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作者:汽车头条, V; k- V4 Z+ `+ M
, i/ v' ^, D/ a3 R
1 x q! q- ~; v# v) w- x$ L8 u, R* P: J9 i( s. ^
4月北京车展前夕,新一轮价格战席卷车市,且大有绵延不绝的趋势。. r A6 p9 U. `" j- K3 J
4 n4 Z( v1 F6 h3 q
比如,面对接连不断的降价攻势,之前稳坐如山的理想汽车和特斯拉,也绷不住了。
- P5 ~6 V9 Q3 f, h$ _! [2 |$ ~, M+ f' l. J) a# @0 G- p! a) c) c2 w( k1 m
而价格战从去年打到今年,如今看来,车企都有不降价的理想,但更有不得不跟进降价的无奈,毕竟车市风云诡谲,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在乱局中做到常胜将军。+ o# r! ^1 V& {# V5 J: e( [* h e+ k
9 I4 t/ _6 m; k+ q0 D1 }( [+ p2 K
) h3 }/ H4 x* P8 s' ^* N2 ?! L$ M
理想和特斯拉,不再“头铁”; _1 {8 s" }8 w2 i$ h' L9 P5 p- e
4 m- P9 Q D/ ?, h0 \- S7 I前日理想汽车官宣,4月22日起,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也将采用全新的价格体系。其中,MEGA起售价从55.98万元降为52.98万元,售价最高降幅为3万元;2024款L7、L8、L9全系车型,则有1.8万-2万元的降幅。/ t. R+ O* Q! D* c
8 j) w# D+ y C* F7 u% h
2 q, u2 Q9 x6 @0 A# E8 d4 y5 H
. r! _$ f- q+ t! @+ v
对于已经提车的车主,理想汽车方面称,将为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的已提车车主提供现金回馈。
8 x, X/ x/ C& E f$ n' ?
( w2 \" A2 ]5 M! ~# r% O p) F作为2023年的新势力销冠,理想汽车去年共交付新车376030辆新车,同比增长182.2%,风光无限。就在今年3月,对于降价问题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直言:“不会降价。”
- c* l' l$ h8 \* `$ T& S- i7 k# f# S( t7 l$ e
此次一改画风多款车型降价,不知是否出现了新的压力。. y# H. F+ J; N% m& V1 P
5 I1 _- E! |0 ?( x% {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称,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公司现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000至78000辆,而公司此前发布的交付量预期为100,000至103000辆。 $ f) k! j. x2 R. M P; R- R
同时,理想汽车还召开全员零售大会,对部分问题进行了解答。其中提到,下调2024年销量目标,全年销量增长率预期在50%-70%之间,销量目标为56万-64万辆。此外,MEGA月交付目标为2000辆,逐步增长至月销4000-5000辆;L6的月度交付目标为2万辆。
2 F3 H. v% d: w- `7 z9 ^: K P+ z1 B1 q6 h2 h2 S
- y# F" O8 G4 b- L8 q* Y* K) P
; q1 w- o+ |% q; E" j0 C: I1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80400辆,同比增长52.9%,平均每月交付了近2.7万辆。而按照理想今年交付至少56万辆的目标,平均每月需要交付近4.7万辆。0 D- B! x- A3 H7 y
4 D/ \3 Z- {8 f5 `" W为了从第二季度开始大幅拉高销量,或许是理想在北京车展之前出手降价的主要原因。5 \: P3 _9 Y$ k B( }: n
! U$ t" p8 a! S值得一提的是,4月21日,一向“头铁”的特斯拉也顶不住压力进行降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Y/S/X全系车型在中国降价1.4万元,其中Model 3起售价降至23.19万元,Model Y起售价降至24.99万元。
: Q5 N7 Q8 D! b' K) S7 k+ s- R T0 b5 Z" j/ U
}5 Q9 a& ~* ~2 C- {
; x. v" } ~& r& w) }/ ?9 F
6 `" W0 M( F2 p
$ O. ]+ u4 c9 e而在降价之前,特斯拉还刚刚经历了涨价。, B7 c% @2 j! x( X" E
7 w, _: o; n* d5 W# W8 A
4月1日,特斯拉部分车型涨价5000元。其中,Model Y后轮驱动版售价上调至26.39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30.4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上调至36.89万元。( A( P# o0 m3 ]8 h
+ s$ P" E. Q5 g, ~2 M* |
从销量数据看,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共交付38.68万辆,同比下滑8.5%,环比去年四季度下滑20.2%。这也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特斯拉首次季度销量跌破40万辆关口。而此次先涨价后降价,也是特斯拉为刺激销量所用的惯用手法。
V3 y9 k. ^7 D; o# f. j1 q) }# b$ Q/ o0 q# s2 d$ B. I
从一季度的销量,以及企业的近期动向可以看出车企的发展趋势。比如4月份,理想汽车下调销量预期,回应了网传裁员及预算大幅缩减;特斯拉在一季度净利润大跌之后,宣布裁员超1.4万人。这都意味着,在高光之后可能出现的疲软趋势。
' a# K) A0 ^3 P- x0 W8 x
4 V1 y$ Y9 q. C) j- m. K, a% B
& u" a- Z: F7 i" `3 D
新能源汽车市场太卷,已经没有常胜将军?
