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三月,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季节,是一个播种美好希望的季节,是一个孕育丰硕果实的季节。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三八妇女节,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女性,其中较为辛苦的就是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她们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早来晚走,呕心沥血,一年年春夏秋冬,一天天日出日落,是她们孜孜不倦为我们授业解惑,是她们给了我们爱,是她们使我们拥有了知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请跟随本报记者走进遂宁市各个学校,走进这些女教育工作者们最真实的生活中,看看她们的付出,听听她们的感悟。
用爱浇灌“祖国花朵” 遂宁市紫东街幼儿园教师 申清香 去年9月份刚获得遂宁市级知名教师的申清香,是遂宁市紫东街幼儿园的一名幼教老师,也是遂宁市船山区所有幼儿园当中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教师。从教近10年,也让她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有自己的特点。 申老师很喜欢笑,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申妈妈,申清香说,自己的教学观点就是用爱感怀孩子。幼儿年纪小,注意力极易分散,申老师上课时,为了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总是经常转变角色,变化说话的口吻,之前是“小兔”、马上变成“大灰狼”,一会儿又成了“鱼妈妈”,然后又变成“小青蛙”。当孩子们被美妙的故事深深吸引时,他们也从中学会了什么叫“爱”,什么叫“谦让”,什么叫“分享”。 冉冉是申老师教过的比较特别的孩子,因为他是一个残疾小孩,走路一瘸一拐,刚到班上的时候,冉冉很自卑,觉得自己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所以他不爱说话,也不爱笑。申老师对冉冉可和别人不一样,她从不把他当残疾小孩看待,相反,她经常引导小冉冉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玩耍。对于上厕所、抽小凳这些冉冉完成起来比较难的动作,申老师都从不主动帮忙,只是微笑的在旁边看着他一点一点通过自己努力完成这些小动作。时间久了,冉冉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动作迟缓,但他和正常小朋友几乎没有区别了。
申老师说,“我觉得对每一位孩子都应该这样,用爱去帮助他们,我不需要我教的孩子在幼儿园能识到好多字,我只希望他们能在我的帮助下,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申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申老师用心用爱培育着紫东街幼儿园的“花朵们”让他们茁壮成长,更加鲜艳。采访结束的时候,申清香告诉了我们当一个好幼教的秘籍,那就是首先要当好一个能够无私播撒爱心的母亲,让自己成为一个永远快乐的“孩子王”,剩下的事情就是站在讲台歌唱生命。
神奇教师的“制胜法宝” 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 宋秀英 宋秀英,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高级教师,高中语文首席教师,市直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组织部、市人社局表彰的“双争双创”优秀人才示范岗,全国优秀班主任,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教育厅表彰的“四川省优秀教师”。 宋老师低调内敛,不喜张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受师生敬重,从教24年来,宋老师总是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把青春的绿色无私地奉献给学校的春天,把诚挚的爱化成春雨洒向学生的心田。
这么多年来,宋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忘我的拼搏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她紧紧围绕学校“科学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精神引领”的德育模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出自己独具风格的带班经验,所带班级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班集体”。 先后为清华、北大输送了何纪龙、刘留、唐婷、肖国梁、陈威宇等多名优秀学生,为复旦、同济、浙大等名牌高校输送汪甜甜、邹思奕、杜杰君、杨丁、黄鹏宇、曹知海、王敏、钟露、谢思宇等数十名优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中小学优秀艺术人才大赛获语言类(高中组)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首届“真性情”现场作文大赛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春蕾杯”作文大赛分获二、三等奖。先后有《“做人——作文”教学初探》、《试论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等多篇论文获奖并在国家级刊物发表。 一直以来,宋秀英喜欢创新教育理念,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双基”的培养;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注重实验校和本人的教学特色的形成;积极开展活动化课程,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非智力因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她“严谨、踏实、求真、高效”的教学风格赢得了遂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学生的喜爱。 倾情奉献教育事业30年 遂宁市裕丰街小学教师 易庆玲 易庆玲是遂宁市裕丰街小学即将光荣退休的一名教师。