机拍摄的家伙都叫Lomographer,或者,我们可以给这个词更好的译法:“乐摸家伙”。(注意,是“拍摄”这个中性的词汇而并非“创作”,因为,Lomo文化认为:只要认同Lomo摄影的方式,人人都是艺术的家伙)
9 K. o# |) k# d9 t |5 _ j5 p' x( N7 L8 _( I6 q& r! o
四: Lomo摄影(Lomography)1 q! [. n [8 I: }
, D: ]" ^9 O6 z" k
对应于传统的摄影(photography)词根,Lomo摄影师们建立了后来席卷全球的年轻摄影文化,这种从快照风格诞生的拍摄方式,对比传统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更进一步。Lomo摄影不推崇技术至上论,它更强调直觉、追求结果的不可知。这是一种新的摄影取向,构图要对焦都已过时,模糊与随机性才是潮流,才是经典。这种Lomo的态度解放了所有传统意念的追随者。不要想,只管拍!以后,更发展出了Lomo摄影10大黄金规条
- Q$ C7 a# j7 m; E& F' ~* A" M7 |
Lomo主义(十法则):
4 y: \( n: R& h7 N4 [* y4 x4 Z M% H5 C6 r" S7 G; W5 G; t I
1.TakeyourLomoevery-whereyougo.走到哪儿,就把Lomo带到哪儿。
8 a+ a O0 |6 v( E. |: E3 n. p4 b2 b( v8 V% F( c' _
2.Useitanytime-dayandnight.Lomo不分昼夜。3 G# @4 v1 n: M5 K0 }3 Z! u
: r- _9 {* T9 D# a1 @$ ~7 w- c
3.Lomographyisnotaninterferenceinyourlife,butapartofit.不用担心Lomo打扰你的生活,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 u) G: @& M. ]* l# E; B
$ N1 J6 u2 u7 a9 M. s; {3 j* L4.Shootfromthehip.想拍哪儿就拍哪儿。 ) }' ^6 T% v8 X; e! {9 p' N4 \4 w
9 ]9 r4 S& T4 M. f5.Approachtheobjectsofyourlomographicdesireascloseaspossible.近点儿,再近点儿。
) Y( ^- O" g% u9 ^! V1 I! V7 ]7 }
6.Don'tthink.什么都不用想。
2 j5 X$ \5 |6 i# i9 `5 @! P8 x5 [: U( a( p5 V6 Y
7.Befast.还要快。 $ `9 b" Z1 r" O% S1 h
0 [/ E) P. ]. F- Y" w* ?
8.Youdon'thavetoknowbeforehandwhatyou'vecapturedonfilm.不必了解你要拍什么。 $ d. T- n6 B+ w" V
% \. R+ i6 F3 a8 a! G5 t: E
9.Youdon'thavetoknowbeforehandwhatyou'vecap-turedonfilm...andafterwardseither.更不必了解你拍到了什么。 , P( M$ r& v( u7 H
8 Q l- U& w4 v& ~. d
10.Don'tworryabouttherules.把以上的9条都忘掉。
. E5 S2 L: t1 I, `" F. x8 Z( Y0 d) [/ X n
五: Lomo国际协会(Lomographic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崛起7 s+ r0 e4 d6 G: Q" N- m
$ d) \8 a8 t* N c. L: ]- `
1992年,Lomographic Society于维也纳成立,目的是要向全球发放有关Lomo摄影的讯息。展览、派对、旅行的出现让人们逐步认识Lomo摄影,并溶入Lomo式的生活模式;同时,各主要城市亦推选了Lomo大使去举行及推动当地的Lomo摄影活动。人们对Lomo相片的渴求使Lomo国际协会迅速发展,时至今日遍及全球,拥有50万会员,成为新世代年轻人的代表文化团体之一。
5 Q4 _: r; T/ W% r! W6 y+ k$ |' \
0 x9 j+ d3 R( ^9 g六: Lomo世界联赛(LWL)Lomographic World League & d/ k( ^. ]5 o0 H
. D7 ~7 [( |* k1 x" W( |# a5 L
每年一度的Lomo摄影师大比拼,最大的特Se就是“看文拍图”,根据比赛提供的16个关键词去完成拍摄。每个关键词类别都会评出前3名,而所有得奖者都自动晋身每年分别会在不同国家举办的
' s, h7 \" Y# A% i; E, | Q- O8 ]1 { a
Lomo世界大会(Lomographic World Congress),这是免费旅游的大好机会呀。
$ q- a4 M! E7 S
! |; z4 q3 `& c. @七:Lomo墙(Lomo Wall)
, L+ z, U9 M* Q, @' y/ O$ U. \0 `0 M5 t7 U+ F. y9 q
