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67|回复: 1

[遂宁杂谈] 遂宁除了天上宫还有九宫十八庙你记不记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无论是对于遂宁人或是遂宁城来说,曾经的"九宫十八庙"都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对于许多老遂宁来说,"九宫十八庙"不仅是当年遂宁城内的一些古老建筑,更是长存于心的难以忘怀的城市记忆。
  对于今天的遂宁市来说,"九宫十八庙"虽然早已消失贻尽,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情感精神,却值得我们去打捞、去铭记!
九宫
大多为过去省内外各机构组织驻遂办事处,对遂宁社会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载,"九朵莲花"的九宫是:北辰街的三元宫,天上街的天上宫,篾货街(现顺城街)的玄天宫,大西街的南华宫,小西街的帝王宫,米市街的禹王宫,糍粑巷(小南街)的万寿宫,桂香街(德胜东路街中)的文昌宫,小东街的九皇宫。


  如今,除硕果仅存的天上宫外,其他庙宇殿堂都已离我们远去,再也无法重现当前的盛景。我们只能翻开保存于市档案局的那些厚厚的文本,从那些文字记载中,去体会去缅怀"九宫十八庙"曾有的辉煌。


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顺南街,坐南朝北,木结构,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年至1821年)。原有建筑一进三重,为双重四合院布局。前面山门即戏楼,为单檐歇山式。楼前有一大坝,坝后有两重大殿,左右两侧配厢房,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

  万寿宫原为江西人所建,作为入川后祀许真君的同乡会馆。民国时期为地方保安司令部驻地。1950年为城区人民政府驻地。后为绵阳地区川剧二团。上世纪九十年代,该建筑被市艺校全部拆除。


九皇宫
  九皇宫位于遂宁城内顺南街万寿宫东侧,坐南向北,建于清乾隆年间,有殿宇两重。正殿系木质结构单檐歇山式房顶,小青瓦覆盖,穿斗式梁架,二穿用五柱,面阔三间15米,进深四间10米。两殿共有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后来改建作小学教学用房,现为汽车运输公司职工宿舍。



玄天宫
  玄天宫位于遂宁城内顺南街,坐北面南,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山门(戏楼)、前殿、后殿、厢房及书楼组成四合院布局。原有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民国时期为红十字会使用,后又为丝、烟市场,后被全部拆毁。



帝王宫
  帝王宫位于遂宁城内小西街,坐北面南,建于清乾隆年间。整座宫由前殿、正殿、后殿、厢房组成四合院。正殿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立柱用材粗壮,雀替、衬枋、驼峰全部镂空雕刻,既承重力又作装饰;横梁、枋作彩绘;门窗采用格扇门,格心作缕空透明菱花图案。

  殿宇之间有宽敞大坝,右侧与南华宫围墙相连,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民国时期为团管区,为城区镇公所。六十年代为城关民办中学校舍,现为市房管处和南强税务所使用。八十年代初,该建筑被全部拆除。



三元宫
  三元宫位于遂宁城区北辰街,坐东面西,一进三重,四合院布局,建于清道光年间。山门齐北辰街面,后有大殿、后殿,两侧厢房、书楼相连。民国时期,部分建筑被李家钰改造为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楼房,正面5间,两边走楼各7间,设边防军司令部于此。后为私立明耻初级中学使用,1950年改为遂宁高级中学校舍,1957年因失火被毁。



紫云宫
  紫云宫位于遂宁城东清平街对凯旋路处,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有大殿两重、戏楼一座,及厢房、走廊组成双重四合院布局,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民国时为船民公会使用,早年被拆毁。此宫俗称"四圣庙",实为"鄂、湘、赣、皖"四省人来遂经商修建的会馆。



