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99|回复: 2

[遂宁杂谈] 蓬溪县文井镇莲花村朱发勤返乡创业 誓把荒山变青山 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创业致富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4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返乡创业 誓把荒山变青山

  ——蓬溪县文井镇莲花村朱发勤回乡创业故事

  近日,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蓬溪县文井镇莲花村,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山荒坡上,如今披上了新绿,种植了桃树、杏树、梨树等。眼前这一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土地,就是该村返乡成功人士朱发勤的创业基地。

  放弃高薪返乡

  开启“创业梦”

  文井镇莲花村是该镇最偏远的乡村,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30多年前,20岁的朱发勤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前往云南的列车。在外务工的30年里,朱发勤做过泥瓦工、烧过窑、帮人种过地,艰苦的生活练就了他的坚强意志,同时也积累了资金。

  2014年春节,在外多年的朱发勤回乡祭祖时看到,随着年轻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昔日的肥田沃土如今杂草丛生,不少田土已撂荒弃耕。看着荒芜的耕地,朱发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想让家乡荒芜的土地重新绿起来!”

  2014年年底,朱发勤和儿子朱林虎放弃了在云南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回乡后,他们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在莲花村流转土地400余亩,从外地引进油桃、杏树、楠桔等优质果树23000余株。同时,新修蓄水池10口,新修道路10余公里,新挖塘埝3口。

  发展经果林

  誓将荒山变青山

  “这一片已经全部种上了果树,对面的一片山还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创业基地里,朱发勤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土地已经撂荒多年,在土地整理和道路建设上有很大的难度。

  为了加快推进创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朱发勤和儿子每天都“扎”在创业基地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现在又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朱发勤笑着说,创业之初身边很多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弃,把钱拿去买门面,过清闲舒适的生活,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已定,雷打不动。

  承包荒山、土地治理、购回苗木、请人栽植……朱发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自己选择的路,再难都要走下去!”53岁的朱发勤说,别人都是从农村往城市里奔,他却是从城里往农村跑,这不是退缩,而是要展开一段新的人生。

  情系乡邻

  拓宽群众致富路

  “我流转了6亩多土地,一年租金是1800多元,每个月在创业基地打工可以拿1200元左右,家里生活开支还用不完。”村民朱发成高兴地说,没想到60多岁了还能在家门口挣到钱。“过去这里是荒山,现在他们给租金,我们在里面务工,平时把家庭照顾了,把山也绿化了,的确是件好事。”村民李素英高兴地说。

  “过去闲置的荒坡如今每年可以收租金,平时还可以在创业基地务工,一年下来收入上万元。”莲花村村支部书记杨素青介绍,朱发勤的创业基地里,常年吸收本村60岁以上留守老人20余人打工,人均月收入在1100元左右。

  谈到未来,朱发勤说:“目前,我们已经注册了公司,后期将成立专业合作社,创建自己的品牌。同时,把技术无偿传授给乡亲,带领他们致富。”

  (记者 梁惠 王令)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4:0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流转了6亩多土地,一年租金 是1800多元,每个月在创业基地打 工可以拿1200元左右,家里生活开 支还用不完。”村民朱发成高兴地 说……………六亩地年租1800元,这个租金可以接受。大家知道河边公路边是多少吗?700元一亩,偏岩子外养虾1000元亩,除了租金可能还要巴点钱。我也说一句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妹,,这 主人公叫( 朱发勤)  猪发情??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