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当汽车还是纯手工制造的年代,汽车是富人彰显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工具,每辆车基本都是私人订制。 - |3 F5 l7 \8 A" P J1 I* E
而后,汽车开始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逐渐回归为交通工具的本质属性并驶入寻常百姓家时,汽车已经成为量产的大众化商品。不过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车辆又提出了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在汽车市场成熟和生产技术强大的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客户个性化订单制生产。
但目前国内量产汽车品牌还没有做到个性化订单制,客户只能选择厂家批量供应的产品。
# w( r3 f) c' b3 r, _) O通常豪华品牌会提供部分个性化选装,可是选装付出的代价太高。成熟一点的量产品牌会提供个别选装包,但也基本是厂家从产品线规划的角度而设定的选装,且大多是真皮座椅、氙灯、导航等售后很容易加装的配置。厂家设定有限的产品线,是为了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但往往很难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且大部分客户常常只能被迫接受。
4 d$ Q) M d# K4 k6 |0 u这可不,最近身边的一位朋友买车就遇到配置上的的困扰。 / O5 B8 x2 p3 {$ \
我的这位朋友算是比较成熟的汽车用户,开了十几年三厢车,想换个两厢车,预算15万左右。看中高尔夫7,有三个要求:0-100加速10秒以内,综合油耗6个以下,不要天窗(认为天窗影响车身刚度,增加漏水风险和维修成本,而且不常使用)。仔细翻看装备表,发现前面两个要求只有1.4T能达到,而1.4T又没有不带天窗的,只有1.6自吸最低配不带天窗。想要满足所有条件,只有奥迪A3和尚酷,但豪华品牌和进口身份又让他敬而远之,预算超了30%。所以要么放弃动力和燃油经济性选乞丐,要么委曲求全买一个不需要也不喜欢的带天窗的。 9 ~; g0 M# o3 I' `3 U1 C, c
为此,朋友怨声载道:“太纠结了,就不能出一个不带天窗的1.4T吗!”
经常泡论坛的童鞋会发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绝非个例。如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成为当今汽车厂家不可忽视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个性化选装那些事。 # m# _4 v; a) d) l
什么是个性化选装?
% D- p1 s! u) _欧洲是最成熟的汽车市场,个性化选装非常普遍。以大众高尔夫为例,仅装备等级就有13种,除了特殊车型(性能版GTI和R, 蓝驱和电动e-Golf,纪念版LOUNGE和Edition)之外,其实普通车型是Trendline(时尚型),Comfortline(舒适型),Highline(豪华型)三个版本。 我们假设选择Comfortline,它比Trendline主要多了16吋车轮,疲劳监测、彩屏收音机和多功能方向盘,但Trendline通过后续装备选装也可以实现这些装备,而内外饰镀铬、车身同色的后视镜和门把手、内饰装饰条等外观和内饰设计元素才是line之间区分的重点。 再点下一步选动力总成,发现有9种汽油版本,6种柴油版本可选。动力总成复杂程度较高,因为不仅是发动机燃油种类、排量、功率和变速箱的相互组合,还涉及ACT闭缸技术和4MOTION四驱底盘。
& ?* k" V4 U7 N2 Z: M0 Y5 j' B接下来选取内外饰颜色和车轮,值得注意的是,标准漆不用加钱,而金属漆需要加583欧元,珠光漆加995欧元。内饰不仅可以选颜色和面料,还可以选择座椅的包裹性(骨架)和功能(电动调节、加热、按摩等)。 2 O3 R4 ]" I3 @# n5 G3 t
最后才是配置的选择,这里就像一个装备超市,有上百个装备可选择,可以自由地挑选需要的,忽略不需要的。也可以选装2门还是4门,质保的里程,甚至是出厂装配雪地胎。完成选择之后,个性化定制的车辆信息、价格和图片就能展示在眼前。
德国人的严谨和个性化选装的复杂程度令人咋舌。如果按照车型版本、动力总成、外饰漆颜色、内饰颜色、座椅、轮毂、配置之间的自由组合,光高尔夫一个车就可以衍生出上万个款型。几乎每一辆高尔夫车都不一样,在德国大众真正做到了私人订制。 ( _) d: z! A) a: g
为什么国内目前实现不了个性化选装?
