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07|回复: 3

[宝宝健康] 经验大放送,分享一下我家宝宝添辅食的原则、方法。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9 15: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首先申明一下。是专家不是医生不是营养师,仅是个人经验分享,最终还得以自己判断和学习为准。 的经验和建议只是参考。: N0 {$ P8 D( z
一楼。辅食添加原则。
9 t# v+ [: G) x3 {3 K8 r( k. y0 u  \5 k+ ]. _# V- [
添加辅食一定是要满6个月的,中国的医生会告诉你4个月吃,那是他们out了,二战以前是6个月,二战后WHO(世界卫生组织)喂养指导更正为4个月,但是经过数十年的经验2002年又更正回到6个月。为什么?自然是这样比较好。咩咩是老老实实6个月加辅食,即使她之前已经表现不爱母乳,我也没有动摇。事实上她6个月后加辅食的进程比起大部分我知道的4个月就吃的宝宝要顺利的多,现在是朋友里最能吃的一个。当然我不赞成孩子以胖和能吃为优秀标准,只是说明6个月加辅食,不会导致宝宝在进程上落后于人,一步一个脚印反而走的更快更稳。
4 C: v0 g8 v' ]! P. P7 |* i4 y) Q+ X6 {! W: m/ _
辅食的原则是,碳水化合物(米饭,面条,各种主食,目的是提供热量)+肉/鱼/蛋(各种动物蛋白质,提供营养,长高和健康就靠这)+蔬菜水果(没有维生素一准儿病秧子)。理想的状况是每天蛋黄一只(一岁以前不吃蛋白)+鱼/虾+肉+肝+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豆类+水果。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么全面,但一定要保证蛋黄一只(过敏除外),荤素搭配。颜色上也是要遵循丰富多彩,秀色可餐baby才有食欲。
( Y  g* h) g7 Y% t7 ~* g. }. a( E
& g) @! |4 h" V3 f5 _时间上是满6个月吃米粉——粥——面条——蔬果泥——满7个月蛋黄(现在最新的一些理论支持最好是9个月以后,咩妈也觉得,宁晚勿早)——肝——满8个月鱼虾等水产——9个月各种肉类——每天黄油/橄榄油儿童勺半勺,一岁之后基本什么都可以吃,但是不要吃油炸,不要在正餐和奶量没保证的时候给点心。记住以下几点:" k! p5 @) w/ c  T& J3 b& J5 s
一岁内绝对,绝对不能吃任何调味料,包括盐,酱油。不要拿没味儿孩子不吃做借口,孩子天生不知道油盐酱醋,食物也天然有味道,总有一种孩子喜欢。
" E! j/ G* A; c9 [5 ^  s9 X一岁以后每天适当补充一点点就好了,建议3岁前用虾粉或者好的酱油代替盐,一点点的概念是一天3-4滴酱油就行了,不是一餐,是一天。咩咩现在吃的是之前妈妈买来吃寿司的寿司酱油,淘宝有。开春会用虾粉,个人觉得虾粉比酱油更健康。
0 C/ T( W& x- C7 e不可以吃大人的食用油,老人家喜欢给吃麻油,是可以吃,但是我个人觉得麻油香味太重,会掩盖住食物原本的味道,不利于孩子认识各种食物。黄油是用牛奶做的,买进口的,必须是无盐,一天一小块要不了多少钱,爸爸少抽一包烟足够孩子吃两个月。橄榄油也买好的,特级初榨,什么牌子好百度就知道。有条件吃到几岁是几岁,尽量给孩子吃好的。
% F7 S) j. h' Y4 m5 q肝类建议买罐头泥,我自己做了好几次各种方法,咩咩完全不吃,自己做确实太恶心。; w# C/ j7 e. I
不要吃海鲜(淡水鱼虾可以),不要吃坚果,不要吃菌菇类,容易过敏。
( H; k$ z" e* [/ i) m3 u8 C一岁以内不可以吃蜂蜜。一岁以后请买好的给宝宝,太便宜和来历不明的杂牌不靠谱。2 ?' k& z) a! s

