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遂宁网论坛 首页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内容

翠屏街边的剃头匠

2013-4-12 08:19| 发布者: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 549| 评论: 0

摘要: 遂宁翠屏街紧靠明月路右侧,是一条 小街。 剃头匠陈师傅的行头就在路边,他支了一个七十年代才见得到的柴炉子,架了口大锑锅;放了把老式的旧椅子和一根老掉牙的长条凳。唯一的现代化工具,是一把电推剪。一把柳叶型 ...

       遂宁翠屏街紧靠明月路右侧,是一条 小街。 剃头匠陈师傅的行头就在路边,他支了一个七十年代才见得到的柴炉子,架了口大锑锅;放了把老式的旧椅子和一根老掉牙的长条凳。唯一的现代化工具,是一把电推剪。一把柳叶型剃刀,这是当今理发店绝无仅有的,而这剃刀伴随陈师傅不说几十年也有十几年了。这里的摆设也是城里时髦的美容院想不到的,落后中显得陈旧,陈旧中显得古朴。他没有电吹风,因到这里来理发的不是刮光头就是剪平头,服务对像也都是些老头。他的手艺也是百年传承下来的,剃光头、掏耳朵、刮汗毛是当今美容院的学员想学也学不到的。

 

       陈师傅今年72岁,12岁开始学艺至今整整60年了。中途血气方刚的陈师傅曾经弃艺打工,抬过预制板,拉过架子车,踩过三轮车。在乡上干过“五管员”(管铁匠、木匠、剃头匠、泥瓦匠、补锅匠)。种过庄稼,干过农活。最为得意的是,改革开放之初,他承包过四十亩地种西瓜,自己还买了台水泵,遇到天旱自己抽水。有一年一天的收入曾达到200元,一年下来达到七八万元。我问他为什么现在不种了,他说地早就被开发区建设征用了。

 

       到了五十多岁,陈师傅又重操旧业,重新拿起自己用过的剃刀、剪子。我看到一个个胡子拉渣,头发鸡窝状零乱的老头,经他一洗一剃一个个变得红光满面。至少也年轻了十岁。我说的是实话,特别是经他修面,那剃刀在将汗毛轻轻刮下,毛孔变细,面皮变得白里透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本人也觉得神采奕奕!

 

       洗剪完了过后,客人满意地、习惯地捧下脸,摸摸头,然后掏钱。陈师傅只收了3元钱。他说,几十年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收那么贵。而客人也说,我们只不过是给点柴水钱。因洗头的水要挑,烧水的柴要找,要买。尽管他理发还是很辛苦,不过他干得高兴,这些找他理发的人也陪他聊天,聊得很欢,这也是他的价值。

                                (余如军)


鸡蛋

点赞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