) t$ S- y+ |! g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并且人口众多,性别、年龄、汽车观等差异巨大。大部分人在买车过程中都会遇见类似这种情况:想要的配置没有,不需要的配置一堆。按理来说,个性化选装在中国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难道汽车主机厂就没发现这块市场,就不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取悦客户吗?
1 A3 i( F$ y1 c3 ]" W : W( v: H% E* N# O# e
其实主机厂根本不希望客户有个性化需求,他们恨不得客户只要一种配置、一种颜色。因为这样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和销售过程,就像一百年前的福特T型车。但肯定也有主机厂意识个性化选装到这个问题,只是实现起来非常难。
/ [, b: i) c' L3 [为什么?我总结了两点:
' ?9 J% m$ z- D: j* R首先,相对来说国内的客户还不够成熟。
8 m, C/ L# h% j" \) j8 x大多数客户是首次购车,对车辆的认知不够全面,更别说对配置的了解和需求程度。而对于有一定用车经验相对成熟的客户来说,购车相对理性,需求也更加明确。
2 b4 v( g* @ e/ X8 q* v3 H/ t也许多数人会有这种想法:都花十几万买车了,也不差那点钱去买天窗和真皮座椅了,至少看上去更高档和实用。所以正态分布和中庸思想在汽车市场同样适用:买低配和高配的人少,大多数人选择中配。为满足面子需求,他们很容易会过度消费。比如为了买一个天窗,需要付出天窗几倍的价格并默默接受一些附带的配置。所以目前这种批量供应的模式能正常运行,还没有导致大部分客户忍无可忍的地步。 ) N' i% J: s6 R. ]( C6 o! F
其次,最为关键的是个性化选装的生产复杂性极高。 * X4 t+ J: q+ D: f! A: E( f! G- d
这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和体制支撑,从订单录入到物料筹措,从生产节拍到整车物流,每个环节都要严谨至极。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增加了生产和运营成本,而对客户来说需要支付更多的钱和更长的交车时间。这对于客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客户一方面希望最实惠的价格,一方面恨不得交钱立马交车。因此在国内个性化需求和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 3 \) M- T! U) S( K
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主机厂该怎么办?5 z9 e5 G' v5 t3 ~
必须承认,在客户年轻化、多样化、理性化和市场成熟化、饱和化、竞争激烈化的今天,个性化的需求是存在的,而且会越来越旺盛。主机厂想扩大市场、增加份额也应该考虑怎么在满足大部分客户的同时,照顾到小部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甚至去培养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习惯,以提高用户粘性、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 q, I$ ?; M9 o9 q( M0 U$ `
基于目前生产和市场前提,主机厂该如何在个性化选装方面做得更好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 u" ~0 X, n- b9 M. Q+ H) N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市场调研和大数据分析,总结出有必要做个性化选装的关键装备,对售后难以改装的装备应该更加注意。 逆向思维,选装也可以做减法。客户可能喜欢某个装备而购买,也可能不喜欢某个装备而放弃购买。如果高尔夫1.4T舒适型能减去天窗,并降低价格,我这位朋友就无需纠结。 优化资源配给,提高销售效率,降低库存风险。避免某单一产品A市场供不应求、B市场供过于求的尴尬局面。
5 j/ _. X& f1 C9 @" v( e9 n
- f% U% Z+ f# E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那些不断愉悦客户的品牌和产品才能源远流长,百年长青。在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需求越来越旺盛,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越来越先进的时候,汽车私人订制终会成为现实,而那时候客户也可以轻松买到心仪的车。
9 M, _6 ?0 g/ H( @& z; U; d9 L' q0 c$ B$ j" u% c9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