. s7 K# m% ~# ]! S" U添加的进度有个原则,宁缓勿急。是一开始一天一两勺,慢慢增加至一次能吃掉30g左右,一种食物吃好了(臭臭完全正常没有未消化物了)再加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达到五六种时可以减掉一两种旧的食物,再加新的。已经完全接受了的食物列入宝宝的日常食谱,经常换花样。7个月以前只能吃单一辅食,不同种类分开吃。8个月左右250ml儿童碗一餐应该能吃到三分之一,10个月能到二分之一,一天两餐或三餐,每个孩子食量不同,只要营养到了不必强求。之后可以吃混合食材制作的辅食。如果到了该吃某种食物的月龄宝宝不乐意吃,妈妈不要着急,晚一点,下个月,或许就吃了。现在医院只见到肥胖症患者,城市人口几乎没有见到营养不良,不要担心。相比辅食量,奶量更应该保证。婴儿期辅食主要是提供热量和训练吞咽咀嚼,奶才是营养的主要来源。个人认为除了婴儿,也应该保证奶量,大人也还会知道早晚一杯奶有营养吧。
3 w/ l  Q/ G+ J9 M4 r' i' E; @- A7 ]
7 F& s5 c0 R: y1 ^% \* c! s值得说的一个题外话,请妈妈奶奶外婆们,不要再以孩子吃的多长的胖为荣,因为拼命塞着追着喂,只为了人前能炫耀你看我孩子多胖!有的宝宝天生长的胖,那是顺其自然;因为看着别人的宝宝更胖而羡慕,所以一定要自己孩子也胖起来,好像会更有面子一样,负责养育宝宝的妈妈奶奶外婆们,放弃这种可笑无谓的攀比吧!即使是天生比较胖,如果超重了也要控制,现在觉得好玩,觉得炫耀,孩子上学跑步最后一名,被同学笑话死胖子,追不到女孩儿嫁不了人,最要命是得各种肥胖引起的疾病,你们就后悔莫及了关于孩子的走路也是同理,顺其自然,咩咩从未被刻意训练走路,反而意外地11个月就可以走,一岁已经走得很好,现在一岁半个月就可以小跑的速度冲向爸爸。孩子自己扶家具/墙到独走,和被大人拎着提着或者用传统中式学步车,姿势、用力和平衡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正常的方法有可能引起腿部和脊椎的问题。见到不少朋友家的孩子,因为老人着急,“别人家都会走了”(自己孩子不会走带出去她们觉得尴尬丢人),明明独立站都还不行,就拎着孩子走,然后得意地跟亲友说你看我家孩子会走路了呢。
3 i! _4 k, ^9 B% Y$ \4 ?  [0 z
% L1 W( a0 o+ k5 h$ m: q添加辅食一定要有耐心,等宝宝吃完一口再喂下一口,宝宝不配合不要训斥不要急躁(虽然我有时候会横眉冷对咩咩的“噗”,这样不好,不要学我)。但是也要有原则,每天要定时吃饭吃奶,一旦出现恶意吐食物,打翻碗,要求看电视玩玩具,那就马上不吃,等下一餐,孩子不会饿病更不会饿死。不管吃多少,一般20分钟以内应该吃完,最多不超过半个小时,请想想上幼儿园之后老师会追着他屁股后面唱着歌喂一个小时饭吗?
/ P2 ^( k9 s# Z) _! V: `5 G喂辅食的另一个原则是必须用勺子,奶瓶进食,是要吸吮;勺子进食,靠咀嚼和吞咽。包括初期的米粉,各种蔬果泥和糊状食物。添加辅食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加营养,更重要是让孩子在牙齿基本齐全,能自己握勺的时候,和家人一起进餐,吃正常的食物。如果用奶瓶喂糊状食物,即使孩子吃的再多,吸收再好,也一样不能达到和家人一起吃正常食物的目的,而且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进食习惯。 ) Y6 s" O* [6 @9 P$ X. z
2 O0 P' ~- V6 p" v4 M
我建议各种食物分开制作,孩子也和大人一样,有主食,有各种配菜。这样方便妈妈掌握宝宝对各种不同食材的喜恶,如果不吃某一种也不会浪费所有辛苦准备的食物;如果某一种食材不能消化,从臭臭里也可以轻易辨认出来;而且宝宝也能清楚知道吃进去的是不同的食物,发展味觉和对食物的认知。有的妈妈喜欢所有东西都加入奶粉米粉或粥里面混着给宝宝吃,这样宝宝吃什么都是一个味儿。7 l* P6 i4 V* f" n8 }7 X

  l0 f) h. K. x$ b# Z最后就是快乐进食的原则,挑食是不好的习惯,但是不挑食不等于来者不拒,人对食物有喜好是正常自然的。挑食,是指完全不吃某一类食物,比如全然不吃蔬菜,或者完全不吃荤腥;如果宝宝爱吃胡萝卜而不吃南瓜,爱吃白菜也不吃菠菜,爱吃鱼而不吃虾,没问题,让他吃自己喜欢的吧!
