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低价出自用2003年sony机皇cdwalkman:ej-2000
* d b% i" S r- f2 e) W0 C, p音质完美:请上google查看相关介绍,迷恋mp3的朋友应该不了解其中的妙处。作为音源,连接中高 多媒体音箱(惠威m200,轻骑兵v23se,漫步者t3,麦博fc260之类)组成房间音响,堪称超值组合,特别适用。如您使用较高端的耳塞配合本机,,感受必将是焕然一新。
: c+ Y# `: Z% }9 `* H( d; E$ [' N- K附件齐全:外接电池盒、充电底座、cd套、220v外接电源,线控(已被本人升级为MC35EL型),耳塞,以上配件均为原装。 ( ^1 M s" o0 W: I* Y! x
美中不足:由于03年购机,外观有些刮花,不过铝镁合金外盒终究是极富质感。充电电路故障,可以使用外接电池盒实现音乐随身移动。室内则可以使用外接电源和充电底座,美观大方。 ! p+ ~, y8 s5 h8 R/ j( t; S
虽然有些小故障,不过终究是瑕不掩瑜,真心献给追求音质的完美主义者,过分在乎外观的朋友不必关注。只售450元。 联系方式:qq81870564. H$ m% ?0 r# d" l
* R& [ k7 ^6 k. o0 s* g
; ]7 ?) z3 r& O0 t2 G( W: G. |: o6 _1 X
4 ^0 b% Q2 ^8 b" ` 索尼CD随身听EJ2000使用感受 " _; E+ m3 r8 a8 E/ k1 s6 h
6 j9 q( j( M& [4 U" v s1 v' t) {0 C* I! C( H% O$ L
当把这款EJ2000放在手上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此机真的很轻,在资料最初在网上公布的时候就曾经宣扬这款EJ2000的卖点就"轻薄",但当真正拿到真机在手的时候还是感到相当的震撼——比想象中更为轻盈,在翻查相关资料以后才了解到EJ2000重量只有118g,体积只有127*133.8*13.4mm,难怪这款SONY的最新之作一推出就登上了世界最轻、最小的DISCMAN的宝座,但DISCMAN推出这么多年,技术早已经被发展得相当成熟,可以说各样可以提高的参数都达到了极限,究竟SONY变了什么魔术,能够把EJ2000的重量体积变得更小呢?下面笔者就为大家揭晓真相: ) j( n0 |' H% g+ d+ S- v
3 c7 ]5 w* m$ X
打开CD光头下方镍氢充电电池的存放槽翻盖,你会看到原来这款EJ2000只是使用1节条形电池进行操作的,或者对DISCMAN的读者来说还只能够意识到只是小了一个电池罢了,所以才会轻一点,但对于笔者来说就觉得SONY这样做是对于传统DISCMAN是一个很大突破,以往的DISCMAN,无论是使用5号电池还是7号电池,还有的是现在最高级的镍氢充电电池,都必须使用两颗电池在无外界电压的情况使用3V的电压供电,而EJ2000的突破就在于使用更低的电压,只需要1.5V也就是一个镍氢充电电池就可以正常使用。其实DISCMAN发展至今在重量方面已经减到极致,不可能再在外型上进行裁减以减轻重量,而EJ2000独特的设计就一下子把整机的重量减为145克(连电池),好处是显然易见的,可以更方便人们携带。
/ C: x" q9 Q% I( ~4 u- B+ p2 j
b: L4 Q# k0 ?, t) A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不禁有疑问:使用这样单电的设计是否会令电池的寿命减短呢?其实这个问题是肯定的,毕竟电池电量存储只有以往型号的一般,即使使用再省点的设计也无法填补这一问题,当EJ2000使用一节镍氢充电电池播放时间只有25小时,比以往的EJ1000少了一半。而外接电池盒也使用了单节电池供电的方式,所以同样不能够期望能坚持多久。
$ D8 O6 c3 o! i; P" M% O
% N0 v& Z8 O6 N2 j! `% ?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EJ2000使用单节电池以后带来的改变:以往的DISCMAN变压器提供的电压都是4.5伏,这一电无论是SONY或者是PANASONIC和其它的厂商都是一样,而SONY EJ2000却只使用3V变压器,这时就必须注意以往SONY系列DISCMAN变压器不能够和这款EJ2000混用,如果因为电压不同而烧毁主板芯片这类人为疏忽引致的损坏是不属于保修范围的,另外附件还配有一个主机充电坐,可以把EJ2000插上去直接充电,而且接口位置全使用塑料包裹设计,不必担心不小心放置导致划花主机。 1 d& t5 ~9 y& S. G& j' ? r. `
9 z+ e% T( h+ ^+ b. k O
