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仁灵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稻
金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无花果 近日,记者沿着国道318线走进了仁里镇,这个以农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化绿色小镇。
近年来,仁里镇围绕“六大兴市计划”、区委“一核五区” 发展战略,坚持“攻坚园区建设、实施生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做好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镇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生态
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近日,记者跟随仁里镇工作人员来到了仁里镇倒碑垭村。正值秋收季节,波光微澜的鱼塘里,鱼儿正争抢着食物。一旁的成片稻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里卖力地工作。
“一年比一年的收成好,因为现在我们采取了规模化、机械化水稻种植技术,前期技术不到位,收成的确提不上来。今年比去年又好了很多。由于离城区很近,交通运输成本相对也比较低。”倒碑垭村仁灵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产业发展方面,仁里镇突出绿色生态产业,利用了流转农村土地2200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民房屋产权登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农村生产要素进一步激活。
据了解,仁里镇在2014年建成规模农业产业园(带)6个、6000多亩,发展以罗家桥村、卧龙庵村为代表的皮球桃、无花果产业园2500亩,发展以六角村为代表的刀豆蔬菜产业园500亩,发展以文武村、六角村为代表的花卉苗木产业园800亩,发展以银杏沟为依托的荷花产业观赏带400亩,发展以解放村、瓦店子、保安寺为依托的青花椒带800亩,发展遂绵高速公路仁里段“8518”核桃生态走廊15公里。园区农民人均增收980元。
注册成立了金菜园种植、仁灵种植专业合作社2家,引进成都龙泉驿“胭脂脆桃”新品种2.2万株项目,发展福翁堂药业中药材种植基地500亩。
目前水果、生猪、中药材、青花椒等九大特色产业规模初具,建成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个,发展种植大户200多户,养殖大户180多户。
基础先行
基础建设取得新提升
随后,记者又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新村点,一排排崭新的楼房让人赏心悦目。
据了解,为深化“镇园结合、产村相融、一体发展”理念,建设卧龙庵村、放羊村、保安寺村、松林村等新村聚居点7个,使农村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自2014年以来,仁里镇深入推进“村道路建设大会战”。完成投资400万元、群众集资100万元,打捆使用项目资金,新修罗家桥、解放村、石马村、松林村、六角村等8个村水泥路、断头路共37公里;由业主筹资,项目支持新建倒碑垭村、楼子沟村、文武村、卧龙庵村产业路8公里。通社达户、连村成线、区域联网、畅通无阻的乡村公路体系基本建成。
和谐发展
社会民生取得新改善
“民生不断改善,一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相关人员说,仅2014年仁里镇就完成了行政村宽带通工程、乡乡通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工程目标任务,新增通宽带村8个、无线数字电视用户新增200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大病医疗救助130人,新农合参保率100%。全面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帮扶贫困家庭学生132名,义务教育入学率继续保持100%。
为了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镇内各村社的专业保洁员队伍得到扩充,各村配置保洁员2-3名,观音湖两岛配备保洁员20-30名;在保安寺村、松林村、解放村、瓦店子村等高速公路沿线和圣莲岛建成标美新村6个,创建“省级文明生态村” 1个。
据了解,仁里镇在201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860万元,同比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5950万元,同比增长23%;完成财政税收入310万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11072元,同比增长15%。
“收入增长,才能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仁里镇将继续以农业为核心,多样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小镇。
(记者 李季)
亮点产业
●船山区仁灵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2月20日,合作社于2014年3月在倒碑垭村承包农户撂荒地240亩,实现土地盘活,带动农户增收。
产业发展情况:打造仁里粮油基地,大春种植优质绿色水稻,绿色认证正在申请办理,小春种植油菜。
●金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7月,以种植无花果为特色产业,目前种植无花果60亩,预计亩产将达到1000-2000斤,收获季节将带动周边村民进行采摘,为村民增收,并且在无花果规模种植基地开展20亩生态鱼塘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