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遂宁网论坛 首页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内容

遂宁清代巨富罗都复与他的民居庄园

2013-11-22 17:15| 发布者: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 3622| 评论: 0

摘要: 创业,是有识之士的事。外行人只能感叹:“创业难,难于上青天”。创业就如战场,尽管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不要忘记“成者王败者寇”的教训。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创业是时下一些遂宁人经常性的 ...

创业,是有识之士的事。外行人只能感叹:“创业难,难于上青天”。 创业就如战场,尽管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不要忘记“成者王败者寇”的教训。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创业是时下一些遂宁人经常性的话题,有人畏惧前行,有人驻足观望,也有人大胆尝试大胆闯。记者从散落民间的珍贵历史资料中,发现了一个清代遂宁先辈的创业史,他就是清代川中民居庄园的建造者罗都复。

他被拦江人称为“罗豆腐”

罗都复,乾隆57年(1792)出生在遂宁安居区分水(镇)岭滚钟村,她自幼父母双亡,只剩下弟兄三个,他是老幺。罗都复没有读过书,文盲一个。从小靠捡柴,端簸簸糖卖钱过日子。以后,罗都复又做豆腐在拦江一带卖钱,后来又办起了烤酒的生意,分水、拦江一代人都叫他“罗豆腐”。由于他发迹艰难,不嗜好烟酒,而且不嫖不赌,不善交往,也不喜欢请客送礼,故当地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都叫他“罗老侃”,县人称他为“土肥鳖”。

罗都复三十出头都还没有结婚,他在拦江镇卖豆腐,常常歇脚于一家易姓茶馆。老板见罗都复老实而且又会挣钱,便出重金将先天脚跛右手还有点儿残的胞妹许配与他,由于礼金厚实,喜欢金钱的罗都复便答应迎娶。

 

经营转向瞄准盐业

婚配后的罗都复停下了卖豆腐的苦力活,转向从事经营成本较低的粗盐灶制盐业。夫妻两人克勤克俭,起早贪黑,而且极善经营,想不到竟然连连获利。

数年后,夫妻俩将盈利银两再添制作粗盐灶,变租赁为买断产权经营,艰辛10年后,竟然成为那一带巨富。罗都复到了晚年,经营有36洞场火(意即“盐灶”),开掘新盐井211口,盐井覆盖河边镇母家沟、拦江库楼湾、石马沟、金谷庵等地。购置水田3298亩,土地分布在成都北坝、河边镇高屋基、中江县汤家湾、石马沟等地,另有大量坡地还在外。

罗都复在遂宁近地田土,年收租金谷子1600担;外地田土,以大洋折算谷子汇总交租。同时他又购置公馆店铺,这些店铺分布在20多处,首先在成都盐市口设立交易处,后来又在成都水碾河、蓬溪县河边镇高屋基、卓筒井以及遂宁老盐市街以及遂宁蜀北斋街设立店铺及公馆。仅遂宁蜀北斋街,就有5间房屋。这些房产,总共有100余间。同时 购置果园60亩,种植梨、蜜桔各30亩,,栽种果树3166株。

 

按照《易经》布局庄园

在那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罗都复还购置人民少见的人力包车4部,供家人出行和经商。为惠泽子孙、自己养老而准备,罗都复在现大英县卓筒井镇的石马村购置土地5000平米,按照《易经》星象布局,建造了闻名四川的川中清代名居“罗都复庄园”。

庄园坐西向东,复四合院布局,分三部分:前效县署城防,中仿寺庙戏台,后采学宫典则。庄园集生活、防备、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于一体,采街署、城隍、学宫、戏楼、寺庙等建筑艺术于一园,实属省内罕见民居建筑。它保存了清代庄园的风貌,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庄园的标本,已被后人载入了《四川民居》、《巴蜀文化大典》等书中。

庄园内曾经有一幅“鲍山讼兄”图,出于24孝故事。

 

庄园意在防官乱匪

罗都复夫妇严于治家,筑园自守,一怕官府,国课税赋早清,不犯刑法,不虐待乡民;二怕内乱,主张宽厚和平,忍让待人;三怕匪祸,建此庄园注重防守。

为防匪祸,罗都复保积蓄,乐晚年,他重金聘请了术士、占人、建筑师、文人雅士合谋选址、设计、施工、装饰、陈设,庄园前武后文,刚柔相存,大厅还建设有学宫,三年才完工。但无大斗、小称、刑具和牢房。在庄园外设立药房一座,对穷苦民众施以义诊。

清光绪元年(1875),罗都复病故。安葬于石马沟,墓园富丽堂皇,坊牌园建石墙保护。穆雷供6樽,樽内安置六合巨棺,棺内装金匣子,俨然“大夫葬”。

解放初土改,有人启棺挖浮财,只见罗都复尸体只着紫衣小帽,无一殉葬之物,尸体存放百年不腐,令人惊讶。剖尸断指未见珍宝。如今墓已铲平,全无存留。只有罗都复庄园尚存。

                                         (记者  张帆)


鸡蛋

点赞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