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77|回复: 2

[遂宁杂谈] 遂宁包工头的创业故事:返乡创业种草莓 身家百万的包工头今当起了“职业农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7 19: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返乡创业种草莓

  昔日包工头今当农场主

  昨(26)日早上,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遂安快捷通道旁安居区聚贤乡皂桷垭村的聚友家庭农场内,这样的天气仍然无法阻挡人们采摘的乐趣。

  “这颗草莓好大!”“那边还有。”……看着一垄垄红了脸庞等待采摘的草莓,44岁的刘军笑得合不拢嘴。他就是这片占地40余亩草莓园的主人。

  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刘军回到家乡流转土地280余亩,开办了这家聚友家庭农场,当起了“职业农民”。从身家百万的包工头,到天天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刘军说:“就是想带动乡亲干点事,让大家都能富起来。”

  几经沉浮

  昔日辍学少年当上包工头

  自幼丧父,年仅11岁的刘军就辍学打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从最初卖鳝鱼,到后来学开车运砂石,无论工作有多辛苦,刘军都咬着牙坚持下来。2000年,刘军在帮一条铁路运送砂石时发现,铁路工程对砂石的需求量大,但运输车辆远远不够。如果将工程的运输部分承包下来,再租赁车辆运输,收入十分可观。刘军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朋友,两人合伙揽下了这项工程。

  由于踏实肯干,依靠开砂石车,刘军当年挣了近30万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4年,已有70万元存款的刘军开始外出承包工程。从西藏到新疆,从江西到四川,刘军的事业小有所成,积累了数百万元。

  然而,受大环境影响,工程量减少,加上一些老板拖欠工程款,刘军在事业上遭遇了“滑铁卢”。2014年,除去成本,他仅仅挣了400块。这样的情况促使刘军思考转行。

  此时,已经常驻简阳的刘军发现,一到周末人们成群结队到郊外的草莓园采摘新鲜草莓。一个小型草莓园每年数十万元的收入让他心动不已。刘军回到遂宁考察行情,很快,他确定了自己的转行之路——回家种草莓。

  转行种草莓

  不当老板当“农民”

  回到遂宁,刘军开始四处寻找适合的土地,发现遂安快捷通道旁有许多荒废的土地,“这里交通便利,离城近,很适合种草莓。”

  从挨家挨户和村民谈土地流转,到注册聚友家庭农场,2014年年初,刘军首期流转的47亩土地正式开工了。

  “和遂宁现有的大棚草莓不同,我们种植的是陆地草莓。由于没有大棚的保护,所投入的人工费也较高。”开工建设之初,草莓园请来40多个工人进行人工除草。

  为了种出优质草莓,刘军用年薪12万元从简阳请来种植草莓几十年的赵明老大爷指导草莓种植的各个环节。经赵大爷培育的草莓,不仅品质好,而且亩产高,能达到5000斤。

  从平整土地、除草、施肥,到育苗、授粉、采摘,身价数百万的刘军开始每天和土地打交道。今年10月20日,看到首批成熟的草莓,刘军脸上乐开了花。

  带动村民

  他想让大家共同致富

  目前,草莓园中两个品种的草莓:蜂香和巧克力已经陆续上市。早在草莓采摘前,一些批发市场的老板就找了过来。“一些草莓卖给批发市场,一些供游客采摘。品种不同,鲜采的价格也从30元到60元不等。”仅仅一个月,刘军就已经卖出去6万元的草莓。

  草莓园火了,同样红火起来的还有附近村民的日子。62岁的邵素清在草莓园做工已经快4个月了。来打工前,她已经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生活主要靠在外打工子女寄钱。从未外出打工的她,如今每月都能按时领到2400元工资。“每天就是给草莓疏苗,这段时间采摘,活不累,挣得还不少。”谈到这份工作,邵素清十分满足。

  在草莓园,像邵素清这样的工人还有20个,他们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每天80元的工资,让他们成为领薪的“上班族”。

  刘军告诉记者:“草莓园计划种植37个品种的草莓,明年还要在流转的土地上扩大规模。当然,这并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我希望能够依靠草莓园的示范带动效应,让附近村民都能通过种草莓致富。”

  下一步,刘军打算成立合作社,依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村民一起种植草莓,共同致富。

  (记者 颜朝辉)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