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遂宁网论坛 首页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内容

住手吧! 市城区公共设施实在“伤不起”了

2013-12-9 08:54| 发布者: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 1100| 评论: 1

摘要: 一座城市好不好,能不能受到市民的喜爱,除自然风貌、文明程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具备的功能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魅力源泉。城市就像一个家,垃圾箱、雕塑、候车亭、公共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城市的“家具 ...

    一座城市好不好,能不能受到市民的喜爱,除自然风貌、文明程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具备的功能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魅力源泉。城市就像一个家,垃圾箱、雕塑、候车亭、公共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城市的“家具”,是我们生活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获得“全球绿色城市”称号、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七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绿色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多张国际、国家名片的遂宁,被众多的荣耀笼罩着,而对于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遂宁来说,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脸面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家具”的“生存状况”如何?日前,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街头暗访】遂宁城区公共设施很受伤

垃圾箱损毁散发出难闻气味

    歪斜的外表,弹簧裸露,一张白色卫生纸黏在箱身,两扇门敞开着,污水从垃圾箱的一角流向路边,“走”出一条黑色的“路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是遂州南路新市场斜对面的一个垃圾箱,而像这样让人望而却步的垃圾箱还有很多。

沿南津路,一垃圾箱俨然变成垃圾“框”。垃圾箱两边的铁片只有一颗螺钉固定,底部铁片不见了,旁边的竹篾篓和“垃圾框”之间用绳子相连,污渍满地。“垃圾箱底部铁片早就被人偷了,丢垃圾十分不方便,这竹篾篓还是我们放的。”在位于南津路与开善路交界处,一位卖建材的商家说道。记者看到,由于这一带位于南津农贸市场,一到晚上就有大批的垃圾倾倒出来,菜叶子的腐烂导致垃圾桶寿命大大缩短。

    在记者走访中,垃圾桶遭破坏的现象在每条街道皆有发生,其程度有所不同。

 

路边绿化带被踩成“人行道”

    有路不走,非得从绿化带中过,其实节省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却破坏了公共绿化。1129日,记者在遂州宾馆附近绿化带上,发现两条被踩出来的“路”。绿化带两边分别是人行道和机动车道,隔着两三米就是路口,什么事这么紧急,非得直接踩绿化带通行,记者十分不解。

没多久,一辆“大众”轿车停下来,车主下车径直跨过围栏从绿化带上踏过,进入店内购买商品,几分钟后再次通过绿化带上车离开。“有一些顾客会在车道上临时停车,图方便就直接往绿化带过,走多了,绿化带被分得一截一截,实在影响美观。”店员说。

    在开善路公交站台,记者看到一些市民为了图方便,从公交车下来,为了不绕道,径直的从旁边的绿化带走过去,久而久之这已经变成了一块草都长不出来的板地。 “这里的绿化灌木被踩掉后,进行了补种,拦起来就是防止被人为再次踩踏。”采访中住在附近的市民陈洛告诉记者,在站台旁要家面馆生意特别好,每天早上都有许多私家车车主在此就餐时,就直接从绿化带穿过,导致这栽好的花草又被踩死了,“我看到这里一年很要补几次”。

    随后,记者在滨江路、天宫南路等路段都发现类似受损情况。“往路口绕一下,多花一分钟!”被采访的市民感慨地说,“文明行走怎么就差那么点时间?”

 

铸铜雕塑“体无完肤”

    一个个铸铜雕塑立于街市花园,几年前,这写雕塑成了遂宁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日前记者对这些充满文化气息的雕塑探访发现,几乎没有一个雕塑是完好的,实在是大煞风景。

    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沏茶的雕塑,乍一看十分完好,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倒茶的碗不见了;另外一边,一个磨刀的雕塑却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把拖把放在了其手臂上。在记者对此处几个雕塑进行探查时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浮雕上也不知道被谁用笔图上了颜色,用刀子刻上了名字,个个都是体无完肤。

 

公共健身器材“很受伤”

    要问小区最受欢迎的地方是哪里,相信不少市民会说:当然是小区里的健身场所。然而,这些健身设施往往是玩的人多,管的人少,许多地方已出现损坏现象。不过,也有的地方已经将损坏的健身器材修复。

    在公园桥下的空地上,不少健身器材呈现黄蓝相间的颜色。据一位带着儿子前来玩耍的张女士说,原来,这里的健身设施比较破旧,很多器材都不能使用了,想要在这里锻炼很不方便。小孩子这么小,作为家长很希望能有个给孩子们锻炼身体和玩耍的地方。在居民的反映下,一些体育器材已在7月下旬修复,黄色的器材就是刚修复的。“但是有人玩没人管,不知道这些健身器材可以使用多久。”

    在这里,单人骑马机显得十分难踩,记者坐在上面使用了一下,器材已经不灵活了。还有太空漫步机,几个中年妇女在上面一边锻炼一边聊天,前前后后地晃来晃去,用得很顺手。不过,也有一些器材没有修复,如伸腰训练器,上面的横栏就快要脱落,斜斜地挂在主杆上。还有一些座椅,上面的横栏也遗失不见了。

    今年10岁半的小女孩汪小米常在这里玩耍,她对每个器材都非常熟悉。她说,她最喜欢玩的就是“太空漫步机”,但是上面扶手的地方不见了,我就怕一上去就会被摔下来。“其它器材都玩腻了,什么时候可以把这个器材修好啊?”

