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遂宁楼市印象斗城楼市向品牌大盘迈进
2008已经来临,风云变幻的2007也落下帷幕。
回首2007年,应该是斗城楼市最热闹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开盘就售罄、排队抢房潮、外地开发商进驻河东、数次上调房价等各种火爆场面纷纷涌现,楼市的成交量也随之大幅上升。
这一年,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更加严厉。从年初的清算土地增值税开始,到公积金新政、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第二套房的贷款新政等,这些调控举措使购房者更加理性,开发商更加冷静。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
从风云变幻到理性冷静,回首走过的路,斗城楼市确实有太多的内容值得盘点。在过去的一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斗城楼市,“活力”二字最适合不过。
统计显示,2007年,由于各个领域的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仅1—9月,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22.98亿元,同比增长64.43%,其中,开发施工面积达341万平方米。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我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43家,这43家开发企业目前成为我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普遍对遂宁的房地产市场充满信心,基本上都有在建项目和筹建项目,使得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
尽管在这样的投资态势下,遂宁房地产市场“消化”依然良好。据统计,2007年1-9月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85.62万平方米,空置面积仅为9.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下降了49.71%。业界人士分析,遂宁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8%以上,人口达50万。按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计算,仅此一项中心城区将有1250多万平方米住宅需求量。同时,城镇居民对中高档住宅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促进房地产开发持续发展的空间迅速扩大,市场需求保持旺盛。
城市建设促进人居品质提升
业界开发商指出,在遂宁发展历史上,2007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遂宁作为成渝两个西部特大城市之间的“第三城”,在沟通、连接成渝两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同时,借着“五创”的东风,本身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在众多关注遂宁发展的目光中,遂宁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迅速“长高”,正在建设或已建成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这为遂宁向现代化大都市迈进奠定了基础。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负责人指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成渝经济圈的区域性大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西部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宏伟目标,通过“五创”联动的成功打造,极大地改善了遂宁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随着成遂渝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车,遂宁良好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网络,初具规模的城市建设和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使得遂宁更加具备了快速发展的优越条件。
斗城楼市向品牌大盘迈进
在2007年,品质大盘相继出现是斗城楼市值得关注的亮点。从永明·东海岸到东城一品、从中铁·龙城到奥城玫瑰花园,从凯丽滨江到遂宁花园·未来城,这些上百亩项目以齐全的配套、便利的交通、高品质的规划设计,赢得了市民的认可。这种认可代表一种趋势,那就是楼市逐渐进入大盘时代。
此类大盘除了整体提升区域人居环境外,还极大的提升了遂宁楼市的品质。广福房产董事长陈绍福认为,大盘的出现,为开发商提高项目品质提供了更多可发挥空间。并且大盘多为有实力的开发商操盘,品质大盘的出现也顺其自然。
据了解,这些品质大盘,携区域配套之优势,本身的配套也相当完善,比如健身馆、幼儿园、学校等,此外,大盘更有条件将景观做大做优。这方面与小盘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记者 姚红英 文 何光华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