* d' f1 S+ w: @: ^1 F" `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15: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辅食食谱。& D1 w2 ~+ u% y: V# g, z

) V$ G( I5 e  l粥  /  软 饭:; F# ^3 i! R" y/ b' ?( X' ?4 g
咩咩从满6个月开始吃辅食,米粉吃的很少,只吃了一个小盒装。后来就直接吃稠粥和软饭了,我懒得守在炉子边上熬,是用电饭煲,我家里电饭煲煮稠粥的水量是同等米量的4倍,每家的电器不一样,具体操作就不写了。& b( h: G/ M  K9 K8 V
10个月开始吃杂粮粥,大米为主,加少许糯米,小米,放两三颗红枣。红枣要剪两下,好出味儿。煮好后红枣不要,宝宝不能消化红枣皮,捞出来之后要捏一下看看枣核是不是在里面,如果没有那就在粥里,一定要找出来,吃下去不得了。
6 J. O7 ]4 J: x" S有耐心的妈妈可以一次用小煲仔煮一餐的,我一般电饭煲煮出来是3-4餐的量。如果要加肉末,记得凉锅的时候放,和粥搅拌均匀了再加热煮滚,如果是热锅,下去就会成大块的肉坨坨,宝宝吃不了,特别是牙少的。肉末要用刀剁,料理机绞出来的煮粥下面就是味道差些,不知原理,但是咩咩确实是机器绞的就吃的少多了。
. \1 a) e+ U% p$ c' |4 K2 H- H蔬菜7-9个月可以切成细末,10个月开始可以切成细丝,长牙早牙齿多的宝宝可以早一点吃细丝状的叶菜,锻炼咀嚼能力,没长牙的就晚一点,不必死板。
  k, X9 t7 D0 S5 l& x3 ~
* X% t; q+ r2 L$ @$ Z: ^燕 麦 粥:
' u' L$ D, P) [" u0 j& z9 Z我用的桂格即食燕麦片,用鲜奶加热泡就好了,吃奶粉的宝宝可以加奶粉,要先放热水将燕麦泡开,多一点水,凉了之后加奶粉拌匀,温度高了奶粉没营养还会结块。想要烂一点就小奶锅炉子上煮一会儿,一会儿的意思是半分钟到一分钟,一定要边煮边搅拌。用微波炉也可以,虽然容易破坏营养,但是方便快捷,赶时间可以选择微博,也是要热一会儿拿出来搅拌一下再热一会儿,因为微薄加热不均匀,一次热到底就会出现有的地方成硬团了有的地方还是稀的。6 C5 i+ ?8 c# z+ K2 w* f
! s& d3 Y; ^& @
面 条:, g0 f. c; _/ `$ e2 {' J& L. j- @9 I( S
面条不必买婴儿品牌的宝宝面,贵死了,说到底还是面粉做的,所谓的添加的什么营养成分不如多喝一杯奶或者吃一盒奶酪。开始超市买普通品牌的儿童面就好了,几块钱一袋儿,咩咩吃的挺好的,配料表标示的成分简单反而觉得放心,面粉,水,盐,有的加了鸡蛋,妈妈要注意,刚开始吃不要买加了鸡蛋的,以防蛋清过敏,即使可以吃加蛋制作的面条,不代表可以提前给孩子吃蛋白,一定要到一岁。这里要说到不能吃盐的问题,研究过,即使婴儿品牌的宝宝面也有盐,没有盐做不成面条,只要不要再刻意加调理就好了。. I, ?" z4 {7 [* O, I% J) j
咩咩一般是番茄去皮去蒂打成泥加水煮番茄面,后来加菜末,9个月以后加肉末菜丝。超爱吃,一般儿童面一次煮一指,250ml的碗刚好一整碗,咩咩一般一次能吃四分之三,胃口好心情好能一次吃完。要注意的是番茄里面的籽,刚开始是不能吃的,宝宝不能消化,要掏出来,果肉部分打泥。10个月开始慢慢给咩咩放一点番茄籽,看着消化没问题慢慢加量,现在已经吃一整个番茄了。' J8 D7 T0 ^3 l
同样,加鱼虾肉末都要冷锅下,否则结成团没法儿吃。) s+ |1 j4 t" @+ n- s
9个月以后可以一碗面加一小块儿黄油或者小勺橄榄油,帮助润滑肠道防止便秘。; b) Q3 z! D3 C1 o7 c+ n. i# O

- P4 {# ^) |8 U9 H酸 奶:
. b. m  {4 h; |0 X2 Q7 C鲜奶加适量糖,热到刚刚起细末,大概80度,关火,加入酸奶,搅拌均匀,酸奶1:10鲜奶。1倒入可以密封的容器放在40度左右的地方发酵10-12小时,然后冷藏保存。给宝宝吃提前拿出来到室温就可以,不要微博加热,酸奶热了没法儿吃。糖是必须加一点的,利于发酵。大人也可以吃,如果觉得太酸可以吃的时候再给点糖或者蜂蜜,做的时候给再多也不会甜,都发酵成酸味儿了。一周岁以内的宝宝不可以吃蜂蜜。我的经验添加辅食初期宝宝会很乐意吃酸奶,因为酸味能刺激到味觉,没有对比不觉得难受。吃的食物多了之后,反而会不喜欢酸奶太酸的味道,就不吃了,这是按咩咩的表现推理出来的,只作为参考。