最后要说说的是这款SONY最新机种的线控的改变,以往的高档DISCMAN使用的是MC111EL线控,这种情况直至到EJ1000的推出也在延续,而这次SONY就为这款EJ12000配备了型号为MC32EL的线控,将控制旋钮从线控右边移到了线控的左边,另外以往的MC111EL线孔是使用中承轴控制选择歌目/拉出操控音量的设计,而MC32EL就重新把选择歌目按键设计在线控的侧面,使用了和主机一样的推动式的三维键。线控夹可以拆卸下来,并且可以将夹子设定在你喜欢的位置上,十分方便。
' E' X- g- Y m 1、音质表现
: H% M* C0 l G/ h. h0 u* A `- v
购买DISCMAN而不选择MD或者MP3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说因为CD表现的音质最完美,最动听,而MD和MP3都是经过压缩以后的音乐,播放出来会有明显的失真,所以大家最关心的肯定就是这款机的音质表现了,N10和E10推出的时候曾经因为机配中高档838耳塞而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EJ2000作为一款最新高档DISCMAN竟然还是使用SONY 808耳塞,令人大减好感。808作为一款低档耳塞,根本不能够体现出一款DISCMAN播放音乐的真正"效果",要知道很多人宁愿给更多的钱选择SONY而不是PANASONIC就是因为它表现不俗的低音,而不是美丽时尚的外表,因此笔者测试这款EJ2000的时候使用了时下最流行的高档耳机:888、MC-10和EX70,并把EJ1000和它放在一起对比,选用的是Michael Jackson的几只金属感、重低音表现很强劲的歌曲《GIVE IN TO ME》、《Billy Jeam》等去看看EJ-2000的表现,由于EJ2000和以往SONY高档机一样都是使用5mW的输出功率,所以在普通模式的情况之下和EJ1000的效果差不多,如果把模式调为SOUND1(一段重低音)时,EJ2000的高、中、低音的层次感会比EJ1000更好一点,最大的改进来自于SOUND2模式,实际上由于DISCMAN的播放功率问题,所以无论你使用的是多好的耳塞,只要打开SOUND2模式并且把音量调高,都会出现明显的失真、沙声,虽然EJ2000仍然对于这个问题束手无策,不过"忍耐力"就明显增强了,同等的音量EJ2000还能保持原状,但EJ1000就已经是"惨不忍听"了。
0 {1 L$ }) l* ~. ]( z" v) x; K
2 S6 O% R$ ~) q2 A0 b) D. [ 2、测试对于CD-R、CD-RW的支持程度
. z1 a$ }- e" Z" n! |+ @6 M- M! J5 H. r! d/ X, K( r
虽然仍然不提供对MP3/WMA的支持,但是能够兼容CD-R、CD-RW播放已经足够人们兴奋的了,毕竟刻录机的热卖可以令人们使用CD-R或者RW灌录自己喜欢的歌曲,更可以在电脑中录音,出自己的唱片,过一次歌星瘾(说不定有哪位星探发现你了,一举成名,那就爽透了)作为EJ2000推出的最大卖点--支持CD-R、CD-RW,我们当然要知道其支持"有多踊跃",笔者找了一些不同速度、不同牌子的CD-R、CD-RW对其进行了读取测试,发觉读取情况还是相当了令人满意的,有品牌的CD-R、RW都可以顺利读出,不过读取的时间是要比一般的CD读取时间要长一点,一般CD放进机里开动到播放大约5到7秒就可以完成,但如果使用的是CD-R的话就要12到15秒,多次擦写的CD-RW时间可能会更长,但是在播放的过程中就不会有任何停顿的现象。但无品牌的CD-R和一些多次擦写,花痕比较多的CD-RW就会有NO DISE(没有碟片)的情况,或者是空转没有显示,处于对新机的爱护并没有进一步用烂碟等测试,不过这里仍然要告诉大家如果考虑使用的CD-R、RW的时候最好挑选一些品牌性能比较好的进行刻录播放,以免对光头造成损害。
3 G2 C3 W3 i! l' ^9 S! G 总结
! M2 W, {: }' Q3 A0 B SONY EJ2000规格参数:
, S! [3 _/ `! V. L( \; e" @* o7 H 体积:127*133.8*13.4mm * r: L7 W$ k" B8 Z ~
重量:118g(仅机体重量)145g(含镍氢充电电池)
: M) }5 y2 P& X! d( P- W 播放时间:仅使用NH-14WM镍氢电池25小时;使用外接电池筒使用碱性干电池39小时;以上电池合用63小时
1 F& I' [7 o. A; p 自动启动G-PROTECTION防震* b1 s4 G8 y" Z$ Y q( d
CD TEXT支持(只支持半角文字,也就是英文或者日文)
8 H% e! \2 I# _) N9 ]* o; j 3段SUPER BASS低音 3 n5 c- c! ~2 V2 O
CD-R/RW盘片支持- U$ ^7 v4 N- w( R6 z, p2 O6 F! s! Z) y
9 g+ V" [, |5 S( T! [( u4 o[ 本帖最后由 形而上学 于 2008-11-14 12:0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