   记者在对市内多个地点的公共设施进行调查采访时发现,出了新建的健身设施没损坏外,其余健身设施大大小小都有一些人为破坏的痕迹。

 

公共自行车辆屡遭损坏   

    公共自行车可谓我市公共设施中的亮点,自 投入使用以来对缓解我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该设施投入使用两年多确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记者在嘉禾路、滨江路、河东新区等路段上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进行调查,发现每个点都有至少一辆不能再骑的自行车,多辆自行车的踏板被弄断不翼而飞。 “这么好的车可惜了,这些人真是一点道德都没有。”路过的市民看到这些被蓄意损坏的自行车都非常气愤。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住在嘉禾路,每天早上她要到川中大市场买菜,这两处附近都有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自己经常骑公共自行车上班,车子本身性能和质量都不错,但经常发现一些被损坏的自行车,有的车坐垫被划破、没有踏板和车闸,骑起来感觉不对劲,有些甚至根本就不能骑了,希望大家爱护自行车。 

    “每天至少有100辆自行车被损坏。”成都城市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遂宁分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分别在早上和中午对全市所有网点上的自行车进行全面检查,由于人为蓄意破坏现象严重,每天至少有上百辆自行车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损坏部位大多集中在车闸、车座、踏板、链条、货物筐等部位,其中大部分都是人为蓄意破坏,甚至还出现了整车、车轮、车座被盗,车子被火烧的现象。现在即使公司聘请了10多名技术人员对自行车进行维修,网点上仍会有损坏的自行车出现,不仅给市民的正常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影响了市容市貌。

 

【市民呼吁】破坏公共设施者,住手吧!

对于如何维护好市内的公共实施,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遏制这些“黑手”,采访中不少市民提出了他们的不同的见解。

要敢于对损毁者说“不”

    夏伟洪在市内一家餐饮店做管理,谈及如何保护市内公共设施,他说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市内公用电话亭本来就不多,电话亭虽然不再流行了,但有时还是能方便市民打应急电话,还有报警、求救等功能,因此,看到商务区一个个电话亭被破坏,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试想,如果有人在危急时刻需要报警或者求救,恰巧身上没有手机,而这时身边的电话亭又被毁坏,这时他该怎么办?他会怎么想?

    王小姐家住兴隆街,每次带孩子到街市花园玩,总看到一些市民或在雕塑上骑上爬下,或在建筑物上乱刻乱画。遇到这种情况,在不惹麻烦的情况下,会委婉地提醒他们。毕竟,公共设施是为公众服务的,作为个人,谁也没有权利独享,更别说破坏了。实际上,破坏公共设施,不仅是在破坏自己的财产,更是在损毁自己的形象,令人不齿。  

 

 

对破坏行为要严处

    陈先生是市内的环卫工人,他说:“有很多破坏行为都是为了泄私愤。其实,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获益者还是我们自己,监管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被动的,只有市民自觉提高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文明。”

    家住天宫路的市民李先生说:“公共设施遭破坏有多种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个别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公众的利益。我曾了解到,有的商家为了自己门面的整洁,而把门前站牌破坏,或者将垃圾筒搞走,这些看似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却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因此,我觉得,要保护公共设施,相关部门必须出台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

 

应落实举报奖励机制

    在优玛特上班的彭先生说:“看到这么多公共设施遭到毁坏,很心痛。该怎样保护这些公共设施?我认为,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对破坏分子和小偷应从重处罚;同时,还要建立和落实举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举报者,激发大家爱护公共设施的激情,同时这对破坏分子也是一种威慑。”

 

发动群众  包片看护

    从事服装生意的王强说:“对于公共设施,我个人觉得可以通过让社区由专门的党员负责看护和保养,根据不同的区域分配责任,以发动群众的形式,保护社区的健身器材、宣传长廊和花坛,一旦发现被损坏立马维修,如果发现破坏的人就进行举报。”

 

爱护公物  人人有责

    要防止公用设施屡遭破坏,接受采访的主管部门认为:首先要不厌其烦地宣传教育,市民的文明意识得到加强,破坏率自然就会降下来;其次,加大法律宣传,积极培养群众的监督、保护意识,使市民增强对公用设施的爱护意识,及时举报,使破坏者受到严厉惩罚;再次,有关部门还应加大“人治”力度,积极有效地整合资源,各产权单位都要加强对所属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组建综合巡逻队,将各自为政的管理部门组织起来,集中优势兵力,重拳出击,在全体市民的配合下,把这些公共设施看护起来。

同时,呼吁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加大对盗窃、破坏公用设施案件的打击力度,给偷盗公共设施的窃贼们施以重刑,遏制此类案件的上升势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全社会联动,人人参与,城市的文明之花才能遍地盛开,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记者手记】

爱护公共设施  从我做起吧

    看着健身器材、公共自行车、垃圾桶这些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相信很多人都挺心疼的。浪费资源不说,自己用的时候也不方便。大家的东西就得大家管,光凭有关部门的维护、更新是不行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用的时候爱惜些,看到有人破坏,也应出面制止。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另外,也要劝那些不爱护公物的人手下留德!要是有那么一天,站在被自己破坏的公共设施旁,想用却用不成时,你心里会是啥滋味儿?从我做起,做一个好公民,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共识。

 

【他山之石】

江苏城管市场化很见效

    上世纪90年代起,江苏镇江就开始城市综合管理作业的市场化尝试,从绿化、保洁、垃圾清运到下水道疏通、人行道维护,甚至路牌标识维护,全部采取招投标方式,外包给企业。目前江苏省已在全省推广此做法,通过市场化运作,已建成投运的16座生活垃圾焚烧厂,约占江苏省现有垃圾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的1/3。同时,以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将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具体作业任务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标,合同管理。


鸡蛋

点赞

握手

雷人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ouke123 2013-12-10 11:42
还是素质低,就说坐公交车,也不远,,非要把垃圾丢到车上,4路都是新车,跑一个单边下来,座位底下全是垃圾,,,,

查看全部评论(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