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清宣统三年)是辛亥年,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 ,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俗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由四川保路运动而引发,遂宁民众在辛亥革命中也功不可没。 清廷出卖川汉铁路川人保路 清光绪31年(1905),遂宁、蓬溪、射洪开始随粮加征收修建川汉铁路款项,每征银一两摊派解库平银2两3钱,三个县供征40万两,分4年缴清。川督锡良最初称为捐款,故各县设租捐局经收。后来,广安留日学生法部主事蒲殿俊组织川路改进会,反对捐名,始改为租股。虽然还是按粮摊派,但可以凑零为整,换填股票。因为全省人民都是股东,而且数额又很巨大,所以川人都很关心。清宣统2年,宜昌、万县段的铁路已经开始修建。 清宣统3年(辛亥年1911)4月,广州爆发黄花岗起义,清政府为维持残局,于是用大量出卖主权的办法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5月,清政府宣布把川汉、粤汉两条铁路“收归国有”,卖与外国,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四省反对强烈。成都正式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会”。遂宁出任省咨议局议员的王用浩、杨用辑、遂宁股东代表龙光代表遂宁人民参加大会;蓬溪县议员希傅梁荣祖代表蓬溪县参加大会;射洪李荣和杨尊三代表射洪参加大会。杨尊三在全省大会发言声泪俱下,大声疾呼,革命者也趁机活动,推波助澜,把保路与革命结合在一起。与会者万口一词:誓死力争,不获胜利,绝不收兵! 清廷调兵镇压川人湖北空虚 在保路运动中,遂宁县商会、农会、教育会起了带头作用。蓬溪县商会、农会与民意机关县议会也支持保路运动;射洪人文崇周在川边特别区定乡热贡村小学教书,发表演说,鼓动少数民族声援保路运动,脱离清王朝统治,后来遇难。三县哥老会也与革命党人合作,开展反清斗争。 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大多省份宣告独立。 张澜率兵马收抚川北 射洪清廷知县屈承轼见大势已去,便拜哥老会首领陈善堂为拜兄,乞求保护,移交权力。蓬溪县知县邹鼎麒也召集绅民会议,自请解职。遂宁知县陕西人阮开铨刚上任不到一月,便在山峰寺振兴哥老会与永和公社,正式成立码头,自任总舵把子,实行民国反正。四川军政府委派顺庆(南充)的张澜为川北宣慰使,射洪的李云和为副使,收抚川北26县,使署衙门设在顺庆。12月下旬,张澜带兵进驻潼川(三台)府,收抚所属8县,重庆军政府派安抚使王梦兰率军自合川进入遂宁,与四川军政府争提射洪杨桃溪(洋溪镇)盐款数十万两。幸好射洪已被张澜收抚,归顺四川军政府,得以和平反正。川北副宣慰使李云和设临时行署于射洪洋溪正街王爷庙,主持工作。 民国2年(1913),革命党人重庆镇守使熊克武举兵讨袁,分两路向成都进军,在三台与省军2师的彭光烈部对抗,情势紧张,杀气腾腾。射洪县知事沈葵吓得不知去向,蓬溪县知事也准备弃城逃跑,成都派支队长王陵基率兵进攻顺庆,在蓬溪县驻扎,数日后离去。 二次革命失败川北变颜色 二次革命失败后,胡景伊在全川逮捕熊、杨乱党,宣布解散哥老会。遂宁哥老会有39个被撤销。哥老会底金被收缴,无业党徒送教养劳改工厂劳改。射洪县范世福因请风水先生为亡父迁坟,被以“借教谋反”嫌疑被逮,株连25名道士和看热闹的民众。民国4年(1915),袁世凯派陈宦入川主政,陈宦派北洋军第四混成旅伍祥祯部进驻遂宁,以控制川中要冲。民众对这些军纪败坏的军队称为少爷兵。年底,冯玉祥部进驻射洪太和镇。12月,袁世凯称帝,全国讨袁军兴,射洪全境被讨袁军占领。陈宦被迫宣布四川独立。 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钟体道所部连长国民党员王靖澄奉孙中山手谕,率部讨袁。派郑长策任命有声望的遂宁籍军官刘修平为指挥官,带领三个别动队进占遂宁,涪江商团也宣布起义,编入四川讨伐军。与此同时,张作霖也在大竹举兵响应,策反华蓥山等处千余人来遂宁点验,以壮大讨袁声势。驻顺庆的川军第六混成旅钟体道,见讨袁声势大振,派营长吕保和率部进驻蓬溪县,知事杨景壬闭城拒绝,吕保和督兵攻城,衙署以及各所被捣毁。吕保和拘禁了杨景壬,押送顺庆监狱。又派部属王古烈部到遂宁诈降,准备请郑长策赴鸿门宴时将其扣留,幸好郑长策早有准备,方被救出,但被迫撤离遂宁,遂宁便落入钟体道之手。 军阀混战遂宁进入防区制 数月后,陈宦被袁世凯派周俊逼走,退出成都,经过绵阳来到遂宁,钟体道从顺庆专程来到遂宁,大摆筵席,为陈宦饯行。6月,袁世凯在国人痛骂中死去。7月,周俊又被护国讨袁军击败,再次逃往遂宁,向土豪士绅索取现金5万余元,然后向北方逃跑。 此后,全川出现军阀混战局面,遂宁、蓬溪、射洪亦进入防区制时代。人民在保路运动中、民国反正出奇的革命热情和革命期望,被现实击落的粉碎,化作了泡影,遂宁人期待真正的民主共和的到来。 (张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