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服务热线:15828882828
查看: 4172|回复: 1

[活动召集] 人间净土九寨沟------藏羌文化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1 01: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藏族的历史: 藏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高原地区,那里幅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传说中藏族最初是由 “ 神猴 ” 和 “ 岩魔女 ” 结合而产生的。另据汉文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西羌人,他们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今天的藏族。

4 R# M# S' J$ J0 `2 Y. I$ p: @4 C8 L4 J) S) u$ |

) {/ }0 ~- v9 j   藏族自称“博”,并因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xizang东部和四川西部称为“康巴”,xizang北部及四川西部,甘南、青海称为“安多娃”,统称“博巴”。“巴”“娃”藏语意为“人”。( S  F6 x( w" [+ N1 ?. ^

0 v) s$ `- S: t# f+ @% L3 R5 G1 R( v2 P! l8 R
" c) S0 L8 B2 c8 R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藏,康,安多三种主要方言:藏文系参照梵文某些字体于公元 7 世纪前创制,为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举世著名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长达一千多万字,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说唱史诗。
7 H! j  {, e6 V. R* }' N1 ^" @; j. V4 H1 x+ h0 C
1 K! \4 l! `4 V# a& W$ H
1 B1 G4 B$ r- y5 T% y5 ]# Q. |

6 W! I: K) ~4 F% W建筑/ q0 v2 ?) q  J, V* s. V
   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原始古朴的村寨散落在绿树环抱的群山之中,显得更加古老、宁静。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总是和它的生存环境、生命繁衍息息相关,显示着人类文化学和地域文化学的色彩。九寨沟,平均海拔在 2500 米 左右,属于寒温带地区,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这里的传统的建筑大都为木结构。

! `% u0 B" ~- W# \
/ O4 z. ?) Y3 v  w* J8 O5 L, q1 `( Q% X( O' i0 Y

, L. [% H' Y- D1 E1 a# }5 y6 J8 v 按藏族的传统习惯,木楼一般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也有另外设计土房的)及储藏土豆、萝卜等根类蔬菜。第二层为家人和神灵菩萨共同居住用,重要物品也存放在第二层。第三层为储藏粮食、草料及竹、木质农具等。随着生活的改善,人畜共居的建筑已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一楼一底的建筑,卫生环境也大大改善了。! d; H& e, }. g) B
5 f: D, B( k$ V! D; H
  \, A8 A# d6 ]" Y6 Y
. M% ?+ m; G- }
藏寨木楼8 G0 H2 B: \8 v  D
  按藏族的传统习惯,木楼一般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也有另外设计土房的)及储藏土豆、萝卜等根类蔬菜。第二层为家人和神灵菩萨共同居住用,重要物品也存放在第二层。第三层为储藏粮食、草料及竹、木质农具等。随着生活的改善,人畜共居的建筑已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一楼一底的建筑,卫生环境也大大改善了。
2 {2 z" z9 s) N6 a$ `' `1 Q  g
0 u; J2 i+ `$ s0 k

1 X/ h5 K8 F* n7 D" P/ Z  U
( ?2 o2 A3 U" \' I4 n- d' `( C   九寨沟民居都非常讲究,新居尚未建成,房主人就请来画师,在墙壁、门框、房梁上画个不停。他们将各式各样的保护神画在墙壁上,以保佑他们全家平安。在他们家里,户户都有经轮、佛龛。每天清晨,当家女主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 : 洗脸洗手之后,为佛主敬香,将经轮摇转,祝家人在生生死死的轮回中永远吉祥。
! _. l: e; U. T6 u: z6 e
* V/ t5 {9 ~$ K/ o. l
/ l* i7 E- b3 a$ Y1 `
  九寨沟藏族同胞家里,大都以厨房为中心,正前方供有佛龛,有的兼用放置碗橱、家庭的宝物、法器等等。中心以灶台为界,入口的左方,为女宾席列,右方和正前方为男宾席列。按传统的习惯,男女皆应分席而坐,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恭,而且还应当按照尊卑长幼的顺序,老人们应当坐在最前面。6 U3 E& J2 K- P5 F& e1 z
1 x8 l1 u2 ~# e6 r$ r1 R
3 M8 i) ~( t8 P! G

