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294|回复: 4

[射洪杂谈] 追忆1981年射洪特大洪灾。(内附珍贵老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追忆1981年射洪特大洪灾。.jpg
简要介绍
1981年7月9—14日,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广大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面积连续6天暴雨,雨区主要集中在嘉陵江干流中游、涪江中下游、沱江上中游以及岷江与渠江中游部分,致使长江上游干流重庆至宜昌河段出现了当时建国以后或历史上少见的洪水。重庆寸滩站洪峰流量高达85700立方米每秒,成为当时20世纪以后的最大洪水。由于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导致了干支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的严重损失,受灾人口达1500万多人,150万人无家可归,受淹耕地1300多万亩,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
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年雨量900—1200毫米,基本上由盆缘山地向盆地腹部递减,雨量集中在汛期,5—10月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80%,其中暴雨多发生在7、8两月,四川盆地西部峨嵋山、川东北大巴山南麓为长江流域主要暴雨区。四川盆地洪水灾害频繁,嘉陵江于流合川县近200年间大水淹城记载就有13次之多,涪江下游隧宁县近百年来也被淹过8次。四川省地形复杂,局部地区如—二条水系发生大洪水的机会较多,而岷江、沱江、嘉陵江水系同时发生大洪水的机会较少,1981年7月暴雨洪水则属于这种类型,历史上与其相类似的有1840年、1870年洪水。
雨情1981年7月9日到14日,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腹地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历时1天。11—13日三天雨量集中,强度大、范围广。其中以12日11时至13日11时的雨强最大。六天暴雨由9—11日、12—14日两次降雨构成。9—11日由东西向切变造成东北—西南向暴雨带。雨区主要分布在岷、沱、涪、嘉四江的中上游。三日总降雨量在105毫米以上的暴雨中心有4个,其中安宁桥站雨量206.1毫米为最大。三日雨量大于100毫米的笼罩面积为15048平方公里。12一14日由北槽南涡的天气形势继续造成在岷、沱、涪、嘉四江上中游大面积暴雨或特大暴雨。三日总雨量超过300毫米的暴雨中心有5个,其中位于嘉陵江中游的上寺站439.7毫米为最大。暴雨笼罩面积远大于9—11日降雨过程。三日雨量大于100毫米的笼罩面积为103480平方公里。
追忆1981年射洪特大洪灾.jpg
7月12日为降雨最集中的一天,范围也广,雨带呈东北—西南向。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4个站,笼罩面积370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上寺站的日雨量为345.8毫米。7月13日雨区范围增大,大于50毫米的笼罩面积137440平方公里。但强度有所减弱,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9个站,笼罩面积158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嘉陵江九龙山站,日雨量为242.4毫米。12一13日两日降雨量占六日雨量的80—90%。
7月9—14日六天暴雨全过程,雨区分布在雅砻江下游、岷江中下游、大渡河下游、青衣江、沱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地区。暴雨中心超过400毫米的有10个站,分布在沱江上游、涪江中游、嘉陵江中游,范围达2600平方公里,最大暴雨中心在嘉陵江中游的上寺站,雨量489.6毫米。六天雨量大于300毫米的笼罩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大于100毫米的笼罩面积达17多平方公里。笼罩面积之广,居长江上游有实测资料的首位;特别是大暴雨发生在盆地腹部,更为少见。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9: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81年洪灾,我们全家就在车站里上面的阳台上避雨哦,当时很多人都跑到车站阳台上避雨。以前的那些老照片就是那年被淹咯,{:soso_e109:}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9: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7: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81年特大洪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到射洪查灾。
81年特大洪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到射洪查灾。.jpg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7: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射洪特大洪灾水情.jpg
水情
1981年7月初起至洪水发生前,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水系几乎每天都有降雨,其中1—4日为一次大面积的暴雨过程。由于暴雨连绵不断,使流域内前期土壤含水量比较大,各水系的底水也较高。7月9日开始此此次降雨后,各江上游相继于11—12日开始涨水。
岷江处于此次暴雨区边缘,降雨集中在中游成都平原。控制站高场于14日出现洪峰,洪峰流量25900立方米每秒,呈双峰型,小于实测最大年份1961年6月的34100立方米每秒,仅为15年间的最大值。   
沱江上游处于鹿头山暴雨区,金堂三皇庙站洪峰流量达81l0立方米每秒,超过了历史最大洪水的1840年(7730立方米每秒),金堂县全城被淹。金堂以下区间暴雨集中。控制站伞家湾15日出现洪峰流量,高达15200立方米每秒,为建国以后的最大洪水,与1948年洪水(16200立方米每秒)相近,当时居1898年以后的第四位。
嘉陵江处于此次暴雨中心。干流金银台以上暴雨集中,强度大,各支流洪水遭遇,金银台14日出现洪峰流量31000立方米每秒,超过了历史最大的1903年(2700立方米每秒),致使下游阆中、南部、南充等县市大范围被淹没,下游控制站武胜15日出现洪峰流量28900立方米每秒。
西支涪江上中游处于暴雨的第二中心,射洪14日洪峰流量25700立方米每秒,超过1954年实测最大洪水,与1945年洪水(26200立方米每秒)相近。下游控制站小河坝15日洪峰流量28700立方米每秒,超过了1953年、1945年洪水,当时为1870年(29200立方米每秒)以后的最大值。
追忆1981年射洪特大洪灾受灾情况.jpg
受灾情况“81.7”洪水四川省灾情十分严重。全省除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和渡口市外,洪水波及14个地、市,119个县(市、区),3549个公社,15305个生产队,城乡受灾人口1584万人,淹没房屋223.7万间,倒塌、冲毁房屋139万间,死亡888人,伤13010人,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以上。   
1.在119个受灾县份中,遭受不同程度淹没的县以上城市共53个,其中金堂、潼南、合川、资阳、射洪、南部等7个县城灾情最重,绝大部分城区均为洪水所淹,如金堂县城主要街道水深5—6米,楼房普遍淹及两层,平房大多没于水下,城区街道船只畅行无阻,淹没时间长达两昼夜。此外,成都市、重庆市的北碚区,以及龙泉驿、内江、富顺、丰都、涪陵、万县市、遂宁、剑阁、盐亭、南充市等12个县、市(区)灾情也很严重。如成都市区有273条街道被淹,受淹户数约为32000户,受淹建筑面积54.72万平方米,房屋倒塌1.54万平方米,市区受淹面积48平方公里。南充市3.9万间住房被淹,被淹面积占市区面积的41.5%。同时受淹的县以下场镇556个。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