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遂宁网论坛 首页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内容

用手机“畅所欲言” 见面了“无话可谈” 这种情况你有没有?

2013-3-1 15:09| 发布者: 遂宁城市新报| 查看: 496| 评论: 0|来自: 遂宁城市新报

摘要: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似乎并没有人们期待中那样年味浓烈,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一个“长假”而已。各种各样的聚会,各种各样的团圆饭,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亲切,世界在逐渐的变小,各种各样的通讯软件,让你足不出户 ...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似乎并没有人们期待中那样年味浓烈,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一个“长假”而已。各种各样的聚会,各种各样的团圆饭,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亲切,世界在逐渐的变小,各种各样的通讯软件,让你足不出户都能够与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通过视频交流,可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明明就在身边,却还要通过微博、微信等通讯软件交流,这样的情况你也遇到过吗?
       【调查】超八成城市人离不开手机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逐渐成为了必需品。在记者的随机访问中,超过八成的城市人认为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如果出门忘了带手机的话,心里就像悬着一块石头一样,害怕错过任何电话,也总是会去想微博上会不会有新的内容或者新的评论,总之,手机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通讯工具的范畴。”在采访中,今年30岁从事金融工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我之前一直觉得手机依赖只存在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族群中,但我父母那一辈也存在那种情况,担心错过工作电话,就算没有任何事情,手机不在身上也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就像陈先生所说,手机已经在城市人的生活中成为必需品,而当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用途越来越广之后,人们更加依赖并且沉迷其中,导致一部分城市人的日常交际也越来越依靠手机以及起承载着的通讯软件而忽视了面对面的交流。
       【事例】
       过年回家,交流却不如电话、视频
       受访人:曲炜  男 33岁  外企职员 
       今年春节,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回遂宁过年,从大学到现在离家生活已经15年了,说实话早就习惯了在外的独立生活,平日里跟父母都是通过电话跟视频交流,不知为何,保持距离的交流远远比面对面的来得理智。大年初一,哥哥嫂嫂还有父母亲一起在外团年,妻子是北方人,嫂嫂是个地道的遂宁人,席间大家聊到了大城市跟小城市的话题,也许是生活环境的差异,妻子跟嫂嫂话语间有了些火药味,母亲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站在嫂嫂那边,我心里也突然来了气,一回家,就当着妻子的面把心里的不满跟母亲说了,结果就吵起来了,这么多年在我印象中电话那头善解人意的母亲突然不见了,只有面前面红耳赤对我扯着嗓子喊的“妇人” 。最终,这件事还是通过电话交流解决的。也许是通过电话,不容易出现“热冲突”,双方能够比较冷静的对待事情,但还是让我觉得后怕,当我们越来越依赖这种交流的时候,情感是不是会越来越淡漠?
       同学会,手机成了主角
       受访人:袁婷婷  女 22岁  大学生 
       高中同学会,十来个人坐在包间里却鲜少有人讲话,全都低着头耍游戏、刷微博……瞬间让我不知道这样的同学会意义何在?一开始我只是以为高中同学毕业后见面的机会少了,大家可能没有共同话题才会出现那样的状况,可是前不久回到学校的大学同学聚会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四五个好友坐在一起聊天,平均五分钟会刷一次微博,至少两个人同时通过微信在跟其他人聊天,大概半小时之后,会开始各玩各的游戏,虽然其间掺杂着讨论,但全都是针对微博更新和游戏……虽然有些受不了,但不得不承认,手机已经成为了同学会的主角!最无语的是,在大学同学聚会上,明明就坐在我旁边的同学,居然不跟我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微博。
      通话越来越频繁,感情却越来越淡
      受访人:张黎  女 27岁  公司职员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依赖手机了或者是手机为我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导致我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不适应。跟男朋友交往已经两年多了,相处一直都平平淡淡,去年,他去北京学习,一去就是三个
月,我们的交流多是通过电话。长达三个月的电话交流反而让我更加的自在,可以畅所欲言,而三个月之后,我们面对面的时候,却莫名的尴尬与陌生感。我们通过电话可以一整晚的聊天,聊他最近的生活跟工作,聊我每天经历的趣事,可是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我却可以一整天相处却不讲一句话。最终,我们还是分开了,就连分手,我们都是通过电话,现在想来都觉得有些可笑!怀疑过是不是我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太过沉迷于现代科技所构筑的虚拟世界而害怕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但渐渐发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我身上,身边还有好几个朋友都这样,通话越来越频繁,感情却越来越淡。
       【支招】市中心医院心理医师张小莉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以上状况都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什么是“手机依赖症”呢?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如何预防和解决“手机依赖症”?
       和其他类型的“上瘾”相比,手机上瘾的纠正更为容易些,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并删除一些“非必要”的软件。实际上,手机只是一个工具,人是否被其奴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选择权。要舍弃手机基本是办不到的,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要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流,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鸡蛋

点赞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