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一年“3·15”,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依然有商家、企业执行“潜规则”,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依然有隐形的“黑手”破坏着市场公平;依然有虚假的宣传骗取消费者信任……此刻不禁有市民会问:在遂宁,哪些行业值得信任?哪些消费品安全隐患最多?怎样去维权?
为了给那些不法商贩一个警示,同时也给市民一个提醒,记者特地为消费者调查了一番,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消费者的声音吧! 吃面条 多收一元很窝火
“现在有些商贩实在太精明了,吃碗面条居然在价目表上做文章,被欺骗了你还只得认栽。” 3月8日早上,家住富源小区杨泽民起得有些晚,没来得及做早餐,下楼便走进了一家麻辣面馆。吃了一碗牛肉面,价目表上明明标的是6元2两,结账时却变成了7元。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多一元钱的原因,老板的解释是价目表还没来得及更换。而这一份口头表述的“临时菜单”,让杨泽明十分窝火:“这分明是故意欺骗。”
当日下午,记者在这家面馆见到了这份所谓没来得及更换的价目表。该店老板称:“面馆刚开业,这个价目表是临时的,现在物价都涨得这么高,周边的面馆都涨了一元钱,我们也是顺应市场嘛,这是这几天比较忙还没来得及更换呢!”
提醒:市民在就餐时,可以提前做两手准备,询价,看价目表,这样即使老板想耍花招也没有办法。 买猪肉 电子秤上动手脚被忽悠
原以为买到了便宜的猪肉,没想到却被卖家忽悠了一回。3月9日晚上,家住南津桥的唐女士就遭遇了这么一出“忽悠戏法”。 当天晚上6时左右,唐女士下班后便像往常一样到菜市场买菜。当唐女士来到市场一角的肉摊时,老板开始吆喝了: “收活路了,收活路了,最后几斤肉便宜卖了便宜卖了。”对于唐女士这样的打工一族来说,听到这样的消息,难免有些心动,便好奇的走了过去。“就这点五花肉了,给你算10元一斤,”老板翻捣着摊位上的肉说道。“我当时想白天肉要买11.5元一斤,这会买10元钱一斤还是很划算了,没有多想我就叫他割了两斤。”唐女士介绍说,正当他盘算着省多少钱时,她瞄到这老板居然在计价器上按下了11.5元的价格,顿时唐女士火冒三丈:“你做生意也太不厚道了吧,咋口头喊的价格和你手上按的价格悬殊这么大啊!”
据唐女士介绍,当时老板听到她这番话后,脸一下都红了,不断给她道歉说天黑了,自己没有看清楚。“到底没看清楚,还是自己故意的这恐怕只有他自己晓得,要是我不仔细点还真要遭他坑。”
提醒:消费者选好商品后,所购商品放在电子秤上时,消费者要多个心眼,盯住商家的手指,不要被对方按键操作“忽悠”。另外,为了防止商家吃称,消费者购物时可利用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如钥匙、手机等,先放在市场里提供的公平秤上称重,记住它们的重量,如果怀疑商户的电子秤有问题,那么在所买的东西的称重后立马把钥匙等放上去称量。若数据有变化,则说明对方秤有问题。消费者可立即复秤,或拒绝购买,或直接举报。 打折衣服 售出不能退换伤不起
据市民彦怡回忆,
提醒:打折商品到底能不能退换呢?对此,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不退换是店方的霸王条款,违背了商品交易的三包规定。“商品交易讲求诚实公平,商品再怎么打折,它还是商品啊。消费者若遇到类似情况,可到当地工商部门投诉。同时在购买衣服时也可多留心眼,先询问再购买。”
促销把戏 起价商品真难找
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不少楼盘广告都标的“起标”,如3560元/平方米起、起价4200元/平方米等等。这些看似诱人的价格对不少购房者来说,难免让人心动。
在价格体系中,起价作为最低限价,有些开发商在市场营销上,不尊重客观事实,在“起价”上做起了文章。像有些楼盘,开发商根本就不可能超低价出售,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看楼买房,也打出一个诱人的“起价”。
不久前,一市民禹先生便遇到这样一件事,当他看到城南一楼盘的广告打着3000多元/平方米时,禹先生心动了。为此,禹先生特意在途中下了车,去看楼房。哪知,售楼小姐说:“这个价钱是特价房子,早已卖光了”。“卖光了,还挂着这个广告干啥?”禹先生为此而感到纳闷。当他去询问其它的楼房时,得到的价格相差甚远,以中间楼层来说,售价超过4500元/平方米。类似现象,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起价”的标识,更应该认真细致写,给购房者一个真实的参考价格。
在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不仅在楼市存在这样的情况,服装店、鞋店、饭店等都打着这样吸引眼球的广告语,而且后面的起字小得有点吃力。这难免会让不少消费者走入宣传误区。
提醒:现在商家很多在用“起价”来宣传。但是,商家爱玩的这种数字游戏,可以通过市民的慧眼和个人认知识别。就拿房产起价广告来说吧,根据《广告法》的规定,房地产广告应发布真实合法的信息,如果房地产商称的起价与实际不符,就涉嫌违规。如果根本就没有以“起价”售卖的房子,这类广告噱头就是一种价格误导。 4000元买了个高仿手机好冤!
