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遂宁市的物管费有的高达1元5角一平米,最低的也是每户人每月10元钱。怎么会有人不要一分钱就来为小区守门呢?难道他不为挣钱?难道他是活雷锋?而位于遂宁市遂州中路金帝花园隔壁的原市机器厂宿舍,就有一个不向业主收物管费而守门的人,他就是来自原河东吉东乡的农民邓军。
【市井故事】 邓军今年45岁,2005年进城打工,当时原市机器厂这个宿舍正遇上了无人守门的难题。小区只有42户,假如每户每月交纳10元钱的物管费,一个月收入仅仅420元,要养活一个守门人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要想让本来意见不统一原先的职工、现在称为业主的住户多交钱,那比上尖刀山还难。怎么办?这时候邓军站出来说话了:“我不收一分钱为你们守门,而且包括收发信件报刊,但是必须把这不足8平米的门卫室让给我居住。”这个问题马上得到了全体住户的支持与拥护。因为就是聘请人守门而且还发工资也必须让人住宿的,这当然不是问题!就这样,邓军走马上任了,当上了这个小区的门卫值班员。 邓军守门,还有一个同盟者,就是邓军的妻子。夫妻二人24小时为小区值班不收钱,是不是天下的大傻瓜?记者经过调查走访得知,原来,两夫妇的“秘诀”就是看起了这小区门前的大约5平米的地段,他们决定利用这个黄金口岸,“堤内损失堤外补”。于是,在他们为小区尽心尽力守门的同时,而且干起了“副业”,妻子擦皮鞋,丈夫也没有闲着,就修自行车,为自行车加气一次就可以收费5角,既方便了过往群众,也增加了收入。8年来,这方寸之地为邓军的才能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邓军把在家乡永兴学到的手艺运用到了极致:修伞、电工、机械修理、下水道疏通、代理房屋出租等样样都做,不仅如此,他们20岁的儿子还经常给他们帮忙,白天还踩三轮车挣钱。
【记者感言】 有人说,温州农民工睡地板的拼搏精神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法宝”,遂宁农民工邓军当“免费门卫”干“副业”的奋斗经历也称得上一种难能可贵的遂宁人精神,他们的故事能不能为整天在堆砌“长城”,叫苦喊贫穷、怨天尤人的遂宁人一阵猛烈“敲打”,一些生活启迪呢? (记者 张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