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86|回复: 3

[遂宁杂谈] 解放前遂宁“天一斋糖果”创业史—— 从公私合营到从头再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0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遂宁,有一家店铺给人记忆深刻,那就是大东街“天一斋”糖果铺。记者采访到文化大革命前担任遂宁县手工业管理局局长、现年近90高龄的吴安邦,听他讲述了他在赵庚堂口中了解到的赵家“天一斋”的创业史。尽管时过境迁距今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但是赵庚堂的创业史对于今天缺乏经验的中青年创业者,无不是一个有益的借鉴。

                                   从乡坝头走出的企业家

        赵庚堂1907年出生在遂宁杨渡坝赵家书房,父母种田,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私塾。1919年,经人介绍,赵庚堂13岁来到遂宁城上东街(今大东街)“庶霜庐”糖果铺学手艺。学徒6年,赵庚堂学得了做糖果、糕点、蜜饯三大类以及经营管理。

        1926年,19岁的赵庚堂便与梁八六等五家人合伙开办了“五福荣”糖果铺,一做就是三年。1930年,23岁的赵庚堂在海椒街开办了糖果铺。夫妇二人另带一个徒弟三人打拼,生产糖果糕点。

     糖果属于饮食,对人的生命健康很重要,所以字做起来要卫生、营养、滋润,选料要仔细,造型要美观大方。但是主要生产杂糖,泡糖、痳寸金、花生占、核桃占、花生糖、米花糖、芝麻酥等,香酥可口,一时间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一天遂宁界牌沟举人郑福成来到店内买糖时,赵庚堂请他为自己取一个店名。郑举人想了一想,说:“你姓赵,天下第一姓,糖果属于斋食,两者合起来就是天下第一斋。我看就取名‘天一斋’吧!”就这样,天一斋招牌就挂出来了。果然牌子响亮,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也更加兴隆。

                                   历经战争“天一斋”生存发展

     赵庚堂薄利多销,明码实价,不喊价,也不加价,一货不卖两样价钱,果然糖果供不应求。最好销售的是烘片,用糯米精制糕粉,上等芝麻、白糖混合,再用香油焦炸而成。人见人爱,吃了还想吃。生产60载,供不应求。

      1933年,为扩大业务,赵庚堂又带了2名徒弟,增加了一些食品生产。比如芝麻糕、花生糕、姜糕等,特别是核桃仁片糕,精致配方,使用上等糯米粉,优质核桃、白糖、植物油(主要是麻油)玫瑰等为原料,精致而成。达到洁白、细腻、纯甜、浓香、爽口、绵软、不裂、不断、明燃(明火能够点燃)等特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遂宁有一个飞机场,离成都、重庆很近,日机对遂宁狂轰滥炸,局势极不稳定。物价飞涨,上午卖得一百元,下午可能就变得不值钱。卖一挑货出去,可能就挑不回来一挑原料。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渐渐萧条。赵庚堂以糖果生产质量为生命,

     信誉就是金钱,不断获得了顾客的信任。“天一斋”在市民心中树立起了品牌。

       在抗日战争时期,赵庚堂又发展生产了蜜饯,其中的樱桃蜜饯,它是蜜饯之王。采用上等樱桃、精细加工,有果香味浓,肉头厚实,软和滋润、鲜红晶莹的特点。在加上使用上等白糖蜜酿,做到蜜饯橘红、晶亮、化渣,除饮食之外,还有止咳、化痰、开胃等治疗功能。所以,战争岁月,尽管生活艰难,商品价格动荡很大,赵庚堂的蜜饯等糖果仍然好销。

                                             从公私合营到从头再来

      1949年12月8日,赵庚堂迎来了遂宁解放。党和政府很快稳定了秩序,恢复了生产,特别是土地改革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赵庚堂的“天一斋”发展到7人经营,生意更加兴旺。

     1956年,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实行改造,赵庚堂加入了公私合营糖果厂,将全部生产资料、生产房、生产工具带进了公私合营糖果厂。赵庚堂作为工人和营业员,一直干到1977年退休。

      1977年,退休后的赵庚堂8个儿子,全家10口人只有3人有收入。生活紧迫,如何盘家养口?细细想来,赵庚堂决定从头再来,再干自己老本行:搞糖果卖钱。

    赵庚堂买了一些白糖,利用家里的米面和做饭的锅灶,教自己的儿子老四赵其昌学手艺搞实验,赵其昌心灵手巧,接受力强,很快就学会了制作痳寸金、白寸金、糖饼饼等手艺。经人介绍,赵其昌到永兴、桂花、拦江、西眉等地帮助教授供销社制作糖果,挣钱生活。

                                       改革开放“天一斋”获得新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鼓励私人干个体经营,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这给赵家带来了希望。

       1983年,赵其昌经工商部门批准,自办了糖果生产经营许可证,在家里办起了生产糖果的小作坊。除了老父亲言传身教外,赵其昌还买了许多制作糖果的科技书籍自学,生意又兴旺起来。赵其昌与妻子周容商量,干脆打起父辈“天一斋”字号,扩大生产规模,如今,“天一斋”工人已有10人,能够生产30多种宗品牌糖果。旺季还能每天销售200公斤食品,甚至批发给新市场、市糖果公司、百货大楼以及各副食商店销售,特别是珍珠糖,一天能够销售100公斤左右,视频还远销西藏、西充、南充等地。

      富起来的“天一斋”经过经营和积累,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万余元。1992年,“天一斋”捐赠遂宁铁路建设款500元。员工已经发展到了50余人,带领了不少遂宁人共同致富。(记者张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0 15: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有没?没听说过啊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0 20: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1 2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公私合营到从头再来

      1949年12月8日,赵庚堂迎来了遂宁解放。党和政府很快稳定了秩序,恢复了生产,特别是土地改革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赵庚堂的“天一斋”发展到7人经营,生意更加兴旺。

     1956年,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实行改造,赵庚堂加入了公私合营糖果厂,将全部生产资料、生产房、生产工具带进了公私合营糖果厂。赵庚堂作为工人和营业员,一直干到1977年退休。

      1977年,退休后的赵庚堂8个儿子,全家10口人只有3人有收入。生活紧迫,如何盘家养口?细细想来,赵庚堂决定从头再来,再干自己老本行:搞糖果卖钱。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