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7 O& S; F9 B* c0 f# ^3 a/ D* i. e8 ?' h& `& o
8 p; E6 D( n) p0 Y
- O! o& }# E6 F, T1 b8 I 纽约州长被揭“piao龄”10年
4 D8 x; G2 V u4 C4 \ piao资累计达8万美元,昨晚无奈辞职 : s9 l2 S) Z& V7 Z: M
美国纽约州州长、民主党人艾略特·斯皮策10日被曝召妓丑闻后,于12日正式宣布辞职。调查人员11日说,斯皮策是卖淫团伙“皇帝贵宾俱乐部”的常客,累计付款金额可能达8万美元,piao娼史长达10年。; ?; Q1 R2 Q- ?# M5 p; x
丑闻州长宣布辞职
7 S- u4 q! v8 D; D% b3 Z 3月12日,因卷入召妓丑闻的纽约州州长艾略特·斯皮策宣布辞职。斯皮策称他的辞职将在下周一(3月17日)正式生效。
3 x# |% n ~4 G# P% N8 d
( ^0 e0 T: V2 M
N9 O& E. c- X/ B2 d此前,就有消息人士透露,斯皮策准备以辞职为条件,与联邦检察官达成协议,不对他提出起诉,否则决不辞职。有关人士分析,斯皮策的律师将尽力使检察官同意斯皮策承认一项较轻的罪名,这样他在离开州长宝座后尚能继续担任律师。$ a {; i6 G, W' X9 i9 X& R: z! R" u ]
纽约州议会少数党(共和党)领袖詹姆斯·特迪克11日向斯皮策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他不在接下来24小时至48小时内辞职,我们将准备弹劾,把他赶走。”
9 ]. [( K2 l/ v 特迪克还说,佩特森10日晚给他打电话,讨论了职权交接的可能情况。12日早些时候美国媒体报道,纽约州副州长戴维·佩特森可能取代斯皮策,他也将成为纽约州的首位黑人州长。6 d* s0 D! I Y! ^5 W
piao娼10年piao资8万
2 G/ I2 p. Z! b$ U 据美国媒体3月12日报道,调查人员发现,斯皮策于情人节前夕在华盛顿“五月花”酒店订了两个房间,一个自用,一个给妓女克里斯滕。
0 w. @; c6 M }. g" t p$ f 斯皮策这次向卖淫团伙“皇帝俱乐部”支付了4300美元,一部分是与克里斯滕一夜偷欢的piao资,其余部分则作为“存款”,放在“皇帝俱乐部”,以备不时之需。
! o$ ^) ?4 B, k5 ^2 ~- O 一位匿名执法官员11日透露,斯皮策已经在“皇帝俱乐部”花了数万美元。另一名官员说,这笔钱高达8万美元。当地媒体报道说,有消息人士披露,斯皮策是一个资深piao客,piao娼史长达10年,甚至不惜千里迢迢前往佛罗里达州与应召女郎厮混。6 c. n7 R( }5 h8 k- t
数万美元piao资对于斯皮策来说只是个小数目。斯皮策出身于纽约曼哈顿一个富裕的房地产开发商家庭,2006年上报年收入为190万美元。, A1 m0 z, X$ d+ {
违法付费涉嫌重罪
' g. |2 l9 y# r4 I 一名司法官员透露,联邦检察官可能很快会见斯皮策的律师,讨论相关法律责任问题。他说,讨论的重点并非召妓本身,而是斯皮策在向卖淫集团付费中涉及的可能违法行为。那名官员说,斯皮策与卖淫集团“皇帝贵宾俱乐部”的资金往来持续了数月,且付费方式奇特,似乎有意在隐藏付费目的和资金来源,以逃避报告的义务。《纽约时报》说,这种做法涉嫌一种联邦重罪。根据法律,此罪最高能判处5年监禁。! _: j, c# B R; ~, J+ ?: I1 v- r
妻子曾希望他不要辞职. U6 \- Q' d7 X* J( U
纽约州政府消息人士11日透露,摆在斯皮策面前的选择包括:立即放弃州长职位或以辞职为条件与联邦检察人员讨价还价,以免遭起诉。但斯皮策的妻子茜尔达给丈夫指出第三条道路。斯皮策的助手说,茜尔达建议丈夫不要辞职。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民主党人说:“如果公众无所谓,斯皮策打算继续留任。”
% z3 ]; j; d- t {/ y0 l# ^5 ~ 茜尔达是斯皮策背后的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当她成为一名政客的妻子时,她曾经向希拉里求教。她却从未想到,她有一天也面临着与希拉里同样的问题:是否在公众面前与闹出性丑闻的丈夫站在一起。& H# Z! F& F G! C. Q
在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第二年,她嫁给了她的同学彼得·斯塔莫斯,这段婚姻只存在了29天。后来,在与法学院朋友的一次滑雪之旅中,她遇到了另一名哈佛大学学生,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斯皮策。茜尔达当时并不会滑雪,而斯皮策大献殷勤,教她滑雪。1987年,两人在纽约中央公园结为夫妇。最初,她就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后来进入一家银行担任律师。1994年,为了让丈夫放手追逐他的政治野心,她放弃了自己的职业。1996年,她成立一个慈善团体,名叫“儿童为儿童”,鼓励青少年从事社区服务。(新华社 中国日报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