8 E0 q2 @9 J3 {  T
+ P! H- U$ b" T
婴儿罐头的玻璃空瓶是制作时分装的很好选择,我是用奶锅加热7份的鲜奶,然后分装进小瓶,8成满就好,留一点鲜奶和酸奶混合,还可以加入1-2颗益生菌胶囊的粉末,混合好的酸奶引再加入瓶中,搅拌,加盖密封,放入电饭煲,用开水泡着保温保住发酵,一晚上就好。夏季可以直接放阳台等没有空调的地方室温发酵。- N+ ], z- s! [9 J7 m
0 f  [2 N% N; s; n5 Q2 N  X

/ y1 l3 r+ P" F5 w" Z/ A# K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15: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虾 泥:" z+ L$ S2 K- r3 X' j. c/ `/ |) Z
咩咩挺爱吃基围虾的,新鲜的买回来,趁还没彻底死翘翘的时候直接冷冻保存。吃的时候泡水解冻,顺便除去脏污,焯水,去头去壳去虾线(即虾肠子,一定要剥干净,不要用抽的,可能会断一部分留在里面,直接把背上整个一条连皮拉下来,别怕浪费,卫生第一),剁泥,加少许水放小奶锅再烫一下消毒,除掉制作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同样可以一次多做一点,放罐头瓶吃2-3餐。咩咩一次能吃20只。
( \( a  l6 Q, [$ |0 E2 {8 Y- [" c, J8 c
红 薯 / 土豆:
# w8 ~+ L5 A5 d* K6 o/ x. J  W这个最简单了,蒸。有烤箱的烤也可以,220度一个小时烤好再焖一个小时。本来就是泥装的,不用搅拌机也不用研磨,但是宝宝不能吃多,容易不消化。土豆也是一样,但比红薯稍硬,要用勺子捣碎。用搅拌机打了之后反而会变得很粘稠,不容易吞咽。5 q9 f2 ~/ k3 z
4 _8 W( X( w3 g  u; y. T& D
胡 萝 卜 / 南 瓜:" V: i3 X; V) M
去皮,切小块蒸熟,打成泥。大一点的宝宝不能吃太细腻的食物,要锻炼牙齿和拒绝,只能妈妈耐心一点,切成小块或者小片,再蒸熟,就不要搅拌机打了,宝宝直接吃蒸软的小块。. W% b6 G( b. ]2 W1 r5 j; J+ O
! X0 r6 h* |  d. [
各 种 水 果 :0 [- k: u# K/ A) C
添加辅食初期可以打成泥,8个月以后,尤其是牙齿多的孩子,可以直接切成小片喂,慢慢再让宝宝学会自己拿着吃,虽然会弄脏衣服,但是能发展锻炼自己进餐的能力。其实各方面都是一样,妈妈不坚定或者懒,宝宝就不能养成正确的习惯,但切莫急于求成。) w' Z) }' c4 |2 f9 Y

6 p% C$ q; g4 O7 U$ f8 [汤 类:
: I1 J3 x2 t* \8 Y7 N. A咩咩不常喝汤,爸爸偶尔做。都是在放调料和辛香料(姜可以放一点,去腥,但是不要直接给宝宝吃)以前盛出咩咩的部分,要去掉油脂。% A% s! f7 P. H( d- l
& C7 v/ c0 H7 w4 x) w( ~1 ~' H
给宝宝做辅食要买一个单独的小锅,要好的,因为制作宝宝食物都不会放油,差的锅很容易糊锅,到时候难洗还是妈妈辛苦。咩咩用的是爸爸信用卡积分抢兑的一套膳魔师,大煮锅用来给咩咩的餐具奶瓶杯子消毒,奶锅用来日常制作食物,平底锅大一点可以用于煎、炒。因为大人用的锅什么都做,鸡鸭鱼肉,油盐酱醋,什么都在里面,多少有残留,我总觉得不干净。而且锅太大,宝宝每次都只用做一小份,也不便于操作。锅铲现在我没用,都是用长柄的钢勺配合奶锅。, F. }4 }! j# ~& B
不太赞同有的家里从大人吃的食物里面挑出宝宝可以吃的冲掉表面的油脂给孩子吃,调理和油脂在烹饪过程中都会渗透在食材里面,并不是冲冲表面就可以去除的,否则怎么会有的时候觉得某个菜“煮的不够进味儿”的说法呢?