最近市民王新月心情很郁闷,他在百脑汇网站花了4000多元钱买了一款苹果手机,没想到买到的却是一款高仿手机,为防被骗,她特意选择了货到付款的方式,没想到即使这样,还是上了骗子的道,“实在仿得太逼真了!”王新月叹息道。
王新月介绍:1月15日,一下午时间从网上找到了一家百老汇的店铺,店铺网页上标明“苹果4S手机”,价格4200元,是团购促销价。“当时越看越心动。我便通过QQ与客服谈好所购机型及发货时间。1月18日,我收到了手机。当着快递人员的面,我还打开货物层层包装,查看了外观,试了手机的开关机功能,觉得还行,于是签字收货了。用了几个月,我觉得手机还挺好用,直到前几天,我不小心把手机屏幕打坏了,要是不到这店里来维修我还真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个仿货。”
随后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百脑汇网上并没有王新月的交易记录,原来,王新月在百脑汇网上看到销售手机信息后,通过QQ联系卖家,并以货到付款的方式进行线下交易,然而她并没有在百脑汇网上留下任何交易订单,也没有走百脑汇网正常的交易流程,这给调查增加了难度。
提醒:网购过程中,要注意索要购物凭证,保存好网上交易时沟通的记录以及其他形式的证据,以备纠纷发生后维权所用。 酒后结账遭宰 顾及面子情愿吃亏
“就多算了30块钱,女朋友在这,我也不好找他们理论了,这些商家玩的真是温柔一刀啊……”2月14日,是所谓的西方情人节,市民陈先生和女朋友在商务区一家餐厅吃完饭后,在结账时,被店家多算了30元钱,他心里虽然有些气愤,但是为了顾及面子也没找店家理论,只好忍了下来。
当日,在成都工作的陈先生趁着春节假期回家过年的机会,约了家里给他相中的女朋友吃饭,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两人越聊越开心,不知不觉他就喝了不少酒。用餐完毕,当略有醉意的陈先生摇摇晃晃地去结账时,收银员告诉他应付费280元,一向好面子的他,二话没说就准备付钱,就在这时,心细的女友感觉账单有问题,这一顿消费不应该这么高,于是查看了账单,果然发现账单内竟然多出他们先前退掉的一道菜30元。饭店老板声称是晚上顾客太多,收银员忙昏了头才导致打错账单。老板将多算的钱退还给陈先生后,还给当晚的账单予以打折优惠。
提醒:市民在餐馆、酒店就餐时一定要认真核对账单和明码菜价是否一致,以避免被个别“黑心”商家宰上一刀,尤其是朋友三四争着买单时,千万不要为了顾及面子而吃哑巴亏。 修电脑 乱换配件全然不知
没有正规营业场所,更没有合法证照,维修人员的“出身”也是五花八门……在缺少“正规军”的情况下,我市电脑维修市场混乱。而一些人浑水摸鱼,把黑手伸向了消费者。
“只要插好显卡就可以了,可按维修电脑的人的说法,我需要更换显卡和内存条,要花几百元钱!”3月12日上午,家住在城南南豪公寓的唐智志向记者反映。前些天早上,不知什么原因,唐智志的电脑无法启动。他看到楼道内张贴着维修电脑的小广告,电话联系后在附近一间民房内找到了维修电脑的人。对方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简单询问情况后就说需要更换显卡或内存条,唐智志同意。在等待过程中,唐智志接到电话有急事要处理,只好将电脑交给维修商,带回店里维修。等事办完后,唐智志来到该店取电脑时,被告知电脑硬盘换了,更换了一个新的花了320元。“我当时想,都不经过我同意就给换东西,这不明摆着先斩后奏吗?”对于电脑配件一窍不通的唐智志只得付钱带电脑走人。
当晚,一位朋友来探望唐智志,得知情况后,对电脑配置略懂的他检查了一下更换的硬盘根本就不值那个价格,而且原本换下来的硬盘经过检测都还可以继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唐智志也不好再找维修商理论,无奈被宰。