3 G, m1 E5 `: W- ]6 L; Y$ z) q
! H3 V- T+ j) H3 ^* m艺术
* d$ W( D6 T. V% X3 n 中国的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中国的藏乡是歌舞的故乡。藏族同胞不但节日唱歌,劳动唱歌,祈神唱歌,而且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唱歌:喝酒时有酒歌,打茶时有茶歌,走路时有路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藏族人的人生旅途都有歌声来陪伴,都有舞蹈来相随。九寨沟的水一年四季欢唱不停,九寨沟的山春夏秋冬都在低吟不止,九寨沟的树不分昼夜都在飘飘起舞,九寨沟的鸟不分晨昏婉转悠鸣。就是这歌舞环境孕育了九寨沟人的活泼天性,再加上祖先留下的能歌善舞的遗传基因,人们一到这里就落进了歌舞的旋涡。

+ i* L5 ~, X3 k0 k/ O' l) R
8 {9 K1 p, L  P1 z) H) ~

  S: W6 U; c" w+ Z5 x8 [8 g- L 歌舞:中国的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中国的藏乡是歌舞的故乡。藏族同胞不但节日唱歌,劳动唱歌,祈神唱歌,而且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唱歌:喝酒时有酒歌,打茶时有茶歌,走路时有路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藏族人的人生旅途都有歌声来陪伴,都有舞蹈来相随。九寨沟的水一年四季欢唱不停,九寨沟的山春夏秋冬都在低吟不止,九寨沟的树不分昼夜都在飘飘起舞,九寨沟的鸟不分晨昏婉转悠鸣。就是这歌舞环境孕育了九寨沟人的活泼天性,再加上祖先留下的能歌善舞的遗传基因,人们一到这里就落进了歌舞的旋涡。- X5 f% n0 A4 ]9 T

' |3 p& m6 F+ A7 ?) ]8 l* r- M3 @  T5 m/ N1 l- E+ T9 ^6 Z

6 A1 A% v& f' F 劝酒:到九寨沟作客的人们常会遇到劝酒。藏族人家家户户都有浓度很低又香又甜的青稞酒,喝酒时,主人端起斟满的酒,先用中指蘸酒向上一弹,向下一弹,向中一弹,分别表示敬天、敬地、敬父母,然后请客人一同干杯。如果客人过于客气,不喝或者是少喝,主人就会端起酒杯,唱起劝酒歌来。* H3 m' @% Q8 z  \

  s6 k$ W- R) R) L1 D- j3 j2 `2 N+ U; f- ^9 s; ?
. y+ g, i+ J8 ^% y/ Q# \4 G
 山歌:山歌音调高昂、优雅、豪放,具有高原博大、宽广的自然特点和强烈的民族生活气息。特别是其中的对歌,它是九寨沟人最乐意参加的一种娱乐形式,走路的时候前一拨与后一拨对,这个村和那个村也可以对,男人和女人对,曲调各异,丰富多彩。
' r) c7 @8 n* p* x; a9 D) }9 y( j9 [  Q
; `6 Z; \3 V9 W: i4 f  h

  K8 L7 n7 T3 f. ~" @! r8 \; H$ y 劳动:九寨沟人在劳动中也唱歌,甚至与舞蹈动作相配合,歌声使劳动具有了节奏。在放牧、种地,盖房,甚至做家务时都有不同风韵的歌声相配合。九寨沟成为国际级的旅游景区后,当地的居民都退耕还林,不再种地、放牧了,但他们在接待游客时也还是以歌声相陪。
0 g6 U. }1 b9 S( r! h" J( Z. l- G9 B& @- s
( g$ a/ `! N2 p5 U  N6 s+ B
2 E3 n# Z' O/ b3 m  F

* b1 f" I8 O% ?) `# i2 w
 竹笛:是男性青年随身携带的乐器。由箭竹制成,吹奏时可变调,音质高昂清纯、悦耳动听,在九寨沟的山林湖泊都可以听到这种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笛声。4 W1 g' C5 J, T