/ h& c+ d& ^+ O( T
, b3 } s$ S% _+ X# W) i1 @除了理想和特斯拉,4月份还有不少热门及主流的新能源产品相继降价。
' q3 D# B- o3 J3 ^# [4 z
) k5 O$ p* w* F% C* w+ V# J4月20日,小鹏汽车官宣,即日起至2024年5月5日,推出5亿元购车补贴,覆盖小鹏G9、G6、P7i、2024款小鹏P5共计四款车型。4月11日,小鹏G6全新580 Plus发布,起售价下调3万元,限时价17.99万元,进一步降低全域800V和高阶智驾门槛。( g9 p8 t, E1 a5 `# M
5 z5 B: @4 s3 C( ?/ U/ b0 x4 {' N
/ I& l1 F. X9 g: ^$ B6 r# z* D8 f* T- K! G: s
4月18日,奇瑞风云T9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5.99万-19.99 万元。为了刺激订单,奇瑞官方推出“新车预售众筹”活动,不满10000单,订车降价5000元;超过10000单,降价10000元;超过20000单,降价20000元。据悉,“众筹”活动让风云T9 72小时下订超了1万单。
8 a0 } g* I: r
7 q0 @! k3 _# _& i吉利方面,4月17日,领克08 EM-P也推出新款车型,17.58万元的起步价,较原本20.88万元的起售价低了3.3万元;4月15日,吉利银河E8推出两驱龙腾版和四驱龙腾版车型,定价分别为16.58万元和21.58万元,较之前的起步价下调了1万-1.3万元。
0 ^% _$ J7 g7 w' o- L5 O6 c+ q( l+ ^. ?5 J- D% Z4 B/ @" M
十几天之内,一些主流新能源产品接连以不同的方式降价,其原因很简单,为了在竞争中保住或扩大销量规模。, P# C7 G; h. W, o
1 N- u6 @- Q8 z% ?% I' u; V/ @4 a
而且,这已经不是今年的第一轮价格战。可以说,从2024年年初至今,车市的价格战一直未曾停息,行业竞争加剧之下,大部分车企几乎都没能逃过降价的内卷。
}- a; Z1 ]( Q" B& L$ {1 p* S( `: p \. u& m- B$ F
当然,这其中车企也有很大的无奈。
" d, o' s& \" S
+ _7 v# y& r6 O0 k; p# f1 {“公司内部为这款车型的定价吵得不可开交。”此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谈到智界S7的价格时曾表示,“目前智界S7四个版本的售价都是亏损的,就是想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华为的产品,希望未来随着起量,成本可以平衡下来。”7 @& f) M& K' g
# [' G: o) ?5 B! v8 f
) l' J6 W% ]. j& _: ^
q6 N2 A, A" w1 x5 ]' I% x3月底,在小米SU7上市当晚雷军也在曾采访中坦言,“原本的定价其实是22.9万元,顶配车型是35万元,但小米被车企价格战搞蒙了。”8 U% G6 E1 y) _# e& q
* O% B" m( ~9 G( |* Y之后,小米SU7不得不降价,21.59万元起售,顶配调至了29.99万元。按照雷军所说,“小米每卖出一辆汽车都是亏的,反正也是吐血了。”
3 q7 i6 a5 B' }3 w0 ~
5 A5 Q s; j" \8 }8 D% u) U [% k雷军是否真的“亏钱卖车”外界不得而知,以雷总的营销造诣,这也很难说不是其营销的一部分。
* L( F5 Y o5 ]7 E* \ Z7 v
5 A$ j# h7 Y) b" k$ S9 [! D毕竟,小米汽车的发布已经彻底掀起了汽车市场的风云,光从订单和声量来看已经是大丰收。后续如果实现规模化,也可以进一步摊低成本实现盈利,甚至进一步拉低价格,目前的新能源一哥比亚迪便是如此。
# W9 a$ U7 G( j+ Z# O8 e( f6 U, Z
在变数丛生的当下,不管是一骑绝尘的头部引领者、跨界的新星,还是后劲十足的传统老大哥们,车圈已经很久没有固定的赢家,只有争先恐后的角逐和猎杀者。
( w% \6 E% _- M! b8 p% `) z9 w) t# x2 \
0 a J0 \* T( ?
# [. u* |' } j7 t
- X2 M- g6 x3 ^ C; N* Z" z* w7 S. w* A" [
: Q5 i* L# J/ e- @: ]' r* R+ i
! g$ _2 X& I. `1 P, ]
# ]1 o4 J5 R7 {2 q
; N/ ~. s% r7 E
- M1 f* x! w, D h4 n
6 @( r$ q, X+ e- y
7 [4 H8 m- m) q5 \1 s' I8 z/ V n& v- T5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