提醒:电脑维修行业暗藏着不少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利的“潜规则”。建议,市民维修电脑,应尽量选择正规的维修店,最好到厂家服务部去维修。找不到“正规军”,市民在维修电脑前,应该把电脑的主板、硬盘驱动器、显卡等零件的序列号记下来,以防被调包;维修过程中,应问清电脑故障原因、更换零件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托儿”帮忙卖草药 市民被骗蒙在鼓里
“这年头什么都有,卖中草药的居然也有托儿。”3月10日下午,家住犀牛堤的顾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自己在犀牛地广场外看到两对年轻人在请来往散步的市民喝什么雪莲茶,而且还不断劝他们购买,说该茶是帮助老年人活血、补肾、除湿热的。
接到爆料后,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了该处,看到一名操外地口音的街头小贩正在叫卖一种像龙须的茶。小贩身旁已聚集了不少围观者,五六名50多岁的妇女夹在其中,一边挑选一边品尝,一边介绍此药的疗效。
“50块一两还真不贵,我吃了口也不苦了,晚上起夜也少了。”一中年男子一边往塑料袋里大把装草药,一边“现身说法”给围观群众讲解此药品的好处。“可不是,这药只有北方才有,咱这儿可不好买,我也要点。”又一位妇女走上前来,“爽快”地亮出一张百元钞票。“这种茶能帮小孩开胃,年轻人你也来点?”见记者在一旁打望,又一名妇女挤上前,一边“购买”,一边夸着这茶如何好。“这药真有那么好的疗效?”看到那么多人都在买,一旁有位老太有些心动,便以100元的价买了2两。而在随后的观察中,记者发现陆续有老年人被这些旁观的托儿卷入,纷纷解囊买茶。
提醒:一些不法摊贩常常在我市大休闲场所、医院旁,用雇“托儿”的方法销售。他们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想查处这些不法商贩有一定难度。为此,提醒市民,在购买商品时,特别是中草药,一定要小心谨慎,尽量到正规的药店购买,街头购买草药既无保证也不卫生,一旦遇到纠纷将无处维权。 商场抽奖 贪便宜有陷阱
“来!来!来!凭收银票据可到我们这抽奖哦!”想必市民时常会在商场购物后遇到这样的事。
最近,张女士在商场买东西时,交完钱后收银员给了她一张免费抽奖券。随之,张女士到抽奖处抽取了一等奖,张女士欣喜不一,感觉自己手气太好了。随后工作人员告知张女士凭此奖在指定的珠宝柜台购买珠宝可抵一定数额的现金,张女士觉着价格很诱人,于是花200元买了一块玉。后来,张女士感觉抽奖有诈,因为后面几天他到超市购物,发现了好几位与她相似的中奖者,大多是一等奖、二等奖。张女士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可东西已经买了,要想找一位鉴别自己玉器的人是否值那么多钱,还真难找到。
提醒:据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商场这种促销方式不当,但并没有违反物价局规定的价格范围,所售珠宝玉器也并非假货,所以对此类事情并不好处理。值此3·15之际,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商场购物不要参与这些看似赚大便宜的抽奖,更不要因一念之差就花钱买到并不便宜的东西。 编后:不管菜市场买猪肉,还是购买打折商品,或是路边“神药”,或是商场免费抽奖,虽然时有工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但也总有一些商户要冒险,昧着良心赚消费者的钱。为此,消费者自身需提高防范意识,平时购物时,一定要多留心眼,有主见,少贪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