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湾老民居位于遂宁城西南角一个不起眼的旮旯地段,所辖地段为米市街社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北星诊所不远处入口进入军分区礼堂即为米市街辖区。
核桃湾的来历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那时城里掀起了学农村走人民公社化道路的热潮,街道发动组织居民在每家每户门前栽种一棵核桃树苗,各户居民自行管护,即形成核桃湾一条街。
核桃湾有十四、五户人家,核桃树以幼苗开始种植,每户居民勤奋劳作。每年冬至刚过,人们便将自家门前的核桃树刨土挖坑,挑来一桶桶大粪倒满,然后将土填上,说是为树施肥。春节刚过居民还用斧头将每棵树干砍得伤痕累累,皮开肉绽,将煮好的粥饭喂塞进刀口,这是给树增加营养为的是收获时果实饱满。
年复一年,年年岁岁均如此,十数年光景核桃湾一排整齐的核桃树生长得高大挺拔,枝叶繁荣。仲夏入夜万籁寂静之时,知了在树上“吱吱”鸣叫,核桃成熟那诱人的香味,引得难以入眠的偷果贼趁主人关门入睡后,有的拿着竹竿在别家树下打核桃,有的则如孙悟空似的爬上树边摘边吃一饱肚腹。屋外发出的声响惊动了主人,待一路吆喝着出门捉贼时,窃贼早已身手敏捷逃之夭夭。
每年夏秋时节,是核桃收获的季节,每家树上结果的产量大相庭径。年前进行了喂粥、施肥的人家,其树收获丰盈,产量高达四五千颗,而未进行管护的则收成欠佳,有的一树仅几百颗。丰收人家则全家欢声笑语整天忙着打摘核桃去壳分类,晾晒储藏。核桃湾的核桃都是自种自收,皆因种植核桃树一条街而出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遂宁撤县建市,随着城市开发的建设需要,米市街核桃湾居民因撤建,原来的老街与一排核桃树早已消失无踪,原住居民因撤迁而散居城区各处。唯一留存的仍是核桃湾巷名和新建的一个综合性的“核桃湾农贸市场”。 (徐雁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