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67|回复: 5

[遂宁杂谈] 旧时射洪太和镇的千手观音会和王爷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0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已经拆除的射洪太和镇古城墙.jpg
(已经拆除的射洪太和镇古城墙)
                         旧时射洪太和镇的千手观音会和王爷会
     射洪太和镇城东涪江有渡口称为大榆,因彼岸有大榕树而得名,只不过后人把榕树误记成了榆树。对岸的场镇也称为了大榆镇,在场镇中大悲殿就建立在背山临江的高处,寺庙中千手观音很是出名壮观。俗以农历三月十五为观音会,太和镇各界民众届时集会,香炷鼓乐以赛,闹热非凡。记者根据射洪县老先生邓光禹的回忆,还原了100年前以来这场非凡的川中民间民俗。
                                  朝山会朝拜千手观音
    那时候,太和镇北街、中街、南街、西关外,皆设立了朝山会,如北街的崇善会,中街的福善会,南街的积善会等。邓光禹家在中街,每年都以朝贺大悲殿千手观音为主要任务。一到三月初,各朝山会的执事会首就召集会议,商讨朝山庙会事宜。旋即用海报通知全镇市民信众做准备。通知还很有讲究:13日会中先有人扮“快报”,头戴燕毡大帽,身穿绣花龙袍,跨骏马如龙,驰骋全镇各街,名叫“跑报”。报子归来,即集合朝山贵误you xing,大锣旗子开道,仪仗队随后,称为“大乐”;以后就是三学士明轿,就是土豪富家子弟小儿专门特制的轿子,以显对观音的诚意。
    在you xing队伍中,最为壮观的是,有几列八人抬四杠平台,台上分别有儿童装扮成的川剧人物沿街you xing,比如有川剧《凤仪亭》,吕布英姿飒爽,手持方天画戟;貂蝉则亭亭玉立,迎风摇曳。《秋江》一剧,稍翁须发浩然,高举稍板,陈妙常道掛弓鞋,作翘足上舟式;《放裴》一剧,李蕙娘头顶俗花泡纱,一足立于墙头,手提裴生衣领,左右摇荡。三日you xing,凡各剧目依次更新,晚间装饰剧目抬起夜游,照以灯球火炬,名叫“夜朝”。you xing中,各街朝山会平台高亭,相互争奇斗艳,各具匠心。
                               民众you xing万人空巷
    朝山会资金由民众集资,推选专人操办。利用集资金钱,去成都购置儿童身材的川剧戏装器皿等道具,专供朝山会使用。每当朝山会期,前后三天,太和镇周围百余里路的民众前来观光,形成万人空巷。人山人海,街之为塞。
射洪县第二大镇洋溪,于三月二十八举办东岳会。各街也仿效太和镇做法,朝拜千手观音。5月,则有射洪十大帮在紫云宫举办王爷会。
    射洪旧时十大帮是指行业帮会。比如筒纸就是帮会之一。因产自川东铜梁县,又故名铜纸。其它帮派有布匹、油盐、锅碗、干菜、药材、洋纱、洋(煤)油、酒等。当时经营太和镇的商业从业者,多为外地人士,故太和镇又有“客城”之称。而其商业产品的吞吐,全部靠涪江水上运输。所以,水上生涯的船家、艄公应运而生,以此为主体的行业就组成了“王爷会”,抱团经营。
                                 10大帮自酬资金建紫云宫
    在禹王宫正殿,塑有镇江王爷像,该庙为武昌会馆,会员认为此苗系会私有,不许会外人使用。于是会外人气愤至极,决定另选地点建立庙宇,于是集资在城南黄鳝浩沙滩建立,规定凡上下河工进过此地,必须手拿一坨卵石作为庙宇奠基,还应捐钱数文作为捐款,作为基金。所以,众船家踊跃贡献,不到数年,就将占地10亩的紫云宫建成。他们把6月初6作为王爷诞辰,每到此时,船家10大帮就在此酬神演戏宴会宾客,该庙会首领即为大会筹备师,雇工粉丝殿堂外,还用油漆匠抱柱、栏杆粉刷一新,名为“上犷”。所以,太和镇就从诞生了一个四川歇后语:“黄鳝浩的柱头----不怕犷”。形容受责备不怕挨犷的意思。
    会首不但组织庙会,而且还负责在外地聘请川剧班子到紫云宫演出。当时旧例,每日演出早戏、午戏上下本,夜戏4场。年演戏二三十本,热闹非常。
                     渐渐远去的昔日旧俗
    紫云宫距太和镇3里路,位于涪江西岸沙坝,为宫殿式四合院建筑,背山临江,雄踞南坝。庙会时,绕山门一带以及殿堂两厢,摆满了凉粉凉面以及各种小吃售卖。戏台对面正殿,为宴会饮茶处,客宾来时,有人戴面具手持“一品当朝”红幅,跳“加官”。欢呼跳跃,以表示欢迎。
    演出时,每则戏由点戏人挂红菱,放鞭炮,给赏钱。时值正午,演员激情演出,锣鼓喧天,二观众则被挤得汗流浃背,有的撑伞,有的戴笠。夜间剧终,行人散去,灯球、火把络绎不绝,宛如火龙,蠕蠕然流向四面八方。