天上宫
  天上宫是一座福建会馆,相传是一座妈祖庙。

  明清时的遂州,水陆交通非常便利,全国各地的商人云集于此。清咸丰元年(1851),闽商筹资在遂宁城中修建了气势恢弘的天上宫,天上宫前的道路也因此被称为天上街。天上宫前门两侧封火墙为嵌入式砖雕壁塔,一侧叫"乃文",另一侧叫"乃武",雕饰得非常精美。
QQ图片20151130172635.png
现在的天上宫,尚存前部正殿、戏楼以及两侧书楼。天上宫原为四重殿宇,现在已经毁坏了。2003年,我市耗资370万元将天上宫整体搬移到西山脚下,与宋瓷博物馆相邻。修缮后的天上宫焕然一新,并且开始扮演新的历史角色:遂宁市图书馆。
十八庙
主要记载和祭祀各个时期具有卓越贡献的英模和历史人物,它们肩负着传承遂宁城市文化的重任。"十八庙"分别是:小北街的城隍庙,高升街的药王庙,顺城街的财神庙,复兴街的玉祖庙,天上街的龙王庙,清平街的四圣庙,豆腐街的乐善庙,遂宁一中学校里的文庙,新市场里的武庙,糍粑巷的关帝庙,电影院处的张爷庙,米市街的川主庙,南小区的天宫庙,永兴街的土地庙,油房街的杨泗庙、新关庙,下码头的老关庙,城北裕丰街的旌忠庙。



旌忠庙
  旌忠庙位于遂宁城北裕丰街,是为纪念五代后唐名将夏鲁奇驻守遂宁忠烈殉节而建。

  夏鲁奇,字邦杰,青州(山东省)人。初事后梁,为宣武军校,因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后唐庄宗,为卫护指挥使。夏鲁奇骁勇过人,屡立战功,被授河阳忠武节度。后明宗即位,兴师伐荆南,又任副招讨使,授镇遂州。时东川节度使董璋与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合谋反唐,叛军号称十万之师,于长兴二年(931)春攻打遂州。鲁奇被敌将围攻,闭城坚守,最后城破自刎殉节,时年49岁。后人感其忠烈,为其建庙,春秋祭祀。

  北宋徽宗时,李騊出治遂州,奏请建庙。政和元年(1111)九月,帝赐"忠节"庙号。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涪江大洪泛,庙宇被冲,垣墙倾圮。宁宗嘉定三年(1210),又易地城北重建,仲冬落成。庙两侧均有石碑,惜碑碣早毁,仅存志书碑文。

  清道光十二年(1832)又在原地重建祠庙,殿宇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六架椽屋前后乳栿搭牵用四柱,面阔三阔13.5米,进深三间13.5米,通高9米,檐高4.6米,用料粗大,柱础石质,分别呈圆形、六棱形,雕刻精细。该殿一直保存至八十年代中期才被中区文教局修建裕丰街小学教学大楼时拆除。



文庙
  文庙位于城南文星街(现遂州南路),坐东向西,始建于唐贞元间(公元785—805年),废于五代孟知祥战乱之年。宋庆历四年(1044)改建于城东,又为洪水冲颓。宋嘉泰初年(1201)迁建于书台山下唐九宗书院旧址内,为古遂邑办学之所。明嘉靖八年(1529)改称为先师庙。清代称文庙,康熙三十年(1691)重加修缮,此时已颇具规模。

  据《遂宁县志》载,明清文庙规模较大,结构完整,庙前有"万仞宫墙",墙内棂星门,门之右为圣域,左为贤关,皆有耳门。左耳门侧有待祀所,右耳门侧有更衣所,即请主祭官在此待祀侯祭、更衣沐浴的地方。不到数步又有一池,其水不深,叫泮水,上有3座小型拱桥,在潼川府中试的秀才必从此桥步过参圣。

  大成殿重修于清同治九年(1870),系木结构建筑,抬梁式梁架,面阔五间27米。进深四间19米,通高10.8米。素面台基高1米,总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5平方米。原后面临街处立有张鹏翮题额的木质牌坊—座,东面题"扶摇直上",西面题"龙翔凤翥"。早年为遂宁县立中学使用,后为遂宁一中校址。1987年市中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遂宁城内玉堂街,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清道光年间进行维修。该庙坐北向南,依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一进三重,两边配厢房及十二殿,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分别有戏楼、前殿、后殿,系木结构建筑。

  该庙民国时期为遂宁地方法院使用,后由遂宁县公安局、县中队使用,早年已被拆除、改修。



对于遂宁的九宫十八庙,你有没有什么印象呢?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23: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