2 e* k' S# I$ `
/ `6 j  a/ m6 ]4 t* o牛 肉 滑 蛋 粥:
- ]9 X* r* _- `8 s煮好的粥+牛肉末+全蛋一只,搅拌均匀,加热,熟了就好了。一岁以内的宝宝,不要给全蛋,只给蛋黄。一岁以后的宝宝可以给几滴酱油或者少许虾粉调味和补充盐分,具体的用量用法参照另一篇辅食添加进程和方法的日记中的盐的段落。绿叶蔬菜也可以切小段放一些,不要太多,绿呼呼的粥看着就不想吃。粥要凉的,热的粥肉末和蛋一下去就结块不能均匀,牙齿不多的宝宝吃不了。肉末同样是用刀剁。牛肉可以换成猪肉鸡肉鱼虾。& ^" ?" M' J5 `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15: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咩咩26个月补充记录,食谱就没什么了,主要是个人经验。2 I7 Y3 a3 o$ F' J6 Y" l& D
; N" Y5 a# p( `8 ?" w6 L
: B1 J5 t. ~4 H  l( F- a+ Q- Q
1岁多之后就基本和大人吃差不多了,而且15、16个月开始突然牙齿都长全了吃东西也很厉害了。只要不是重油重盐在外面也会给她吃大人一样的,拿白开水或者清茶漂一下就好。健康很重要,适应环境也重要,不喜欢小孩子从小养成出去活动、就餐就一定要所有人以她为主的概念(除了特殊的日子)。 不过自备面包馒头饼干也是必须的,可以在公众场所堵住她那个哨子一样的小嗓门。没有特别做婴儿食物了,所以食谱几乎没增加。反正什么都会给她试试的。不过在家的话还是以清淡为主。一岁半以后吧,特别喜欢豆豆(小青豆、甜豌豆)。整的玉米棒子自己抱着啃比剥了喂要吃的快和多多了。不爱肉,只吃做成馅的里的肉,比如包子,饺子。但是就近期吃了一次茶餐厅居然喜欢吃叉烧。婆婆包的小水饺也是近期的大爱,每天都要吃有时候一天要吃两餐,最多是喝300+奶之后 吃了20个(2个顶外面茶餐厅那种鲜肉大馄饨一个吧),这个早两个月是坚决不吃的食物之一,很饿也只会很艰难吃个4、5个很不错了,那段时间整体食量也是很小。15个月开始番茄和蛋都坚决不吃,大概吃腻了吧。最近又开始愿意吃炒的蛋。所以如果宝宝某段时间不吃什么食物,或者吃的特别多,或者吃的特别少,只要不生病,没有暴瘦(一点点没事的),情绪好,就不要太担心更不需要跑医院。
  t( x$ ~+ N7 I6 w) f7 w' U
9 O9 I- }% w1 x/ w& M- P8 g
: I* @1 J: A* E6 B0 z9 i题外话:8 t( D; V0 t) v" Z' F( G2 W( k+ l
我不是婴儿护理专业学校毕业的,不是有耐心天生温和的人,不善于料理食材,没有买过宝宝辅食书。只是,我比一部分妈妈更用心。觉得照顾孩子比天难的妈妈,可以考虑把你写材料,应酬客户,接待领导,打麻将,逛淘宝,梳妆打扮,家长里短的时间拿出一部分,用来研究宝宝。看到不少年轻和不年轻的妈妈因为觉得麻烦觉得累把孩子全权丢给长辈,要知道婆婆和妈妈也不过养育过一两个子女,说不定也是她们的婆婆和妈妈带的,不见得比我们有更多经验,况彼时育儿全无科学可言,即使有经验也不靠谱。不针对,随性胡说几句。  `; ^& r8 `; q; K, ^" p3 s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