    数十年过去,邓光禹已经临近90高龄,时过境迁,这些陈年旧俗已经成为历史陈迹,鲜为人知。记者追忆这些往事,为的是不要忘记川中人民俗,正是这些遂宁市人船造的民俗,成为了遂宁文明成果的一部分,推动着遂宁文化的创造与繁荣。(张帆)
大榆渡老街:关何处觅沧桑
   大榆渡老街,座落在射洪县城对面的涪江东岸,一面靠山一面临水,从大榆渡码头上面的“洋油局”开始,到夏家巷子养猪场结束,横贯南北三公里,是由县城到东南边的青岗仁和,乃至外地巴中达县的必经之处。
   所谓的“洋油局”,就是码头上游一华里处,在涪江边一处十多米高的峭壁上面,靠山临江修建的一座十分高大,有三百平方米的小青瓦,砖木结构的房屋。这在当年,已经是十分豪华,十分了不起的建筑了。现在已无法考证,不知是何时,何方买办,从上游绵阳用船装运来“洋油”(煤油),在这里批发出卖,“洋油局”因此得名,直到文革期间废除。
   从“洋油局”下来,逶迤一华里,散排着八座石灰窑,全由杨氏家族经营。大榆渡老街石灰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倒民国初年,甚至更久远。
   我儿时的家处在八座石灰窑的尾部,不可避免的和石灰窑都有一些渊源。儿时的我,和街上所有的同龄人一样,一河大水过去,就提着鸳篼,弯着腰,满河坝拣石灰石。拣满一鸳篼,就提到窑上去卖,五角钱一百斤,补贴家用。
   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石灰窑纳入集体,我母亲就在石灰窑上工作,直到一九六六年举家离开。随着后来涂料的兴起,石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八十年代初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码头拾级而上老街,就是大榆区区政府,这座近千平方米的大宅,高墙大院,据说是解放前大榆区区长,袍哥大爷杨虎全的住宅。大榆渡义渡码头是杨虎全修建的,我儿时常常看见在高高的码头石壁上,凿刻着“义渡码头”几个繁体大字,不知其意。渡船也是杨虎全置办的,我父亲年轻时为了逃避抓壮丁,便投奔到杨大爷名下撑渡船,因此躲过了兵役之灾,最后在射洪县渡船管理所终结天年。而杨虎全在解放初期清匪反霸时,因身兼旧官僚和袍哥大爷,而被人民政府zhen ya了。
到老街的中段,便是吴家茶馆。茶馆集客栈喝茶为一体,是老街的文化活动中心。有趣的是,每当说书人讲到高潮之处,听书众人瞪大眼睛,伸长脖子,拳头紧张得捏出了汗,说书人却突然嘎然而止。 样一睌要反复几次,讲书人和收钱者每次都只有无奈地苦笑着摇头。条老街从上到下,是那样古朴简陋,青瓦粉墙木结构为主体,临街多半是木板墙,俗称装板。夜幕降临后,从街上走过,煤油灯微弱的光亮,就从这些装板的缝隙中漏了出来,给黑黝黝的街道增添了一些生气。
   在中街,我见到坐在门口,仅小我一岁的表弟,他刚退休在家,有一份较丰厚的退休金,生活倒也安闲自在。说起老街的落寞,他叹了一口气说,自从修了大桥,渡船又停止了摆渡,要过河进城的人都不从街上过了,老街成了死角。 据说,开发河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少企业已入驻小榆坝,大榆坝也在企业和商家的规划之中。是否能借此良机,呼吁政府主导一点,商家聪慧一点,共同来打造一处射洪县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圣地,我相信,如果打整出来,并不比双流黄龙溪逊色。(罗其银)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4: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掉牙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4: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5: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射洪原来那么多的古建筑哟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7: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