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座谈会上,大家竖起大拇指,夸闫守仁(右起三)讲得好。
故事导读 4年前,闫大爷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独居在江北区两间出租房内,每天揣着纸笔奔波在大街小巷,为聋哑人代言,教身边聋哑人学法律知识…… 1月15日下午,江北区野水沟23号。两间低矮的出租房夹在几栋居民楼间,擦鞋的、卖饭的、各种小贩叫卖声、汽车鸣笛声……热闹非凡,出租房内却出奇地静。穿过一个雨棚搭建的简陋厨房,就是闫大爷的办公室。房间不大,很简陋。 两张桌子拼成的会议台前,十多个人围坐在一起,双手不停比划着,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笑。闫大爷坐在中间,拿出最近的案件调查资料,挥起双手,用心地“讲”起来。十多分钟后,众人朝他伸出大拇指。 “大家夸他说得好!”重庆市聋人协会主席郑光宇翻译道。这是闫大爷办公室例行的法律知识讲座,他每次都会用一个具体的案例,告诫大家遵纪守法。这次讲的是,四川省巴中市3个聋哑人因偷盗5000元钱,被判刑的事。 替聋哑人“喊冤”
闫守仁是四川省遂宁市人,幼时上过两年私塾,9岁那年,因重感冒打错了针,一下陷入无声世界。 王军一家团聚,闫大爷觉得很有成就感。如今,逢年过节,王军就会携家人来看闫大爷,顺便带点家乡特产,慰问恩人。 “我要用笔杆子帮他们说出心里话。”2004年,不顾家人反对,坚持为聋哑人群体代言的闫大爷,卷起铺盖卷,在江北区租下两间民房住下。随着在圈内名气越来越大,已是市聋协调解员的他和另一位听力障碍的热心人王庆一合计,自费办起了民间团体江北区春雨文化事务组。 “聋哑人及其家属一般文化较低,很难和警方沟通。”4年多来,闫大爷帮助代言过的家庭有300多个,既协助犯罪嫌疑人家属和警方沟通又建议对聋哑人宽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