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左)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2007年4月16日出席东京新闻发布会。(资料照片)新华社/法新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 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奖励“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 ■人物 古典音乐的粉丝 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都比较喜欢音乐。费尔最喜欢的乐手是美国爵士乐钢琴家塞罗尼斯·蒙克,而格林贝格尔对古典音乐十分痴迷,他还是一名吉他爱好者。 费尔1938年3月出生于法国南部小城卡尔卡索纳,1970年在南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1976年开始担任南巴黎大学教授。自1995年以来,费尔还一直担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与法国泰雷兹集团组建的联合物理实验室科学主管。费尔于2004年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 格林贝格尔1939年出生于比尔森,1969年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1972年开始担任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教授,2004年退休。 格林贝格尔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强。两位科学家1988年发现“巨磁电阻”效应时意识到,这一发现可能产生巨大影响。格林贝格尔为此还申请了专利。 ■解读 磁盘虽小容量大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今年的物理学奖授予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得益于这项技术,硬盘在近年来迅速变得越来越小。” 通常说的硬盘也被称为磁盘,这是因为在硬盘中是利用磁介质来存储信息的。 伴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大潮,人们开始寻求不断缩小硬盘体积同时提高硬盘容量的技术。1988年,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各自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也就是说,非常弱小的磁性变化就能导致巨大电阻变化的特殊效应。 这一发现解决了制造大容量小硬盘最棘手的问题:当硬盘体积不断变小,容量却不断变大时,势必要求磁盘上每一个被划分出来的独立区域越来越小,这些区域所记录的磁信号也就越来越弱。 1997年,第一个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数据读出头问世,并很快引发了硬盘的“大容量、小型化”革命。如今,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各类数码电子产品中所装备的硬盘,基本上都应用了“巨磁电阻”效应,这一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标准。 ■揭秘 诺奖得主咋出炉 诺贝尔奖代表着相关领域的最高荣誉,它的评审程序因此也非常严格。 在每年的9月份,物理学、化学等几个不同专业的诺贝尔委员会向全球各地的数千名独立人士(具备一定资历的学者、科学家等)发出邀请,请他们推荐自己认为下一年度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候选人。由于许多独立人士经常推举同一个人,每年只会有200到300名科学家最终被提名。 候选人名单必须在第二年年初提交到不同专业的诺贝尔委员会。各委员会在评奖专家的协助下对收到的提名进行评估。要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选拔,委员会才能完成对候选人的挑选。然后,委员会将建议上交给相应颁奖机构,各颁奖机构通过投票选出最终获奖者。每年10月投票结束后,立即公布获奖者。 从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与许多电影奖项及文学大奖不同,诺贝尔奖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的名字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科学家名字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每年可能出现的各种“风声”,说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其真实性必须等50年后才能得到验证。 ■花絮 诺奖归属不好猜 每年临近10月,有关谁将获诺贝尔奖的猜谜游戏达到高潮。 隶属于美国汤姆森公司的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称,自2002年以来,该集团预测的54个可能人选中只有4人最终获得诺贝尔奖。针对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该集团列出了包括神经系统科学家弗雷德·盖奇在内的5位可能人选,不过全错了,物理学奖也一个没猜对。 瑞典《每日新闻报》科学版主编卡林·博伊斯去年正确预测了两项诺贝尔奖的归属。博伊斯今年对生理学或医学奖作出的预测称,研究人体如何对热和痛苦作出反应的美国人戴维·朱利叶斯和以色列人巴鲁赫·明克将会得奖,但结果错了。综合新华社电 ■点评 硬盘存储能力有多大他们的贡献就有多大 “看看你的计算机硬盘存储能力有多大,就知道他们的贡献有多大。”谈到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时,中科院半导体所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富华如是说。 “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的‘巨磁电阻’效应造就了计算机硬盘存储密度提高五十倍的奇迹。其研究成果在信息产业中的商业化运用非常成功。”杨富华说。 1994年,IBM公司研制成“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出磁头,将磁盘记录密度一下子提高了17倍,从而在与光盘竞争中磁盘重新处于领先地位。硬盘的容量从4G提升到了当今的600G或更高。1997年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出磁头研制成功,很快成为标准技术。 利用“巨磁电阻”效应在不同的磁化状态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特点,可以制成随机存储器,由于其具有可在无电源的情况下继续保留信息的优点,已经成为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MP3等电器必备的存储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