这是Lomo摄影最具特点的展览方式,单幅的Lomo照片并不叫Lomo摄影。Lomo摄影以马赛克式的并列拼贴方法展示Lomo摄影师心目中的大世界及生活日志,一目了然,最流行的是16张照片构成的一组作品——“16张照片胜过16000个字”。集体、公开的展览模式比画廊内一件件经人工修饰的作品更具真实感。Lomo Wall将日常生活建构成视觉艺术,让大众一同集体回忆。
1 h0 y B0 X. C6 W- _! Y
1 o/ K- F) _! H6 o八:Lomo世界档案Lomo Archive , h& S2 T7 M$ F. r1 m
% R" Y6 X! X( z- Q y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目的是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快照”摄影网上资料库,由全世界的Lomo摄影师一起来携手完成。只要你想得到,无论你拍到了什么,都可以往“Lomo世界档案”:- z+ g8 t0 } ]
5 K: V* N+ W6 u2 g! s" |8 k Thttp://www.lomography.com/ppp/ 的网页上传。然后,搜寻者只要输入搜索关键字,就能看到千奇百怪的Lomo照片。就像现在方兴未艾的“博客”(Blog),这可能将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摄影博物馆。每年Lomo国际协会还会出版若干本关于世界档案的书籍。
$ @, n- Q' d* ^' G7 D# w3 W9 ~. c$ S; e* q3 R0 e \
九:Low-Tech(低科技) g3 I% @' j0 ^
3 P' z, C: u5 n
自LC-A开始,Lomo摄影师们推崇的都是便宜简单的相机,他们更喜欢在相机上DIY出一些古怪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意。这些举动是对数码时代的一种反叛。Lomo摄影师不是器材论者,他们更看中按快门的脑袋以及摄影的创造性乐趣。秉承这一精神,Lomo相机的设计师们开发设计出了一系列“怪鸡”相机和配件:比如四镜头相机、旋转变Se闪光灯……而且,Lomo国际协会还搜集了大量已经停产的老式机械相机(包括中国的海鸥双镜头120相机),并通过Lomo国际协会的世界网络向所有Lomo摄影师推荐和销售。Lomo摄影的宣言有这样一部分:
5 y5 Z& o* ]6 ], ]
. U) x% P) m( x F2 A“这是数码化的年代:人工智能,复制,个人化,限量化……我们的纪录可被无限地被复制,清洗,淡化,自动对焦,精确计算,品牌化……影像是一堆数字,音乐就是mp3。还有什么可带给我们惊喜?我们相信从数码时代带来革命中,世界各地的人可随意交流自己的喜恶及情感。然而我们还是需要体验二元科技的魅力。不管我们的记忆会否数码,就让我们的意念不变。”( L4 h4 `! _: e' [
: s9 H; l" r7 _/ v( K经过11年的努力和不懈推广,Lomo相机以及Lomo摄影文化已经成为世界“酷”文化的代表之一,Lomo摄影崇尚的社会和视觉信条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摄影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Lomo摄影师,有着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是,连U2乐队的Brian Eno、时装大师Helmut Lang、电子DJ Moby、大导演罗伯特·雷德弗德(Robert Redford)这些鼎鼎大名的人士也是Lomo摄影师的一员,你会觉得惊奇吗?无论如何,Lomo国际协会用他们的智慧和创意制造了一个商业和文化上的奇迹。
+ i K/ ^3 \) m9 x9 b4 b
6 ?/ ~9 P. E. A% e0 ` z: W十:LC-A 宣告停止生产 ! ( Summer2005)6 \" Q3 @9 x) J. i! l2 }! J
" E0 {( ?' q+ {4 U8 n6 w& V) F3 w
Lomo LC-A就好像Volkswagen甲壳虫,Polaroid SX-70,Olivetti打字机,Lambretta scooters绵羊摩托车这些经典产品,将永远成为历史。1 e& x' s. X" R: g q ^
' G2 {9 X# t2 k6 mLomo PLC (生产LC-A的俄国Lomo工厂) 表示,不要看轻这部小小的LC-A,它总共有超过450件零件,由80年代至今,LC-A仍然是经手工组装,也应为这个原因,它的成本太高,效率低,并加上上一代工人年事已高,在没有新工人加入和经济角度考虑下,Lomo PLC决定再次停止LC-A的生产。2 _2 p0 b2 W5 i" z
: P% ]3 s- Z9 W4 o4 j十一:LC-A + 再生产# d9 c4 _4 x5 p, F/ o
2006年。lomography与中国凤凰相机厂合作重新推出LC-A+
4 H2 N' u" d: N% [* i原来之前 Lomo 停售 LCA, 是为了使出一招「小别胜新婚」的技两。新的LCA+ 多了三个新功能: 多重曝光、长时间曝光、及快门绳孔。而镜头的质量也比以前苏联制造时要高。
* [ y( j6 ]5 l `当然。论收藏价值,LC-A绝对第一。但是,最好玩的,肯定是LC-A+。
# K. }' p/ p, b; L4 ~LC-A的风采,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