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18|回复: 1

[遂宁杂谈] 遂宁:医院搬到养老院 医疗养老一条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3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5061206331477.jpg

2015061206331491.jpg

  遂宁实行医养结合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医院搬到养老院 医疗养老一条龙

  □现状 目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69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10万人。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人均患有疾病2-3种,慢性病发病率53.9%,是调查人群平均水平的4.2倍。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问题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分离,养老机构无法提供医疗服务,医院又无法进行养老,不仅造成老年人经常要在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辗转”,还形成了难以解决的“压床”问题,既浪费了优资的医疗资源,也增添了老人亲属的经济负担。

  □解决 目前我市主要有整合照料模式、联合运行模式、支撑辐射模式,三种模式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医养联盟 医院承接养老服务

  “我市养老机构还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模式上,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互独立矛盾突出,要缓解这一突出矛盾,应积极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以顺应新时期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冷芳华提交的提案中着重分析了养老服务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他认为,“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实现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一体化,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

  然而,“医养结合”这个名词在遂宁希望医院负责人杨书莲心中毫不陌生。对于长期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她来说,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患病的老人。早在2008年,“医养结合”这个医院未来发展模式,已在杨书莲的心中生根。2012年,这种新兴模式开始“发芽”。到如今,医养结合模式已日渐成熟。

  “老人患病之后,需要长期的休养以及后续的医疗治理。”杨书莲告诉记者,但是医院的床位和资源有限,不可能长时间提供给患者。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能让患者得到专业的医疗治理,又能整合医院的资源,医养结合,是一个不错的解决之道。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记者获悉杨书莲团队建立的希望养老服务中心就是医养联盟的“产物”。位于明星花园社区的希望养老服务中心和很多敬老院不一样,这家服务中心专为高龄、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提供集生活照顾、护理照顾、医疗保健、康复治疗、饮食营养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而这个社区仅仅是希望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个点,据介绍,目前该服务中心共有4个服务点,已经有100多个老人入住,接受相应的服务治理。

  创新探索 三种模式满足老人需求

  据了解,目前我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整合照料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既有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结构。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综合性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联合运行模式成为主要的医养结合养老“运营阵地”。

  10日下午3点,在船山区中心敬老院医养中心,10多位患者在照料人员的帮助下出来活动。这所依托仁里镇卫生院,在船山区中心敬老院建立起的医养中心,不仅仅是老人养老的地方,医养联盟之后,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主要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于一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照料和健康疗养。

  “对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来说,院方和老人家属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突然发病。”敬老院院长李季告诉记者,医养中心建立前,养老机构无法提供医疗服务,患病老人不得不在养老院和医院之间“辗转”,既耽误治疗,又增加老人和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医院的“常住户”。

  如今,医院搬到养老院,让入住老人既免却奔波之苦,又能在生病时及时获得治疗,还能享受到专门的护理服务,一举多得。“现在不用出院门,也能在‘家门口’看病,省去了儿女的挂念和操心,我也能更放心地安度晚年!”代养老人郑素清告诉记者。

  前景期许 社会各界加入全方位推进

  “投入机制还未多元化,导致遂宁养老服务仍以公办为主,民营经济多处于观望状态。”市民政局局长李和平在谈到养老服务问题时这样说到,“要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

  日前,四川省民政厅和省卫计委签订了“四川省医养融合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协作发展健全长效机制、医养融合发展人才保障、强化资金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的对接,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强大助力。

  采访中记者获悉,我市将按照政府“保基本”、社会“唱主角”的思路,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政府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尽快出台鼓励和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土地取得、土地价格、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明确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探索加大对营利性民办机构的扶持力度。

  在宽松的发展政策中,逐步增加养老服务财政投入,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投入,建立民办养老机构资金扶持制度。对于在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的基本建设、机构运转、人员经费和机构内集中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同时,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并投入运营的,结合建设规模、入住率等因素,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补贴标准。专业的团队建设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基础条件,为此我市将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逐步推行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

  多种外力的推动和内在动力的发展,我市力争到2018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生活老年人得到养老服务的全面支持,城市社区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总量达到2.7万张,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从而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记者 米琴)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4 08: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