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864|回复: 0

老年用品产业需要工匠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9 16: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都好养老 于 2016-9-9 16:35 编辑 * Y/ M: V* k% M9 z, _+ v5 _
/ F" D( G3 i. P; j0 t+ i

2.jpg 2 v3 l3 d7 I2 L- t, g

$ J# J1 L1 Y8 p/ n' O3 t7 e0 n. o

日前,2016大连老龄产业国际博览会如期举行,热闹的展场再次将老年用品的尴尬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老年产业是一个巨大的蛋糕,是大有前景的朝阳产业,这几乎成为共识,可进入老年产业的商家少有能够全身而退的。一边是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一边是不见起色的市场。这中间是产品与需求之间的错位,是老年用品产业对工匠精神的急需。

. x! \! U9 y) C3 b8 _

. }5 C# ?, o" j. q% K

) y. m, x+ C6 r3 U+ Z
所谓工匠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种深刻的人文情怀,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对消费者需求最细致的体察,并将对这种体察的回应做到精益求精。这种情怀与精神正是目前我国老年用品产业最需要的。如果上网搜索,老年产品大多数是轮椅与尿不湿,而对于数量更加庞大的健康老人很少有相关提高其生活品质的用品。在几届的老龄产业博览会上,很多来自日本的产品让老人眼界大开,例如,某款可以载物的小货车,同时可以改装成为临时座椅,座椅则根据老年人体重设置为不同型号;轻便防滑的老年人用鞋,产品未必有多少高深的科技含量与巨大创新,但用心就让产品产生了不一样的效应。老年用品产业发展较好的日本基本就是能够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出发,设身处地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并将这种需求转换为切实可行的产品。除了产品生产外,目前老年用品的营销也存在一定问题,老年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不同,他们更多看重体验,一般都要经历体验、信任、依赖的消费过程,因为老年产业缺少有针对性的营销思路,在这方面常常会输给市面常见的“忽悠者”。

  G6 m$ x, w. D# j6 k3 H  u

改变一个产业现状最终还要通过市场调节来起到作用,但工匠精神的缺少将严重阻碍产业的发展,而工匠精神的产生绝不会在某一个行业单独出现,它所依赖的工匠文化土壤是一个全社会需要共同完成的。无论是工匠精神所制造的产品,还是它所体现的职业道德,乃至背后人的素质,都与一个民族的尊严、生存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更加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厚植能够滋养工匠精神的价值土壤。


4 ?& ^3 W0 H8 E+ D

7 }2 g$ e- ~6 N5 t: I: n1 ]

+ f/ N/ w' x# S# u. q
  }, `% o7 H8 [# z' l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