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遂宁网论坛 首页 遂宁资讯 遂宁文学 查看内容

遂州寻幽之巍巍八角亭

2007-10-30 10:55| 发布者: 老铁| 查看: 619| 评论: 0

·遂州寻幽·
                                       巍巍八角亭

在稍有年岁的斗城人的脑海中,难有不知道八角亭的。
传说在很久以前,涪江远没如今的平静。蜿蜒而来的江水到了遂州,不知何故顿时变得汹涌湍急,时常造成舟覆人亡的惨剧。这给以水运为主要交通途径的斗城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懵懂的小城人自然无法以科学的目光来分析其中的原因,却自八方广请术士,为小城的风水把脉。据说后来一位颇有道行的“大师”,慎重其事地拿着罗盘绕城一周后,大声惊呼道:“原来是此山在作祟!”于是指着城西的船山说,你们看它象不象一只船?众人一看,还真是象一只船。你们看它是不是象被浪打翻的一只船?众人一看,顿时惊呼,天啊!真是被浪打翻了的一只船!
于是众人将“大师”奉若神灵,以金银若干求得“解药”一副: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治住涪江,就必须在“覆舟”之上修建一只千年不倒的“船舵”。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遂州人以无比虔诚的态度,有钱捐钱,无钱出力,在船山顶上修起了一座高16米,共两层的八角亭。不知是“大师”真有通灵之能,还是涪江被世人的精神所感动,此后的涪江竟真的变得风平浪静,清灵绢秀了。后乾隆进士、著名书画家、诗人张船山听说这个故事后大有感触,于八角亭上即兴作楹题联一对:“江城如画东西岸,烟雨浮图远近山。”额为“舟山一柱”,以此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情。
此后的两百余年间,八角亭在遂州人的心目中就有了一种既亲切又神圣的色彩。然而,时光和风雨终是无情物。虽然建国后人民政府曾两次拨款对其进行维修,但由于“文革”中大量的楼阁基石、古砖被人窃走,在1978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八角亭终于还是轰然倒塌了。于是在1981年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过后,斗城人纷纷猜测,这或许就是八角亭倒塌的后果吧?
1981年,县政府虽经再度重建八角亭,但不知为何,不久之后亭子第二次倒塌。从此,这一见证了小城百年历史的古迹终于彻底地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好在如今的科学和防洪能力与百年前都不可同日而语,涪江在遂州人的心中再不是灾难的象征,而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鸡蛋

点赞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