30年来,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恪守着教师的职责,默默地为裕小教育事业奉献着青春和爱心。 30年来,她无数次从满含期待的家长手中接过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亲吻,牵着他的小手,牵起无数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易庆玲说,肩上责任格外重大,这三十年,她所做的,就是从与孩子见第一面开始,就用浓浓的爱包围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用爱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用心去温暖学生脆弱的心灵,用情去感化学生的心结。易老师说,“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孩子们才有可能对我们敞开心扉,才能从小学开始就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走向成功。 有几人能30多年如一日,用心站好三尺讲台,用情关注每位学生,以一颗赤诚之心抒写春秋,以一颗仁爱之心树立典范?而易庆玲,用实际行动做到了。虽然她不再年轻却青春无限、活力依然!球场上,她健步如飞,英姿飒爽;元旦长跑,她一马当先,阔步在前;死海漂游,她如鱼得水,姿态最美。她如“辽宁号”航母上的两位歼16的指挥员一样,永远保持最美的姿势。今天,她依然无怨无悔,依然在不懈地追求,依然在履行着“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的承诺,诠释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内涵。 年轻的80后副校长 遂宁市高升街小学副校长 郭颖 一提起80后,大家免不了会想起风花雪月、挥霍青春等词语,但是,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努力、拼搏、才能、才华……她就是遂宁市高升街小学副校长郭颖,一个80后女孩,一个有着出众外表和卓越才华的年轻管理者。 对于如何管理好一个学校,郭颖有她独特的见解。她说,副校长在学校工作中既是领导者又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需要唱主角,又要演配角。因此在平时工作中,郭颖特别注重把握自己,既尽职又不越位,凡事做到以事业为主,从学校大局出发,自觉维护校长地位,维护学校班子整体形象,凡事做到尽职尽责,以身作则。 此外,郭颖提到,领导,就是经营人,经营人心。因此,郭颖管理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位教师都优秀”,她充分信任尊重每一位老师,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在磨炼中展示各种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工作中她除了严格要求每位教师以外,还经常和老师们谈心,了解老师内心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做朋友式的同事,正因为如此,郭颖在平时的工作中更能得到老师们的支持和认可。郭颖说,“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让看似无情的管理变得温情脉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过:“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校长,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研究者。”作为一个分管业务的副校长,郭颖除了具备高尚的品德、人性化管理方法以外,还特别喜欢学习,喜欢不断充实自己。她说:“领导者不要总是等待别人给你安排,你要为自己安排,你要自己去安排找事而不是等事,自我激励,自我动员,自我规范,自我促进,大胆变革,持续发展,这是卓越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高升人,倍感荣幸的同时她也有很大的压力,工作中她一直以高升教师的座右铭要求自己:诚以做人,勤于做事,学识品行步步高;启迪学法,创新教法,品格育人节节升。勤奋学习,勤奋工作才能无愧于高升人的称谓。 在这个80后女孩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绽放的无限魅力,我们看到了与时俱进的新型管理模式,我们相信,有郭颖这样的领导者,和不懈努力的高升人,高升街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遂宁二中实验学校教师 蒋丽华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正是遂宁二中实验学校高中教师蒋丽华从教这么多年的真实写照,“传道”,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 楠楠是蒋老师几年前教过的学生,那时候蒋老师带高一,初见楠楠,蒋老师觉得这个大小伙口才特别强,也特别机灵,于是就任命他为班上的体育委员,特别重视他。可不久后,楠楠的初中教师找到蒋老师,让他特别提防楠楠,说他在初中是个十足的问题小孩,上课睡觉、和同学打架、不尊重老师、不做作业……这些丝毫都没有影响蒋老师对楠楠的重视,她对他以前的老师说,“我不管他以前是什么样子,我看重的是他的现在和未来……”三年来,蒋丽华当不知道楠楠的过去一样,依然让他当体育委员,后来还让他当了班长。也许是蒋老师的做法感动或者触动了楠楠,高中三年,他几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他的同学、家长都觉得楠楠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高考那年,初中是问题学生的楠楠竟然考上了二本大学,直到现在,楠楠依旧经常给蒋老师发消息,“谢谢您,是您让我重生了,是您彻底改变了我!” 蒋丽华说,连续带了这么多届高中生,遇到了很多和楠楠一样的学生,她的教育观念就是先教会学生学做人,再学课堂上的知识。蒋老师说,高中的孩子们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有着模糊的和颠倒的世界观,而这时候,作为一名教师,更要从内心深处去关爱他们,鼓励他们,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因为蒋老师独特的教育模式,从她班上毕业的学生个个都很优秀,几乎在大学里都是学生会、社会的活跃分子。蒋老师说,教师既要为“经师”,又要为“人师”,既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学生可受用一辈子。 (记者 范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