. Z. o' R: m8 p0 m

/ z2 F, p, q# ^$ v0 R
" L( Z1 @4 x+ _! G7 y& c% X 竹口弦:是妇女常用和随身携带的一种竹乐器,是男性制作后送给恋人或qingren的礼品。竹口弦音调婉柔,长约8厘米左右,外有精制的竹套,表面有精心雕刻的装饰图案,是乐器又是装饰品。
/ s4 H/ G' j- O6 y+ P( e' }$ x9 W0 e1 M2 {9 j, o) u

$ e* F! Y3 {4 {: T$ e- _+ y! R+ I7 r1 k, E* W% f
 锅庄:九寨沟最流行的舞蹈是锅庄。据藏文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藏族各地就十分盛行歌舞。藏族人最先的舞蹈就是围绕篝火跳圆圈舞,这种旋转不停的舞蹈,伴随着这个民族走过了无穷无尽的岁月。
/ y. N1 Y9 I( k
' ]7 o" U# `4 Y. U/ G% v; j6 `( L5 C* `. N3 \0 W. x1 p
6 `! j  w* L2 f! W9 R' U
  锅庄通常分为寺庙锅庄、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寺庙锅庄通常在寺院宗教节日,或迎送大活佛的时候跳,这种锅庄庄严隆重,充满宗教气息,是信徒们为了来世幸福而献给神灵活佛的。而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则热烈奔放,充满自豪。每逢节日,男性着肥大统裤,如雄鹰展翅,女性脱掉右臂,抛袖于身后,飘逸洒脱,他们围着圆圈洒手、踏步、踢脚,有时直跳到通宵达旦。
) _5 L- s6 V' S% J/ ~4 ]
; n# d) g- @5 `" f
- W1 p! G; B1 f4 h) a
$ ^4 k$ ^) `/ _9 B# ?5 w/ Q+ J% P
 九寨沟人跳锅庄不仅自已跳,而且还热情相邀游人一起跳,跳锅庄的队伍时而牵着手成圆圈,时而跌脚跳成圆盘,时而成蜗牛状,层层叠叠,围成一团,跳得高兴的时候,踢脚声、吆喝声将锅庄推向高潮。九寨沟的锅庄能让所有人跳出青春,跳出豪迈,跳出浓郁的民族色彩,也跳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v/ y& U: o& y* H3 ?
* H" ?8 k8 {+ e

7 W0 M7 W5 D: T, ?# V$ S* U
. k; {9 N1 Q) f# b1 t8 \ 藏戏:藏戏也是藏族文化中的另一种广场歌舞形式,它是以演员带上面具表演为显著特征的。相传它是15世纪著名行僧唐东杰布所创。唐东杰布云游xizang时,深深感受到江河阻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便立誓要在每条河流上架设铁索桥。他汇同在xizang结识的7个能歌善舞的兄妹,一起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宗教故事,劝人行善积德。藏族憎众都推崇他的义举,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铁出铁,共同修建了铁索桥。铁索桥一座一座建起来,藏戏也因此在一个个地方传唱开了。
9 X$ y. b* D9 F! H- `& Q9 Y- j' G5 x: j* T' o1 n$ V, a
6 _8 ^& J: T  N6 @1 o& Z6 K- e5 x
) ?3 j/ W8 h% x/ b5 ?+ k
  藏戏的面具很特别,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蓝色、黑色面具代表劳动群众,红色面具代表国王,绿色面具代表王妃,黄色面具代表活佛仙人,半黑半白面具代表告秘者和女巫。在藏戏中还离不开演员扮演动物登台表演,因此藏戏中还有许多的动物面具,这些动物都被罩上了神灵的色彩,显示了藏族人的一种图腾崇拜。
8 A- ], C$ ~+ z1 F
  O6 M9 L4 S% |5 Y0 Q2 w
& a' l" T6 h, J2 @. f
* [) {2 U% q  ~8 z3 ~
  九寨沟藏羌文化的多元化,孕育了特有的九寨藏羌同胞,吃九寨糍粑喝九寨青稞酒,体验不一样的藏族风情尽在九寨川程,让我们备上背包即刻出发!我们需要您的宣传,您的口碑是我们努力的基础!QQ:923250843
  m1 G$ X# Q- c9 n0 d1 o

4 g9 P$ q6 I( k  s5 b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1 1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美丽!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